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语文》8月25日

考试总分:1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1663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23年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语文》8月25日专为备考2023年语文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下列词人中,属于豪放派的是()。

    A李清照

    B欧阳修

    C柳永

    D苏轼

  • 2. 依次填入句中括号中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四世同堂》是一部很好的电视剧。它忠实地体现了老舍先生作品的(),浓郁而亲切的()人情气息弥漫始终,它记述了历史,同时又记述了北平的(),北平人及他们的思绪、感情和生活。这种深沉、朴实的(),是与导演对作品的深刻理解分不开的。

    A风格;风俗;风光;情调

    B风采;风物;风俗;格调

    C风格;风土;风情;格调

    D风貌;风俗;风景;情调

  • 3. 下列各句中,括号中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种草药能治疗高血压病,而对人体又没有任何副作用,它的原理多见于各种医学书刊,临床使用又(屡试不爽),你还有什么可怀疑的?

    B最近几年,俄罗斯杜布纳核研究所可谓是(惨淡经营),国家拨给的预算实际上只能到位一半,研究所只能向各种基金组织申请研究补助。

    C作为学生和语文知识之间的一座桥梁,中学语文教师如果能够充分运用兴趣原理,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必然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D《水浒传》英译《在河边发生的故事》,《西游记》译为《猴》,《红楼梦》译为《红色阁楼里的梦》韵味全失,中国读者简直(不可理喻)。

  •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義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義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
    方義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其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義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

    1. 作者认为王義之书法艺术取得卓越成就的原因是什么?(找出原句)
  • 2. 把文中括号中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都适兹土,吾知其必有合也。董生勉乎哉!
    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董生勉乎哉!
    吾因子有所感矣。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为我谢日: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韩愈《送董邵南序》)
    【注】①有司:这里指主考官。②利器:比喻杰出的才能。③合:遇合,指受到赏识重用。④慕义强仁者:仰慕仁义、尽力践行的人。⑤矧:况且。⑥化:指政治教化。⑦恶:何,哪里。⑧卜:判断,检测。⑨望诸君:战国时燕国名将乐毅投奔赵国后的封号。⑩屠狗者:指隐于燕赵市井中的豪侠之土。

    3. “董生勉乎哉”是什么意思?第一二段都用这句话作结尾,其寄托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 1. 作为社会中的人要深刻地理解两重责任:一是社会的责任,社会的责任就是极大地提高人们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二是个人的责任,为社会做点什么,为他人做点什么,为自己做点什么。人之所以称之为人,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征,就是烙上了“社会”的烙印,是社会中的人,这个“人”对社会、对人生、对他人都有责任。
    根据所给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600字以上。
  • 2.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古人的这些教诲对于我们如何与人相处仍具有指导意义。请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经历,以“我与我朋友共成长”为话题写一篇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 3. 方和圆似乎格格不入,都和谐地搭配成一枚精妙的铜钱;野草和鲜花似乎是宿敌,却共同装饰了绚丽的大地;繁星和黑夜似乎是冤家,却共同点缀了美丽的夜空…事实上,我们的生活往往就是如此奇妙!请以“奇妙的和谐”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章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 母亲的娘家是北平德胜门外,土城儿外边,通大钟寺的大路上的一个小村里。村里一共有四五家人家,都姓马。大家都种点不十分肥美的地,但是与我同辈的兄弟们,也有当兵的,作木匠的,作泥水匠的,和当巡察的。他们虽然是农家,却养不起牛马,人手不够的时候,妇女便也须下地作活。母亲生在农家,所以勤俭诚实,身体也好。这一点事实却极重要,因为假若我没有这样的一位母亲,我以为我恐怕也就要大大的打个折扣了。 母亲出嫁大概是很早,因为我的大姐现在已是六十多岁的老太婆,而我的大外甥女还长我一岁啊。我有三个哥哥,四个姐姐,但能长大成人的,只有大姐,二姐,三姐,三哥与我。我是“老”儿子。生我的时候,母亲已有四十一岁,大姐二姐已都出了阁。 由大姐与二姐所嫁入的家庭来推断,在我生下之前,我的家里,大概还马马虎虎的过得去。那时候定婚讲究门当户对,而大姐丈是作小官的,二姐丈也开过一间酒馆,他们都是相当体面的人。 可是,我,我给家庭带来了不幸:我生下来,母亲晕过去半夜,才睁眼看见她的老儿子——感谢大姐,把我揣在怀中,致未冻死。一岁半,我把父亲“克”死了。 兄不到十岁,三姐十二三岁,我才一岁半,全仗母亲独力抚养了。父亲的寡姐跟我们一块儿住,她吸鸦片,她喜摸纸牌,她的脾气极坏。为我们的衣食,母亲要给人家洗衣服,缝补或裁缝衣裳。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绿瓦盆。她作事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晚间,她与三姐抱着一盏油灯,还要缝补衣服,一直到半夜。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她还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久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的铜活发着光。院中,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与夹竹桃,永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年年夏天开许多花。 ......... 七七抗战后,我由济南逃出来。北平又象庚子那年似的被鬼子占据了,可是母亲日夜惦念的幼子却跑西南来。母亲怎样想念我,我可以想象得到,可是我不能回去。每逢接到家信,我总不敢马上拆看,我怕,怕,怕,怕有那不祥的消息。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我怕,怕,怕家信中带来不好的消息,告诉我已是失了根的花草。) 去年一年,我在家信中找不到关于老母的起居情况。我疑虑,害怕。我想象得到,如有不幸,家中念我流亡孤苦,或不忍相告。母亲的生日是在九月,我在八月半写去祝寿的信,算计着会在寿日之前到达。信中嘱咐千万把寿日的详情写来,使我不再疑虑。十二月二十六日,由文化劳军的大会上回来,我接到家信。我不敢拆读。就寝前,我拆开信,母亲已去世一年了! 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

    1. 文章后半段,作者交织在哪两种情感之间,他做出了怎样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