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茶艺师考试题目及答案(一)

考试总分:10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120分钟

已答人数:1926

试卷答案:没有

试卷介绍: 中级茶艺师考试题目哪里有?聚题库现为大家带来了非常多的中级茶艺师模拟考试题,不要离开哦。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茶艺的主要内容是()。

    A表演和欣赏

    B泡茶和饮茶

    C种植和加工

    D精制和营销

  • 2. 茶的精神财富被称为()。

    A狭义茶文化 

    B广义茶文化

    C市井茶文化

    D乡野茶文化

  • 3. 红茶的呈味物质,茶黄素是茶汤()的决定成分。

    A刺激性和鲜爽度

    B浓醇和鲜爽度

    C刺激性和醇厚度

    D刺激性和甘鲜度

  • 4. 在茶艺演示冲泡茶叶过程中的基本程序是:备器、煮水、备茶、温壶(杯)、置茶、()、奉茶、收具。

    A高水冲

    B分茶

    C冲泡

    D淋茶

  • 5. 茶艺师与宾客交谈时,应()。

    A保持与对方交流,随时插话 

    B尽可能多地与宾客聊天交谈

    C在听顾客说话时,随时做出一些反应

    D对宾客礼貌,避免目光正视对方

  • 6. 西湖龙井外形的品质特点是()。

    A外形扁平光滑,形如“碗钉” 

    B条索纤细、卷曲成螺、茸毛披露

    C外形细、圆紧、直、光、多白毫

    D外形匀整,条索紧结,色泽灰绿光润

  • 7. 品饮()时,茶水的比例以1:20为宜。

    A花茶

    B红茶

    C铁观音

    D紧压茶

  • 8. 判断好茶的客观标准主要从茶叶外形的匀整、色泽、()、净度来看。

    A韵味

    B叶底

    C品种

    D香气

  • 9. 白茶冲泡时,泡茶用高冲法,按同一方向冲入开水100-120毫升,一般()为宜。

    A五六成满。

    B六七成满。

    C七八成满。

    D八九成满。

  • 10. 滇红的主要产地是()。

    A云南

    B海南

    C福建

    D广州

  • 11. 品茗赏花插的花称为()。

    A斋花

    B室花

    C茶花

    D轩花

  • 12. 藏族喝茶有一定的礼节、三杯后当宾客将添满的茶汤一饮而尽时,茶艺师就()。

    A继续添茶

    B不再添茶

    C可以离开

    D准备送客

  • 13. 注重时尚、前卫性的茶馆,称______茶馆。

    A江南园林式

    B古典传统式

    C时尚新潮式

  • 14. 按照标准的管理权限,下列()标准属于国家标准。

    A《婺炒青绿茶》

    B《舒炒青绿茶》

    C《紧压茶.沱茶》

    D《茶叶品质规格》

  • 15. 茶树适宜在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长,以酸碱度PH值在()之间为最佳。

    A6.5-7.5

    B5.5-6.5

    C4.5-5.5

    D3.5-4.5

  • 16. 茶艺表演者着装应具有()特色。

    A民族

    B地方

    C家乡

    D现代

  • 17. 不同慢性疾病者选择不同茶饮,有前列腺疾病者宜饮()。

    A乌龙茶、红茶

    B花茶、红茶

    C绿茶、花茶

    D白茶

  • 18. 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主要是由( ),黄酮类化合物,花青素和酚酸组成.

    A叶绿素

    B茶黄素

    C茶红素

    D儿茶素

  • 19. 耶律楚材茶诗代表了元朝士大夫______。

    A爱茶之情

    B嗜茶之习

    C品茶之道

  • 20. “茶室四宝”是指()。

    A杯、盏、泡壶、炭炉

    B炉、壶、瓯杯、托盘

    C炉、壶、园桌、木凳

    D杯、盏、托盘、炭炉

  • 2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培养职业道德的主要途径。

    A努力提高自身技能

    B理论联系实际

    C努力做到“慎独”

    D检点自己的言行

  • 22. 凡在茶事过程中与茶叶、茶汤直接接触的器物均列为______。

    A备水器具

    B泡茶器具

    C品茶器具

  • 23. 六大类成品茶的分类依据是()

    A茶树品种

    B生长地带

    C采摘季度

    D加工工艺

  • 24. 汤色艳亮,香气鲜郁高长,滋味浓厚鲜爽,富有刺激性,叶底红匀嫩亮是()的品质特点。

    A六安瓜片

    B君山银针

    C黄山毛峰

    D滇红工夫红茶

  • 25. お待こせしましこ的意思是( ).

