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医学初级师专业实践能力模拟题(五)

考试总分:10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90分钟

已答人数:25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这里有着众多的试题,精心打造的放射医学初级师专业实践能力模拟题(五),助你提升学习水准。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下面关于眼及眼眶CT扫描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A横断位扫描,听眶线与床面垂直

    B横断位扫描,扫描基线为听眶线或听眦线

    C扫描范围一般从眶底至眶顶

    D冠状位扫描听眶线与床面平行

    E冠状位扫描,扫描范围从眼球前部至鞍底

  • 2. 乳突双15°侧位,亦称为()

    A劳氏位

    B许氏位

    C伦氏位

    D梅氏位

    E斯氏位

  • 3. 骶骨前后位摄影的中心线

    A垂直投射

    B向头侧倾斜15°

    C向足侧倾斜15。

    D向头侧倾斜45。

    E向足侧倾斜45°

  • 4. 最常做肺动脉造影穿剌插管的血管是

    A股动脉

    B股静脉

    C肘动脉

    D肘静脉

    E肱动脉

  • 5. 肾脏及肾上腺MRI技术不能选择的序列是

    AT1WI+FSS(2D-FLASH+FS)序列

    B重T2wi+fs(重T2wI-WSE+FS)

    CTrue-FISP序列

    DHASTE-T2WI

    ETIR-T2WI

  • 6. 关于化学位移伪影的叙述,错误的是

    A脂肪与水的进动频率存在差异造成的

    B在图像上表现为脂肪与水的界面上出现黑色和白色条状或月牙状阴影

    C在肾脏与肾周脂肪囊交界区表现突出

    D仅发生在相位编码方向上

    E严重程度与主磁场场强成正比

  • 7. 关于颌面部CT扫描技术,叙述错误的是

    A患者仰卧,头部正中矢状面与床面中线垂直

    B定位像为头部侧位定位像

    C腮腺,以听眉线为扫描基线

    D鼻咽部,从蝶鞍床突上扫描至硬腭上缘

    E腮腺,扫描层厚2-3mm,层间距2-3mm

  • 8. 定影的意义是

    A增加照片的对比度

    B溶解未感光卤化银

    C溶解感光乳剂层

    D增加照片的密度

    E增加照片的灰雾

  • 9. 下列哪项不属于膀胱造影的术前准备

    A排尿

    B清洁肠道

    C备好导尿管

    D碘过敏试验

    E备好注射用水和容器

  • 10. 与冲洗技术没有实际效果的管理方法是

    A启动液添加量的管理

    B显影液pH值的管理

    C显影液温度的管理

    D显影液补充量的管理

    E定影液混人的管理

  • 11. 腰椎椎间盘CT扫描的层厚/层距通常为

    A10mm/10mm

    B8mm/8mm

    C5mm/5mm

    D3~5mm/3~5mm

    E1mm/1mm

  • 12. 头颅侧位摄影,与床面乎行的平面是

    A头颅冠状面

    B头颅矢状面

    C头颅水平面

    D躯干冠状面

    E躯干矢状面

  • 13. 喉部CT检查时常采用瓦氏呼吸,不采用发“咿”声的原因是

    A由于声带震动会产生运动伪影

    B由于平卧时发“咿”声较困难

    C由于发“咿”声检查效果不好

    D由于发“咿”声的方法已淘汰

    E由于发“咿”声时男女效果不同

  • 14. 定影液的组成不包括

    A中和剂

    B保护剂

    C坚膜剂

    D促进剂

    E定影剂

  • 15. —般孟隐性感染的是

    A麻疹

    B伤寒

    C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D白喉

    E甲型肝炎

  • 16. 胸部摄影条件选择的叙述,错误的是

    AFFD180~200cm

    B腹式深吸气后屏气曝光

