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公共基础知识》1月18日

考试总分:3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1565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22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公共基础知识》1月18日专为备考2022年公共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对于教唆犯,一律加重处罚()

    A

    B

  • 2. 抢劫罪侵犯的客体是财产所有权和人身权()

    A

    B

  • 3. 伪证罪、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A

    B

  • 4. 未设国家安全机关的县(市)发生的间谍案,由公安机关管辖。

    A

    B

  • 5. 询问聋哑的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必要时可以邀请通晓手语的人提供帮助()

    A

    B

  • 6.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破坏选举的犯罪案件由公安机关管辖()

    A

    B

  • 7. 询问笔录记载有遗漏或者差错的,被询问人可以提出补充或者更正。

    A

    B

  • 8. 公安机关受理报案、控告、举报、投案后,认为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应当立即进行调查。

    A

    B

  • 1. 黄某为投身恐怖主义活动而参加了某国际恐怖主义组织,但未参与严重暴力犯罪活动。黄某的行为属于()。

    A预备犯

    B实行犯

    C帮助犯

    D未遂犯

  • 2. 讯问违法嫌疑人是用于办理()案件

    A行政

    B刑事

    C民事

    D纠纷

  • 请根据下列给定材料,结合相关法律规定,回答问题。魏某意图抢劫,他得知邻居余某会开车,就怂恿教唆余某与他一起抢劫。几天后,魏某看好目标后又找来身材高大的王某,密谋抢劫计划。魏某让余某负责望风,王某尾随一妇女身后,在她准备上车时,魏某从后面捂住妇女的嘴巴,王某迅速为其戴上黑色头套,和魏某将该妇女拖到车后座。由于余某害怕被发现,趁魏某和王某捆绑妇女时,余某趁机逃跑了。魏某拔出车钥匙后,将车开到一地,把妇女扔下后,和王某将赃车销售。被捕后,王某主动交代罪行,指认了抢劫地点,配合公安人员追回了赃车,挽回损失60余万元,并主动向公安人员交代了前一段时间曾盗窃电动车的罪行。

    3. 据上述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魏某、王某是主犯

    B魏某、王某是教唆犯

    C魏某是胁从犯

    D王某是从犯

  • 4. 对“科教兴国”理解错误的是()。

    A科技、教育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B为了实现全民族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

    C把科技、教育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

  • 5. 一小区已建有A社区医院,为满足需要,某区人民政府拟在该小区内再建一所社区医院。王某和陈某先后向某区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王某获批准。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区人民政府必须在受理王某和陈某的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批准与否的决定

    B某区人民政府按照王某和陈某申请的先后顺序作出批准决定是不合法的

    C陈某有权利对某区人民政府批准王某申请的行为提起行政诉讼

    DA社区医院有权对某区人民政府再建社区医院的决定提出行政诉讼

  • 6. 组织是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它是由三个基本要素组成()。

    A目标、原则和结构

    B目标、部门和效率

    C目标、部门和关系

    D目标、部门和人员

  • 7. 情境领导理论是由()提出的。

    A菲德勒

    B赫塞和布兰查德

    C豪斯

    D克尔与杰迈尔

  • 8.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

    B

    C

    D

  • 1. 下列情形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有()

    A私设电网致人死亡

    B在人群密集处故意驾车撞人致使多人伤亡

    C制、输坏血、病毒血致使多名患者染上恶性传染病

    D在公共场所向人群开枪

  • 2. 下列属于《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刑事强制措施的有()。

    A取保候审

    B刑事拘留

    C逮捕

    D传唤

  • 3. 对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具有下列()情形的可以采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

    A患有严重疾病没有住院的病人

    B怀孕2个月的妇女

    C哺乳自己未满1周岁的婴儿的妇女

    D严重暴力犯罪的犯罪嫌疑人

  • 4. 人民警察判明有()情形,可以依法使用武器。

    A结伙抢劫

    B劫持人质,危及公民生命安全

    C实施爆炸犯罪

    D持械抢劫公私财物

  • 5. 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有()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A犯罪后在逃的

    B在场目击群众指认他犯罪的

    C经查证后,发现嫌疑人自报的是假姓名和住址的

    D有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 6. 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但由于本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公安机关可()。

    A从轻处罚

    B减轻处罚

    C不予处罚

    D从重处罚

  • 7.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种类有()。

    A物证、书证

    B视听资料

    C被害人陈述

    D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 8.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的证据包括:物证、书证;()及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等。