    A请问您的大名

    B让您久等了

    C请别挂电话

    D抱歉

  • 26. 神泉的水无色透明,无悬浮物,其味颇似汽水,用以()有既不用发酵,也不必用碱中和的奇特功效。

    A制造汽酒

    B烹煮泡茶

    C加工面条

    D和面烙饼、蒸馒头

  • 27. 茶叶“干”是指茶叶含水量低于(),保鲜性能好。

    A3%

    B5%

    C6%

    D7%

  • 28. 清饮红茶用杯泡法置茶时,用茶匙将茶叶依次拨入茶杯中,每()毫升左右水容量需要1克干茶。

    A30

    B40

    C50

    D60

  • 29. 泡茶时,先注入沸水1/3后放入茶叶,泡一定时间再注满水,称为()。

    A点茶法

    B上投法

    C下投法

    D中投法

  • 30. 茶蛋白含量高,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但比例不合理,茶叶蛋白为______蛋白质。

    A完全

    B半完全

    C不完全

  • 31. “水以清、轻、甘、洁为美”是在______一书中提到的。

    A张又新的《煎茶水记》

    B张大复的《梅花草堂笔谈》

    C宋徽宗的《大观茶论》

  • 32. 宁红太子茶艺的程序共()。

    A7道

    B16道

    C12道

    D10道

  • 33. 一般来讲选择茶馆的环境应以______为佳。

    A人流量大

    B清静幽雅

    C交通便利

  • 34. 在茶馆营业中,以下()现象不符合《食品卫生法》的卫生要求。

    A茶艺师留着不清洁指甲

    B使用对人体安全、无害的洗涤剂、消毒剂

    C对营业场所通风条件要求高

    D使用符合卫生标准的水源

  • 35. 茶叶保存应注意光线照射,因为光线能促进植物()的氧化,加速茶叶变质。

    A色素或蛋白质

    B维生素或蛋白质

    C色素或脂质

    D色素或维生素

  • 36. 茶叶审评与检验的方法具有科学性、适用性和一定的______。

    A实践性

    B法律性

    C技术性

  • 37. 花茶冲泡过程中浸润泡时,先用少许开水,按同一方向高冲入碗,以浸润茶叶,约需()。

    A5秒钟

    B2秒钟

    C10秒钟

    D20秒钟

  • 38. 汤色清澈,馥郁清香,醇爽回甜是()的品质特点。

    A云南普洱茶

    B滇红工夫红茶

    C云南沱茶

    D金银花茶

  • 39. 冲泡潮汕工夫茶斟茶时,应注意()。

    A使碗盖尽量靠近品杯

    B采用高冲法斟茶

    C斟满一杯再斟另一杯

    D第一泡茶浸泡30秒钟即可开始斟茶

  • 40. 推销业务交往中递交名片,宜在()或对方有此要求时进行。

    A自我介绍

    B现场服务

    C离别时刻

    D交谈过程中

  • 1. 茶艺表演插花往往以______为宜。

    A一花一叶

    B一花二叶

    C一花三叶

    D二花四叶

    E一花五叶

  • 2. 茶叶中含有热能、碳水化合物______、微量元素等多种营养素。

    A维生素

    B胆固醇

    C矿物质

    D蛋白质

    E咖啡碱

  • 3. 茶叶的______及科研等各个环节,都离不开茶叶审评与检验。

    A采制

    B种植

    C收购

    D供销

    E饮用

  • 4. 食品消毒可采用______消毒三种方法。

    A煮沸

    B蒸汽

    C水冲

    D药物

    E干擦

  • 5. 茶叶中含有碳水化合物、______微量元素等多种营养素。

    A维生素

    B胆固醇

    C矿物质

    D蛋白质

    E咖啡碱

  • 6. 茶馆经济责任制实行按劳分配的主要有______等形式。

    A固定工资制

    B责任考核制

    C计分计奖制

    D提成工资制

    E浮动工资制

  • 7. 明清两代以______泡饮茶,形成规制。

    A紫砂壶

    B锡壶

    C铜壶

    D瓷壶

    E瓷杯

  • 8. 儒家茶文化代表着______的儒家精神。

    A怡然

    B寂寞

    C中庸

    D和谐

    E清高

  • 9. 员工手册的内容包括______。

    A职责任务

    B创利指标

    C组织管理

    D职工福利

    E奖惩