    C自动曝光控制最短响应时间≤40ms

    D病人辐射体表入射剂量≤1.5mGy

    E高千伏摄影,滤线栅栅比选8:1

  • 17. 喉部常规CT扫描,正确的屏气状态是

    A吸气后屏气扫描

    B呼气后屏气扫描

    C平静呼吸状态扫描

    D发“依”情况下扫描

    E鼓气状态下扫描

  • 18. 初步鉴别肠道致病菌和非致病菌的重要依据是

    AIMViC试验

    B乳糖发酵试验

    C葡萄糖发酵试验

    D葡萄糖酸盐利用试验

    E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

  • 19. 女,54岁,血尿1年余,右腰痛10天余, CT示右肾下极60mm×70mm肿块,突出肾外,中央有不规则低密度区,增强扫描早期病灶明显强化,中心低密度区无强化。最可能的诊断为

    A肾癌

    B肾血管肌肉脂肪瘤

    C肾腺瘤

    D肾脓肿

    E肾转移癌

  • 20. 男,46岁,反复右上腹部不适、消化不良数年,右上腹部剧烈疼痛伴恶心、呕吐及轻度黄疸5天。右上腹部压痛,墨菲征阳性,临床拟诊为胆囊结石。如行CT检查,下列哪项符合胆囊结石的特征性表现

    A胆囊增大

    B胆囊缩小

    C胆囊内密度增高

    D胆囊内圆形高密度影

    E胆管内高密度影

  • 21. 关于MR尿路造影(MRU),叙述错误的是

    A空腹8小时,留尿中度

    B检查前60分钟口服呋塞米4片

    C扫描前肌内注射山莨菪碱,剂量10mg

    D训练闭气

    E线圈:体部相控阵线圈、局部表面线圈和体线圈

  • 22. 诊断颅底凹陷症,影像学依据是

    A齿突超出钱泊林氏线1mm

    B齿突超出钱泊林氏线3mm

    C齿突超出钱泊林氏线5mm

    D齿突超出钱泊林氏线7mm

    E齿突超出钱泊林氏线10mm

  • 23. 有关气胸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气胸为胸腔中积气

    B气体将肺脏与脏层胸膜分开

    C气胸常在胸腔压力增高时发生

    D分自发性气胸和液气胸

    E液气胸为胸膜腔内同时积气、积液

  • 24. 病人不能站立,检查有无气腹,应摄取

    A左侧卧侧位

    B右侧卧侧位

    C仰卧水平侧位

    D右侧卧水平正位

    E左侧卧水平正位

  • 25. 后鼻孔闭锁,最佳检查方法是

    A副鼻窦瓦氏位

    B副鼻窦柯氏位

    C副鼻窦侧位

    D副鼻窦正位体层

    E副鼻窦CT轴位扫描

  • 26. 下面哪项不是心脏大血管MRA技术要点

    A心脏大血管MRA通常采用CE-MRA

    B适应证先天性心脏病,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等

    C线圈体线圈或体部相控阵体部线圈

    D扫描技术一般取矢状面成像

    E采用3D-TurboFLASH或3D-FISP序列

  • 27. MRI检查前应做的准备不包括

    A认真核对MRI检查申请单

    B确认病人没有禁忌证

    C进入扫描室前嘱患者除去随身携带的任何物品

    D给患者讲述检查过程,消除恐惧心理

    E婴幼儿、烦躁不安及幽闭恐惧症患者,应给适量的镇静剂

  • 28. 男,58岁,不规则发热4个月。CT表现右肺上叶后段不规则空洞影,壁较厚,其内有分隔及短小气液面,周边伴有小支气管扩张,邻近胸膜增厚。应首先诊断为

    A浸润型肺结核

    B空洞型肺结核并支气管播散

    C支气管扩张并感染

    D慢性肺脓肿

    E空洞型肺癌

  • 29. 自动冲洗时,与补充液流量调整无关的因素是

    A显影温度的高低

    B处理液放置时间的长短

    C冲洗机的冲洗容量大小

    D连续冲洗胶片的数量

    E被冲洗照片密度的大小

  • 30. 属于多方位图像重组的后处理方法是

    A三维重组

    B电影显示模式

    C斜面重组

    D仿真内镜

    ECT灌注

  • 31. 关于超声伪像产生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显示断层图像与相应解剖断面图像间的差异

