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10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90分钟
已答人数:313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快来做一下这套放射医学技术初级师相关专业知识试题的模拟试卷吧,对你复习有帮助。
A屏蔽防护
B个人剂量限制
C防护水平最优化
D合理降低个人受照剂量
E合理降低全民检查频率
A突入膀胱内的肿瘤
B输尿管开口肿瘤阻塞
C膀胱壁局部浸润增厚
D肿瘤侵入黏膜或黏膜下层的深度
E精囊、前列腺和盆腔内邻近组织受侵
A管电压
B高压波形
CX线管玻璃及绝缘油的滤过
D附加滤过板
EX线胶片
A靶面倾角
B管电流大小
C辐射时间的长短
D阳极的类型(固定或旋转)
E管内阳极与阴极间的距离
ACT表现为低密度或等密度病变
B2~5天后脑水肿最明显
C梗死灶与病变动脉供血区一致
D梗死灶常呈楔形或扇形
E增强扫描后各期脑梗死病灶均不强化
A能发现腹腔少量游离气体
B能早期发现腹腔积液并能大致了解其性质
C能早期发现实质性脏器大小及空腔脏器管腔大小改变
D直接显示腹腔内肿块结构,有无钙化、坏死液化等
ECT平扫均能明确诊断,可代替X线平片检查
A外耳孔
B外耳孔前2.5cm
C外耳孔上2.5cm
D外耳孔前、上各2.5cm
E以上都不是
AX线平片检查
BCT
CMRI
DB超
EMR功能成像
A每年0.2mSv
B每年0.3mSv
C每年0.5mSv
D每年1.0mSv
E每年1.5mSv
A1Gy=1rad
B1Gy=10rad
C1Gy=10rad
D1Gy=10rad
E1Gy=10rad
A胶原酶
B胃蛋白酶
C葡萄糖氧化酶
D碱性磷酸酶
E辣根过氧化物酶
A两肺中野内带,第4~5前肋间
B两肺中野外带,第2~4前肋间
C两肺中野内带,第2~4前肋间
D两肺中野外带,第4~5前肋间
E两肺外野内带,第2~4前肋间
A照射量——拉德
B剂量当量——希沃特(Sv)
C吸收剂量——库仑每千克(C.kg-1)
D比释动能——戈瑞每秒(Gy.S-1)
E吸收剂量率——伦琴每秒(Gy.S-1)
A软组织摄影应使用钼靶X线管
B栅控X线管本身能起快速X线开关闸作用
C增加电源频率就可提高旋转阳极转速
D实际焦点越大,输出功率越大
E阳极面越粗糙,产生的X线强度越均匀
A空气支气管征
B支气管双轨征
C支气管腔狭窄
D支气管壁增厚
E支气管截断
A正当化,CT检查确实需要
B最优化
C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扫描
D尽可能增大扫描野
E做好扫描区以外部位的屏蔽
A看不见
B带负电
C有穿透力
D感光作用
E生物效应
A100cm
B150cm
C200cm
D250cm
E都不是
A1921年
B1929年
C1930年
D1942年
E1948年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E①、③、④
A肺
B乳房
C前列腺
D甲状腺
E肝
A壶腹形
B圆形
C枝形
D喇叭状
E卵圆形
A1%
B2%
C10%
D50%
E60%
A自耦变压器内阻和电源线电阻之和
B变压器的内阻
C变压器的内阻和电源线电阻之和
D自耦变压器内阻
E自耦变压器内阻和变压器的内阻之和
A高压变压器
B灯丝变压器
C高压交换闸
D高压电缆
E千伏表
A右肺动脉起始部
B右肺叶间动脉经上腔静脉与中间支气管之间至肺门
C左、右主支气管前方右肺动脉
D右肺上叶支气管前内侧肺动脉
E右肺门区右肺动脉
A骶髂关节
B坐骨大孔
C髋关节
D耻骨联合
E闭孔
AR质粒
BVi质粒
CCol质粒
D冈崎片段
Er因子
A网络
B网关
C服务
D连接
E通信
A医疗机构信息规范
B集成医疗机构规范
