2023年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大学语文》9月16日

考试总分:1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248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23年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大学语文》9月16日专为备考2023年大学语文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以幽默诙谐的语言形成“含泪的微笑”的独特风格的作家是()。

    A马克·吐温

    B欧·亨利

    C契诃夫

    D莫泊桑

  • 2. 《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中“姜氏何厌之有?”一句从语法上看属于()。

    A被动句

    B判断句

    C宾语前置

    D双宾语句

  • 阅读李白《行路难》(其一)一诗,然后回答问题。
    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两句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有何深刻的寓意?
  • 阅读闻一多《死水》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2.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 1. “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其中“艳羡”的意思是?
  • 2. 《炉中煤》一诗选自郭沫若的诗集《》。
  • 1. 时间就是生命要求:鲁迅先生说:“时间就是生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门外文谈》)请据题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800字。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一位日本女孩,自小嗓音沙哑,同龄人都因她“丑陋的声音”而不愿与她交朋友。但这个女孩一直积极而快乐地寻找着每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
    有一天,她终于争取到了一个演出话剧的机会。日本著名的漫画家藤子不二雄恰好观看了这次演出,女孩特异的声音立刻吸引了他。此时他正为筹拍中的卡通片《机器猫》物色一名配音演员,而这位有着沙哑嗓音的女孩却让他如获至宝。女孩果然不负众望,她魅力无限的独特声音伴着卡通片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了世界各地。
    请依据以上材料,展开联想,自拟题目,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800字。
  • 阅读契诃夫《代表》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再也不能照这样生活下去了!有我们就没有他,有他就没有我们,反正我们无论如何再也不能跟他共事!我虽然是个小人物,可我到底不是下贱人,我有我的骨气!我不答应!应该把这话告诉他!我们应该去一个代表,对他说:这样下去不行!用我们的名义说!只管去!谁去?就这么直截了当地说明白!不用害怕,一点事也不会出!……”
    他们开始推选代表。经过很久的口角和争论,大家公认杰兹杰莫诺夫是最聪明、最有口才、最大胆的人。
    于是,杰兹杰莫诺夫理理头发,整整坎肩,对着空拳头咳嗽一声,去了。……大家都屏住呼吸杰兹杰莫诺夫走进上司的办公室,在门口站住,举起颤抖的手擦一擦嘴唇:哎,该怎样开口呢?他一看见那个秃顶以及他所熟悉的小黑疣子,心口就发凉,发紧,像是用腰带勒上了似的。……他背上仿佛吹来一股风。……不过,这也不算什么;凡是不习惯的人都会如此,只是不要胆怯就行。……大起胆子来!
    “喂喂……你有什么事?”
    杰兹杰莫诺夫往前跨出一步,动了动舌头,可是一点声音也没发出来——嘴里仿佛有个什么东西堵住了似的。同时,这个代表感到不光是他嘴里乱糟糟,连他的内脏也如此。……他的胆量从灵魂溜进肚子里,在那儿咕噜咕噜地响一阵,顺着胯骨滑到后脚跟上,在皮靴里停住了。……偏巧靴子又是破的。……糟糕!
    “喂喂……你有什么事?你没听见吗?”
    “哦。……我没什么事。……我只是随便走进来的。我,大人,听说……听说……”
    杰兹杰莫诺夫想管住舌头,可是舌头却不听话,接着说下去:
    “我听说大人办了个摸彩会,中彩的得一辆轿式马车。……我想买彩票,大人。……嗯……大人。……”
    “买彩票?好。……我这儿只剩下五张了。……五张你都买下吗?”
    “不……不,大人。……一张……也就够了。……”
    “五张你都买下吗,我问你!”
    “很好,大人!”
    “每张六卢布。……不过卖给你,可以按五卢布算。……你写上名字。……我衷心祝你中彩。
    “嘻嘻嘻。……谢谢,大人。……嗯。……很高兴。……”
    “出去!”
    一分钟后,杰兹杰莫诺夫出现在了门房中央,脸色就像煮熟的虾子那样红,他眼里含着泪水,不断地乞求朋友们借给他二十五卢布。(有删改)

    1. 请分析最后一个自然段的作用。
  • 阅读梁实秋《论诗的大小长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诗的价值原不必以篇幅长短而定。不过据我看,最伟大的作品都有相当的长度。
    为什么说伟大的作品都有相当的长度?单是篇幅长,并不能吓倒人!篇幅短,也并不寒伧!但是伟大的作品,因为内容性质的需要,绝非三言两语就能宣泄无遗,必定要有相当的长度,作者才有用式之地,才能把繁复深刻的思想与情绪表现得干干净净。把歌德的《浮士德》缩成一首“小诗”,把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缩成一首“小诗”,把密尔顿的《失乐园》缩成一首“小诗”,把但丁的《神曲》缩成一首“小诗”,你试试看!但是谁能不承认这些是西洋文学里的最伟大的诗篇?伟大作品的内容必不是生活的一鳞一爪,必不是一时的片段印象,而必是根本人性的描写。所以没有相当的长度,作者便没有周旋的余地。这相当的长度,也并不是谁定下来的规律,伟大的作品自然地需要相当的长度。亚里士多德说悲剧必有相当的长度,就是根据这种必须而立言的再从艺术方面讲,为求一篇作品的有起有讫,为求其完整,为求其透彻,也需要一个相当的长度。
    我并不菲薄“小诗”,“小诗”也可算是我们的新诗的一体,自有其相当的位置与价值。要描写一个单纯的意念,要记录一刹那的印象,要发泄一点简单的感情,“小诗”当然是很适宜的一种形式,但是伟大的题材却装不进一首“小诗”里去。(有删改)

    2. “小诗”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