    B是声像图中回声信息特殊的增添、减少或失真

    C衰减声影、后方回声减少

    D聚焦调节不当

    E反射、折射导致回声失落

  • 32. 高血压患者,CT示鞍上池前角有一直径 0.8cm软组织密度影,增强扫描呈均匀密度强化,最大可能诊断

    A垂体瘤

    B项咽管瘤

    C前交通动脉瘤

    D大脑中动脉瘤

    E后交通动脉瘤

  • 33. 12岁男性,体温38.5℃,右腮腺区肿痛,皮肤温度稍高,略红,有压痛,触之较软。CT示右侧腮腺普遍增大,边缘模糊,密度增高,内有小气液面。最可能的诊断是

    A恶性肿瘤

    B流行性病毒性腮腺炎

    C淋巴瘤

    D混合瘤

    E化脓性腮腺炎并脓肿形成

  • 34. 胶片显影后,出现黑色树枝状伪影的原因是

    A胶片受压

    B胶片超过有效期

    C胶片抽取时,产生静电放电

    D胶片在泄漏有蒸气的房屋内放置

    E胶片在暗盒放置时受折

  • 35. 腹主动脉的分支包括脏支和壁支,其脏支不包括

    A腹腔动脉

    B肠系膜上动脉

    C肠系膜下动脉

    D肾动脉

    E腰动脉

  • 36. 耳部CT扫描的技术参数是

    A标准扫描模式

    B高分辨力扫描模式

    C层厚层距为5mm

    D层厚5mm,层距2mm

    E扫描范围自外耳道上方向上至颞骨

  • 37. CT图像后处理中电子放大的特点是

    A图像放大,像素数量不变

    B图像放大,像素数量成比例增加

    C图像放大,像素数量成比例减少

    D图像放大2倍,像素数增加4倍

    E图像放大2倍,像素数减少4倍

  • 38. 腕关节正位摄影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多用于外伤检查

    B桡腕关节面清晰

    C手成半握拳状掌面向下

    D中心线对准第3掌骨远端

    E可用于观察小儿发育情况

  • 39. 颅脑CT增强扫描不能显示病变的

    A形态

    B大小

    C位置

    D数目

    E病理分类

  • 40. 与CT检查效果密切相关的工作是

    A仔细阅读申请单

    B划价、交费

    C预约、登记

    D编写索引

    E交待准备工作

  • A.酶免疫组化 B.双抗体夹心ELISA C.间接免疫荧光 D.酶免疫印迹 E.金免疫层析

    1. 取关节滑膜组织,经何种技术检测,关节腔积液中可溶性黏附分子含量升高

    A酶免疫组化

    B双抗体夹心ELISA

    C间接免疫荧光

    D酶免疫印迹

    E金免疫层析

  • 2. 取血清初步检测ANA的常用技术为

    A酶免疫组化

    B双抗体夹心ELISA

    C间接免疫荧光

    D酶免疫印迹

    E金免疫层析

  • A.蛋白质 B.细菌 C.激素 D.酶 E.类脂质

    3. 用丙酮作为固定剂的抗原是

    A蛋白质

    B细菌

    C激素

    D

    E类脂质

  • 4. 用95%乙醇作为固定剂的抗原是

    A蛋白质

    B细菌

    C激素

    D

    E类脂质

  • 5. 用10%多聚甲醛作为固定剂的抗原是

    A蛋白质

    B细菌

    C激素

    D

    E类脂质

  • A.流速:5~6ml/s,量/次:15~18ml,延迟方式:注射延迟 B.流速:6~7ml/s,量/次:8~10ml,延迟方式:注射延迟 C.流速:1~2ml/s,量/次:30~40ml,延迟方式:曝光延迟 D.流速:1~2ml/s,量/次:4~6ml,延迟方式:注射延迟 E.流速:3~4ml/s,量/次:6~8ml,延迟方式:注射延迟