    A被侵害人陈述和其他证人证言

    B违法嫌疑人的陈述和申辩

    C鉴定结论

    D勘验、检查、辨认笔录,现场笔录

  • 1. 简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战略安排。
  • 2. 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
  • 3.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幵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牢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牢牢把握深人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伟大梦想共同奋斗的根本任务,努力实现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的具体目标,确保这次主题教育取得预期效果。 问题:请谈谈你对“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的理解。
  • A市光明公司业务员甲某和本公司另一名业务员乙某代表公司按合同接受4万打进口某产品时,两人发现有溢货现象,即港商多发了200打。甲某让乙不要把这一情况告诉别人。几天后,甲某将200打该产品卖给B市个体商经营者丙某,单价为200元,并让丙将货款4万元汇到C市甲原工作过的C市外贸公司账上。然后,甲经多方疏通关系,从C市外贸公司账户上提走了4万元现金,甲与乙二人平分了4万元。后港方发现多发了货,找到A市光明公司,遂案发。案发后,甲与乙对上述事实供认不讳。

    4. 如果光明公司全部股东均为私人,则甲与乙的行为构成了什么罪?
  • 5. 为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推动年轻人群信用意识升级和诚信体系建设,团中央、教育部、银监会等多部门联合发起“金融安全专家校园行”活动。王先生是互联网金融服务公司L集团的运营官,作为活动嘉宾来到M大学,在活动现场向近300名学生宣讲信用安全的重要性及如何管理和保护个人信用。“信用是一个人的终身档案和隐形简历。”在演讲中,王先生建议,年轻人要学会保护个人信用,小心各类信用诈骗;同时也要学会管理个人信用,“越早建立个人信用,随着时间推移,其信用分值会随着积累而越高”。此次“金融安全专家校园行”活动在形式上也有所创新,除了演讲外,现场还设置了问答及有奖竞猜环节。学生们积极踊跃地参与互动和答题,三名同学幸运地获得了手机大奖。校团委老师表示:“自己平时对信用安全方面的知识基本没有了解过,更不知道迟交手机通信费和水电费都会影响到信用。可以想象大学生们对这方面的了解更是少之又少,今天的讲座收获满满,希望以后开展更多这样有益于大学生信用安全的活动。”现场大学生感言,通过讲座我了解了如何保护自己的信息,也知道了如何避免生活中的一些陷阱骗局,明白了如何选择正确平台,保证自己财务和信息的安全。”某大学发布的《全国大学生信用认知调研报告》显示,当前有近六成大学生缺乏信用知识,逾八成的大学生没有听说过或不了解个人信用报告。而发生在校园的大部分金融欺诈行为,都和学生的信用安全意识、法律意识薄弱有关。大学生兼职刷单、用信用卡违规套现……“有些大学生缺乏基本的信用意识,对自己的征信信息并不珍惜,在这些学生眼中,个人征信信息是可以拿去做交易筹码的,甚至对欠贷不还将给自己造成的信用污点毫不了解。”有专家认为,加大信用教育的力度,拓宽常识教育的广度,建立信用约束机制和监管制度,已成为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职责的要求。“举办这类交流讲座,很好地弥补了学生们的知识空白。这不仅有助于从根源上防范校园金融欺诈,也有利于培养具有法制意识和契约精神的现代公民。” 根据以上材料,假定你是某高校团委负责人,请给学校党委写一份“加大信用教育力度”的建议书。 要求:紧扣材料,针对性强;层次分明,逻辑性强;格式规范,文体性强;500字左右。
  • 潘某经朋友侯某介绍认识李某,潘某答应借给李某十万元,由李某向潘某出具借条写明“今借潘某人民币十万元整,利息一分”,落款为李某。应潘某要求,侯某出具字据,上书“如果李某不归还潘某借款,由本人负责。”落款为侯某。潘某在给李某钱时预先收取了第一年的利息一万元,李某实际只拿到9万元。一年期满后,潘某要求李某支付第二年的利息,李某手头较紧,希望潘某宽限时间,潘某感到李某经济状况不佳,遂要求李某尽快归还十万元,经过半年8次催要,李某始终以各种理由拖延拒绝还款,于是潘某将李某诉告法院,要求李某返还十万元欠款,并按年率10%支付利息。案件开庭后,李某在法庭调查阶段表示自己书写的借条金额十万元不真实,被潘某扣了一万元利息实际只借得9万元,自己做生意已经全部赔光,无钱归还。另外借条上的“利息一分”指的是“一分钱”现在自己只欠潘某一分钱利息。另潘某的诉讼代理人在庭外调查发现李某在庭审开始前3天将自己一块价值5万元的手表公证赠与其女友秦某,现李某名下并无财产。

    6. 如果你是本案法官,借条中的利息约定应按年利10%还是一分钱来判定?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