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10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90分钟
已答人数:145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本站上线的放射医学初级师专业实践能力模拟试题包含了全面的考点,帮助提升你的做题速度。
ASE
BFSE/TSE
CGRE
DIR
EEPI
A照片包括全部枕骨、岩骨、眶骨及下颌骨升支
B矢状缝与鼻中隔连线位于照片正中
C两侧内听道位于岩骨正中清晰显示
D鞍背于枕骨大孔内1/2处清晰显示
E圆孔、卵圆孔、棘孔可清晰显示
ATR:在多时相中一个时间间隔单时相扫描序列为一个或数个P-P间期
B延迟时间(TD):选择longest或设定于一个R-T间期的特定时间
C门控不应期:其值选择决定于TR,门控不应期为(0.7-0.9)xN,N为TRR包含的R-R间期个数
D心律不应期拒绝窗:设定为60%-80%
E时相数:GRE序列中设10-64,SE序列中设2-10
A碘过敏和麻醉药过敏试验
B检测心、肝、肾功能及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
C术前8小时禁食
D术前半小时肌内注射镇静剂
E穿刺部位备皮
A时间飞跃法MRA(TOF-MRA)
B相位对比MRA(PC-MRA)
C对比增强MRA(CE-MRA)
D相位对比MRA需静脉注射对比剂
E对比增强MRA需静脉注射对比剂
ACA19-9
BCA15-3
CNSE
DCYFRA21-1
ECA125
A心脏大血管MRA通常采用CE-MRA
B适应证:先天性心脏病,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等
C线圈:体线圈或体部相控阵体部线圈
D扫描技术一般取矢状面成像
E采用3D-TurboFLASH或3D-FISP序列
A碘苯酯
B碘必乐
C优维显
D甲泛葡胺
E泛影葡胺
A机体正常时一般不致病
B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可致病
C寄居部位改变时可致病
D菌群失调时致病
E由其引起的体内感染称外源性感染
A严格掌握适应证
B检查前至少禁食4小时,扫描前12小时不饮用含咖啡因类物品
C检查前至少提前半小时达到检查室,静坐稳定心率
D检查时心率80~100次效果好
E导联电极连接后,应对患者进行超过15秒的屏气训练,在此期间注意观察患者心率变化
AC~L诸椎骨于照片正中显示
B棘突序列于椎体正中
C两侧横突对称显示
D椎弓根不能对称显示
E各椎体椎间隙清晰锐利,椎骨纹理显示明了
A患者侧卧于检查床上
B颈椎和腰椎常规扫描正位定位像
C若是以观察椎体和椎旁组织为主,则扫描基线应平行于椎间盘
D若是以观察椎间盘为主,则扫描基线应平行相应的椎间隙
E腰椎间盘扫描常规扫描L、L、L、L四个椎间盘
A激素
B抗核抗体
C药物
D微量蛋白质含量
E肿瘤标志物
A腹痛和腹泻
B发热和腹泻
C腹泻和吸收不良
D腹痛和吸收不良
E腹泻和脓血便
A可采用手术摘除治疗
B对牧犬定期进行药物驱虫
C加强卫生宣传,注意个人卫生
D不用病畜内脏喂狗
E加强人粪管理
A肠壁形成虫卵肉芽肿
B肠壁出现烧瓶样溃疡
C肠壁多个部位出血
D形成肠梗阻
E抗原抗体复合物所致的变态反应
ACMV
BHBV
CHSV
DPrion
EEBV
A动力
B混浊度
C沉淀
D菌膜
E气味和色素
A直接凝集反应
B正向间接凝集试验
C反向间接凝集试验
D间接凝集抑制试验
E协同凝集试验
A中心线对前臂中点
B中心线垂直胶片入射
C胶片下端应包括指骨
D显示尺、桡骨正位影像
E胶片上下应包括相邻关节
A前床突
B脑垂体
C后床突
D鞍结节
E鞍背
A明显的超加和性
B显影能力良好的持续性
C照片处理容量大
D温度升高显影活性加大
E无显影中的着色污染