    6. 胸部血管造影支气管动脉造影常用参数是

    A流速:5~6ml/s,量/次:15~18ml,延迟方式:注射延迟

    B流速:6~7ml/s,量/次:8~10ml,延迟方式:注射延迟

    C流速:1~2ml/s,量/次:30~40ml,延迟方式:曝光延迟

    D流速:1~2ml/s,量/次:4~6ml,延迟方式:注射延迟

    E流速:3~4ml/s,量/次:6~8ml,延迟方式:注射延迟

  • 7. 四肢静脉(顺行)造影常用参数是

    A流速:5~6ml/s,量/次:15~18ml,延迟方式:注射延迟

    B流速:6~7ml/s,量/次:8~10ml,延迟方式:注射延迟

    C流速:1~2ml/s,量/次:30~40ml,延迟方式:曝光延迟

    D流速:1~2ml/s,量/次:4~6ml,延迟方式:注射延迟

    E流速:3~4ml/s,量/次:6~8ml,延迟方式:注射延迟

  • 8. 头颈部血管造影椎动脉造影常用参数是

    A流速:5~6ml/s,量/次:15~18ml,延迟方式:注射延迟

    B流速:6~7ml/s,量/次:8~10ml,延迟方式:注射延迟

    C流速:1~2ml/s,量/次:30~40ml,延迟方式:曝光延迟

    D流速:1~2ml/s,量/次:4~6ml,延迟方式:注射延迟

    E流速:3~4ml/s,量/次:6~8ml,延迟方式:注射延迟

  • 9. 头颈部血管造影颈内动脉造影常用参数是

    A流速:5~6ml/s,量/次:15~18ml,延迟方式:注射延迟

    B流速:6~7ml/s,量/次:8~10ml,延迟方式:注射延迟

    C流速:1~2ml/s,量/次:30~40ml,延迟方式:曝光延迟

    D流速:1~2ml/s,量/次:4~6ml,延迟方式:注射延迟

    E流速:3~4ml/s,量/次:6~8ml,延迟方式:注射延迟

  • 10. 肝动脉造影常用参数是

    A流速:5~6ml/s,量/次:15~18ml,延迟方式:注射延迟

    B流速:6~7ml/s,量/次:8~10ml,延迟方式:注射延迟

    C流速:1~2ml/s,量/次:30~40ml,延迟方式:曝光延迟

    D流速:1~2ml/s,量/次:4~6ml,延迟方式:注射延迟

    E流速:3~4ml/s,量/次:6~8ml,延迟方式:注射延迟

  • 患者女性,34岁。因手腕痛就医,初步检查ANA、RF均为阳性,肝、肾功能指标未见异常。

    1. 检查ANA常用的方法为

    A直接免疫荧光技术

    B间接免疫荧光技术

    C酶兔疫印迹技术

    DELISA

    E乳胶凝集试验

  • 2. 乳胶凝集试验检出的RF,免疫球蛋白的类别是

    AIgG

    BIgA

    CIgM

    DIgD

    EIgE

  • 3. 此患者应进一步检查的自身抗体是

    A抗Sm抗体

    B抗SSA抗体

    C抗SSB抗体

    DENA抗体谱

    E抗组蛋白抗体

  • 男性,15岁,腰背痛3个月,近月来右髋疼痛。骨盆X线片显示,右髋关节间隙轻度变窄,双侧骶髂关节间隙模糊。

    4. 根据以上情况,进一步证实诊断的检查手段是

    A验血沉

    BOT试验

    C腰椎CT

    D类风湿因子

    EHLA-B27

  • 5. 可能的诊断是

    A类风湿关节炎

    B关节结核

    C一过性滑膜炎

    D腰椎问盘突出

    E强直性脊柱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