C集成医院企事业规.范
D医疗机构信息集成规范
E集成保健企事业
A结合能
B结合力
C原子能级
D电子能量
E电子能级
A确定髓腔和软组织波及范围
B确定骨皮质破坏
C确定松质骨破坏
D确定骨膜反应
E确定死骨的存在
A修正后的吸收剂量称为剂量当量
B照射量率是单位时间内照射量的增量
C单位质量空气中所形成的离子的总电荷量是照射量
D吸收剂量率表示单位时间内吸收剂量的增量
E照射量是1R的照射使每千克空气吸收射线的能量
AQ=2、N=2
BQ=1、N=2
CQ=1、N=1
DQ=3、N=2
EQ=2、N=3
A瞬时负荷——比负荷值
B连续负荷——透视负荷
C瞬间容量——0.1S时的最大负荷
D热容量——表示连续使用特性
E瞬时容量——最大使用负荷
A零钮控制方式
B四钮控制方式
C三钮控制方式
D两钮控制方式
E一钮控制方式
A耻骨联合上2~6cm,中线两旁3cm以内
B耻骨联合上缘至耻骨联合上方4cm以下
C环呈一字形或三角形
D耻骨联合上1~3cm
E盆腔区耻骨联合上方,中线两旁3cm以内
AB细胞
BT细胞
CK细胞
DNK细胞
E巨噬细胞
A解脲脲原体
B人型支原体
C生殖道支原体
D肺炎衣原体
E沙眼衣原体
A曝光时间
B焦点大小
C千伏数
D灯丝温度
E阳极特性
A胃窦
B胃体
C胃泡
D贲门
E贲门区
A有荚膜,有鞭毛,有芽胞
B无荚膜,有鞭毛,有芽胞
C有荚膜,无鞭毛,有芽胞
D有荚膜,有鞭毛,无芽胞
E有荚膜,无鞭毛,无芽胞
A与靶面倾斜角度有关
BX线管长轴方向,近阳极端弱
CX线管长轴方向,近阴极端强
DX线管短轴方向,非对称性分布
E靶面出现凹凸不平时影响X线质量
A向上分出大脑前动脉
B在两大脑半球间向前上行
C大脑前动脉向前上绕胼胝体嘴及膝走行
D颈内动脉出破裂孔后构成“U”形虹吸曲
E大脑中动脉水平段在侧位像上近于轴位便于观察
A10~80mA
B10~100mA
C10~400mA
D10~300mA
E10~200mA
A1946年
B1952年
C1972年
D1977年
E1978年
A激发态
B基态
C电离态
D跃迁态
E辐射态
ANEQ
BDQE
CRMS
DROC
ESNR
AT1WI呈高信号,T1WI呈高信号,CT为低密度
BT1WI呈高信号,T2WI呈低信号,CT为高密度
CT1WI呈高信号,T2WI呈低信号,CT为低密度
DT1WI呈低信号,T2WI呈低信号,CT为高密度
E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CT为低密度
A近端略粗,远端变细
B粗长毛刺
C呈放射状排列的僵硬短细毛刺
D是癌组织向周围浸润所致
E有时毛刺之间可见气肿肺组织
A胼胝体上方
B胼胝体压部
C中脑
D鞍上池
E鼻咽
A胼胝体上方
B胼胝体压部
C中脑
D鞍上池
E鼻咽
A胼胝体上方
B胼胝体压部
C中脑
D鞍上池
E鼻咽
A胼胝体上方
B胼胝体压部
C中脑
D鞍上池
E鼻咽
A胼胝体上方
B胼胝体压部
C中脑
D鞍上池
E鼻咽
A侧脑室
B大脑半球
C小脑
D第四脑室
E灰白质交界
A侧脑室
B大脑半球
C小脑
D第四脑室
E灰白质交界
A均匀性强化
B非均匀性强化
C环形强化
D棉絮状强化
E不强化
A均匀性强化
B非均匀性强化
C环形强化
D棉絮状强化
E不强化
A均匀性强化
B非均匀性强化
C环形强化
D棉絮状强化
E不强化
A脑梗死
B脑出血
C硬膜下血肿
D蛛网膜下腔出血
E硬膜外血肿
A脑梗死
B静脉瘤
C海绵状血管瘤
D毛细血管扩张症
E动脉瘤
A腹部造影
B腹部MRI
C钡灌肠
D纤维十二指肠镜
E开腹探查
A1%~2%
B5%~10%
C16%~20%
D25%~35%
E40%~50%
A肝
B脾
C胰
D肾
E膀胱
AX线胸腹部透视
B胃肠道钡餐透视
C纤维十二指肠镜检查
D腹部B超检查
E腹腔动脉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