  • 10. 茶叶中的生物碱包括______、嘌呤碱等。

    A咖啡碱

    B茶鞣酸

    C儿茶素

    D茶碱

    E可可碱

  • 11. 中国茶道强调“道法自然”,包含了哪3个层面()。

    A物质

    B艺术

    C行为

    D精神

    E道德

  • 12. 禅宗建立的一系列______等文化形式,具有很高的审美趣味。

    A茶礼

    B茶宴

    C茶仪

    D茶道

    E茶艺

  • 13. 茶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包括______、茶单宁等。

    A咖啡碱

    B芳香类物质

    C儿茶素

    D茶鞣酸

    E茶鞣质

  • 14. 晋代以后,经隋唐,茶器具从______、物质上终于成熟、完备。

    A材质上

    B形制上

    C理论上

    D实践上

  • 15. 道家从“和”这一哲学范畴引申出______等理念。

    A“保合太和”

    B“中道妙理”

    C“天人合一”

    D“中庸之道”

    E“知和日常”

  • 1. 中国茶道几乎汲取了佛禅思想中的精华。

    A

    B

  • 2. さようなら越こんにちは 待とてもうれしい的意思是“再见”

    A

    B

  • 3. 日本茶道的历史是随着中国茶道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

    A

    B

  • 4. 油炒茶是将茶罐先烤热,加入茶油、白面翻炒后,放入细嫩茶叶和食盐,炒至茶香溢出,加水煮沸()

    A

    B

  • 5. 为维吾尔族宾客服务时,端茶时不要用单手。

    A

    B

  • 6. 釉里红的特色是在瓷器上施金加彩,宛如千丝万缕的金丝彩线交织,显示金碧辉煌、雍容华贵的气度。()

    A

    B

  • 7. 评分和评语无什么差别,只是习惯用法不同。

    A

    B

  • 8. 茶馆的消费特点是时间比较长。

    A

    B

  • 9. 泡饮乌龙茶宜用“一沸”的水冲泡。

    A

    B

  • 10. 茶则是用来从茶叶罐中盛取干茶的器具,并用于欣赏干茶的外形及茶香。()

    A

    B

  • 11. 由于芳香物质种类和数量的变化,茶叶表现出各种不同的滋味特征。()

    A

    B

  • 12. 茶器选择得当与否,与泡茶、品茶的结果好坏关系不大。

    A

    B

  • 13. 茶艺师应有优雅端庄站姿,给人以热情可靠、落落大方之感。

    A

    B

  • 14. 饮茶延缓衰老,减轻老年多发病,茶多酚对脑损伤无保护作用。

    A

    B

  • 15. 茶艺师在为信奉佛教宾客服务时,可行合十礼,以示敬意。

    A

    B

  • 16. 经营单位取得“卫生许可证”后,向商标事务所申请登记,办理营业执照。

    A

    B

  • 17. 当顾客提出要重新泡一壶茶时,顾客属于信息沟通过程要素中的信息发送者。

    A

    B

  • 18. 接待准备工作是茶艺馆为宾客提供优质服务的前提,包括环境的准备、用具的准备、人员的准备三个方面。()

    A

    B

  • 19. 解决劳资关系发生的纠纷基本程序是调解、仲裁、诉讼。()

    A

    B

  • 20. 红茶类属全发酵茶类,其茶叶颜色深红,茶汤呈朱红色。

    A

    B

  • 21. 太平猴魁外形特点是条索粗壮肥大,色泽乌润或褐红。()

    A

    B

  • 22. 广彩的特色是在瓷器上施金加彩,宛如千丝万缕的金丝彩线交织,显示金碧辉煌、雍容华贵的气度。

    A

    B

  • 23. 体闲式风格的茶室,一般有固定的模式。

    A

    B

  • 24. 现代营销关注的焦点是服务价格的高低。

    A

    B

  • 25. 茶艺师在接待外宾时,应从宾客的着装上对宾客的身份进行判断,进而以不同的态度接待。

    A

    B

  • 26. 乌龙茶中武夷水仙叶底不显绿叶红镶边。()

    A

    B

  • 27. 茶叶性味“苦而寒”,有降火清热之功。

    A

    B

  • 28. 清饮法是以沸水直接冲泡叶茶,欣赏“茶舞”。()

    A

    B

  • 29. 真诚守信是一种社会公德,它的基本作用是提高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