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10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90分钟
已答人数:386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聚题库为您整理了bim机电建模师试题,里面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主观题等多种题型,还提供专业的答案解析。
A《关于征求关于推荐BIM技术在建筑领域应用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B《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指导意见的通知》
C《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
D《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
A0.80
B0.85
C0.90
D0.75
A功能和技术必然会赋予建筑以各种形式上的差异性
B对比与微差是两个相互联系的概念
C对比与微差是相对的概念
D对比与微差不局限于同一性质的差异之间
A圆形导线
B带倒角导线
C样条曲线导线
D弧形导线
A第Ⅰ阶段
B第Ⅱ阶段
C第Ⅲ阶段
D第Ⅳ阶段
A4000
B4300
C3700
D无法判断
A依据图纸建模
B依据图片建模
C三维设计建模
D实体生成模型
A纸张大小
B打印方向
C图纸比例
D采用的打印机
A符合有关标准要求的建设工程各相关方之间模型数据互用协议,是保证顺利实现数据互用的基础
B模型数据交换的格式应以简单、快捷、实用为原则
C不同的专业和任务需要的模型数据内容可以相同
D对数据进行分类和编码是提高数据可用性和数据使用效率的基础
A几何约束
B尺寸约束
C全局设计变量
D边界条件
A细实线
B粗实线
C波浪线
D虚线
A首先建立网格及楼层线,然后导入CAD文档,接着建立柱梁板墙等组件,而后进行彩现,最后进行明细表或CAD输出
B首先进行彩现,然后导入CAD文档,接着建立柱梁板墙等组件,而后建立网格及楼层线,最后进行明细表或CAD输出
C首先建立网格及楼层线,然后进行彩现,接着导入CAD文档,而后建立柱梁板墙等组件,最后进行明细表或CAD输出
D首先建立网格及楼层线,然后导入CAD文档,接着建立柱梁板墙等组件,而后进行明细表或CAD输出,最后进行彩现
A蓄水屋面的坡度不宜大于2%,可以在地震区建筑物上使用
B种植屋面的坡度不宜大于3%,四周应设置围护墙及泄水管、排水管
C架空隔热屋面坡度不宜大于5%,不宜在寒冷地区采用
D倒置式屋面保温层应采用憎水性或吸水率低的保温材料
A打开剖面图,自动设计支吊架
B生成管道剖面形状,以供出图使用
C提取管道剖面信息,提供支吊架的自动设计
D剖面信息的导入,生成剖面图
A低层住宅为1层至3层
B多层住宅为4层至6层
C小高层住宅为7层至11层
D高层住宅为10层及以上
A低层住宅为1层至3层
B多层住宅为4层至6层
C小高层住宅为7层至11层
D高层住宅为10层及以上
A轴网
B楼梯
C天花板
D桁架
A“翻模”是现阶段生成BIM模型的主要技术手段
B三维设计建模的核心流程是设计人员根据项目需求和规划方案,直接使用BIM建模软件进行设计建模,设计成果即为三维BIM模型
C实体生成模型主要是针对已完成的建构筑物,采用三维扫描、全景摄像等技术,采集建构筑物几何信息,并通过专业软件转换成三维模型,通过删减、修改、补充模型信息,最终形成BIM模型
D基于图纸创建BIM模型,BIM工程师与设计师之间为双线程沟通方式,沟通效率较高
A弯曲法
B剪切型
C弯剪型
D剪弯型
A正方体
B圆柱体
C棱柱体
D斜面体
A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是对工程项目设施实体与功能性的数字化表达
B具有单一工程数据源,是项目实时的共享数据平台
CBIM技术是对整个建筑行业领域的一次革命
D是完整的信息模型,可被建设项目各参与方普遍使用。
AC30
BC40
CC25
DC20
A次梁
B连梁
C圈梁
D过梁
A0.71A,且不应小于250mm
B0.71A
C没有严格规定
D250mm
A50mm
B100mm
C150mm
D200mm
A细实线
B粗实线
C波浪线
D虚线
A现场数据采集
B三维激光扫描的数据应用
C统一的数据管理方式
D数据自动筛选应用
A22层塔式住宅,每层建筑面积650m2
B12层塔式住宅,每层建筑面积750m2
C18层塔式住宅,每层建筑面积650m2
D16层单元式住宅,每层建筑面积420m2
A由于当时民众思想的局限性,不赞同BIM的理论概念
B受制于当时经济发展状况,缺少足够的经济支持
C当时对BIM的研究深度不够,没有完备统一的应用标准
D受到计算机硬件与软件水平的限制
A块体结构
B薄壁结构
C组合结构
D杆系结构
ABIM战略总监
BBIM项目经理
CBIM技术主管 ;
DBIM操作人员
EBIM系统管理人员
A通过软件之间的通讯。在同一台计算机上的碰撞检查软件与设计软件进行直接通讯,在设计软件中定位发生碰撞的构件
B通过碰撞结果数据的输入。碰撞检测结果导出为数据表格,通过在设计软件中位置数据的输入从而对碰撞点进行定位
C通过第三方软件的传递转化。将碰撞结果导入第三方软件中进行转化处理,再导入设计软件中
D通过碰撞结果文件的互动。碰撞检测的结果导出为结果文件,再设计软件中加载该结果文件,定位发生碰撞的构建
E通过图像观测识别。基于三维BIM模型专业人员对模型碰撞点及碰撞情况进行观察,而后在设计软件中根据观察结果
A储存容量大
B易于共享
C信息查询效率高
D信息完整度高
E信息连接性强
A推进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深度融合
B加快BIM普及应用,实现勘察设计技术升级
C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D强化企业知识管理,支撑智慧企业建设
E加强施工人员的素质建设
A现场数据采集
B现场的数据整理
C三维激光扫描的数据应用
D统一的数据管理方式
E现场人员的调配
A概念设计文件
B施工图设计文件
C招投标文件
D方案设计文件
E初步设计阶段文件
A设计协调
B整体进度规划协调
C成本运算、工程量估算协调
D运维协调
E工程量自动计算
A接触性
B快速性
C穿透性
D主动性
E全数字化
A静态
B动态不需要维护过去版本
C动态需要维护版本历史
D所有版本都需要维护
E只维护特定数目的前期版本
A拾取一个参照平面
B拾取参照线的水平和垂直法面
C根据名称
D拾取任意一条线并使用该条线所在的工作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