A柯氏位
B梅氏位
C许氏位
D汤氏位
E斯氏位
A5ml
B10ml
C20ml
D30ml
E40ml
A左心室
B右心房
C左心房
D胸主动脉
E食管受压情况
A简单易行
B常用50%泛影钠
C摄影体位选择双侧肾区正位
D可观察整个泌尿系统解剖结构
E急性泌尿系炎症用静脉肾盂造影
A正确匹配相机,并定期检测
B充分利用DSA设备的图像后处理功能,使影像符合诊断要求
C争取病人家属的配合
D正确使用遮线器、密度补偿器
E定期做好设备质控检测
A为无创性技术,无需插管,也无操作技术问题
B安全,不用对比剂,无对比剂副反应问题
C获得多层面、多方位图像
D适应证广
E成像时间短
A足正位
B足侧位
C全足正位
D跟骨侧位
E跟骨轴位像
A按照解剖顺序进行图像排列
B平扫与增强图像不要交叉排
C应将带有定位线的定位片拍入
D正确地选择窗宽与窗位
E对放大、测量、重建的图像排在后面
A鼠标光标点法
B测量笔法
C兴趣区法
D公式计算法
ECT值分布图形法
A增强扫描协助对占位性病变的定位和定性
B选择层厚3~5mm,层间距3~5mm的薄层扫描
C对比剂用量60~80ml
D静脉注射的流速2.5~3ml/s
E延迟扫描时间50s
ADSA
BDAS
CMTF
DHU
EDTS
A多发骨髓瘤
B转移瘤
C老年性骨质疏松
D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E特发性骨质溶解症
A肺泡
B囊肿
C脂肪瘤
D血液
E肌肉
A3D-CE-MRA主要用于颅脑大面积血管病变
B3D-CE-MRA可在不同期相观察到动脉或静脉病变
CCE-MRA需注射顺磁对比剂
D2D-PC-MRA需注射顺磁对比剂
E3D-PCMRA仅血流呈高信号,背景抑制优于3D-TOF
A静脉注射试验
B口服试验
C舌下试验
D皮下试验
E眼结合膜试验
A第1~5腰椎及腰骶关节呈斜位,于照片正中显示
B各椎弓根投影于椎体后1/3处
C检侧椎间关节间隙呈切线状显示
D椎间隙显示良好,第3腰椎上、下面两侧缘应重合为一线
E与椎体相重叠的椎弓部结构,应显示清晰分明
A纵隔肿瘤
B肺内的良恶性肿瘤
C过敏性哮喘
D胸膜腔积液
E气胸
A1
B0.1
C0.01
D0.001
E0.0001
ATOFMRA
BPCMRA
CCEMRA
DBOLDfMRI
EMRCP
ATOFMRA
BPCMRA
CCEMRA
DBOLDfMRI
EMRCP
ATOFMRA
BPCMRA
CCEMRA
DBOLDfMRI
EMRCP
ATOFMRA
BPCMRA
CCEMRA
DBOLDfMRI
EMRCP
ATOFMRA
BPCMRA
CCEMRA
DBOLDfMRI
EMRCP
A伤寒
B斑疹伤寒
C恙虫病
D登革热
E斑点热
A伤寒
B斑疹伤寒
C恙虫病
D登革热
E斑点热
A伤寒
B斑疹伤寒
C恙虫病
D登革热
E斑点热
A浅呼吸末屏气
B深呼气末屏气
C深吸气末屏气
D平静呼吸屏气
E腹式呼吸屏气
A浅呼吸末屏气
B深呼气末屏气
C深吸气末屏气
D平静呼吸屏气
E腹式呼吸屏气
A浅呼吸末屏气
B深呼气末屏气
C深吸气末屏气
D平静呼吸屏气
E腹式呼吸屏气
A泌乳素瘤
B生长激素瘤
C胶质瘤
D转移瘤
E脑膜瘤
A横断位TWI和TWI,加矢状位TWI
B横断位TWI和TWI,加冠状位TWI
C矢状位、冠状位TWI,加冠状位TWI
D矢状位或冠状位TWI或TWI,加横断位TWI
E矢状位、冠状位TWI,加冠状位TWI
A采用动态增强扫描
B快速静脉注射MR钆对比剂的同时开始横断位扫描
C辅以矢状位和冠状位普通增强扫描
D垂体微腺瘤是指直径小于1cm
E对比剂注射速率3ml/s,剂量0.1mmol/kg
A扫描范围包含鞍区或病变范围,FOV大小至少包含硬腭至胼胝体顶
B扫描方位以冠状位、矢状位为主,横断位为辅
C薄层、高分辨率扫描
D垂体微腺瘤作动态增强扫描
E鉴别出血或脂肪成分,需加做TWI-fs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