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资格考试试题

考试总分:10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90分钟

已答人数:684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资格考试试题已经整理好,还有专业的答案解析,需要备考的朋友们赶紧来刷题吧!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在宣告后当场交付当事人;当事人不在场的,行政机关应当在七日内依照()的有关规定,将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当事人。

    A刑事诉讼法

    B民事诉讼法

    C行政诉讼法

    D行政处罚法

  • 2. 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A可以

    B不得

    C应当

    D可以有选择地

  • 3. 行政执法人员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作出()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A1000元

    B2000元

    C3000元

    D5000元

  • 4. 行政机关在收集证据时,以下行为不合法的是()

    A行政机关在收集证据时,可以采取抽样取证的方法

    B在证据可能灭失时,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记保存

    C证据登记保存后应在5日内及时作出处理决定

    D证据在登记保存期间,当事人或有关人员不得销毁或转移证据

  • 5. 执法人员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应当向当事人出示(),填写预定格式、编有号码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当场交付当事人。

    A身份证件

    B执法身份证件

    C身份证件或执法身份证件

    D身份证件和执法身份证件

  • 6. 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A上级行政机关

    B本级人民政府

    C公安机关

    D人民法院

  • 7. 以非法手段取得的证据,()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A不得

    B可以

    C审查后可以

    D确认后可以

  • 8. 行政机关在收集证据时,依法先行登记保存时,应当在()内及时作出处理决定。

    A5日

    B7日

    C10日

    D15日

  • 9. 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对行政处罚的监督制度。()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行政处罚的监督检查。

    A省级

    B市级

    C县级

  • 10. 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责令监护人加以管教。

    A免除

    B不予

    C减轻

  • 1. 行政机关在收集证据时,以下行为合法的有()

    A行政机关在收集证据时,可以采取抽样取证的方法

    B在证据可能灭失时可以先行登记保存

    C证据登记保存后应在7日内及时作出处理决定

    D证据在登记保存期间,当事人或有关人员不得销毁或转移证据

  • 2. 执法人员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应当遵循以下程序()。

    A向当事人出示执法身份证件

    B填写预定格式、编有号码的行政处罚决定书

    C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当场交付当事人

    D报告单位负责人批准

  • 3. 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A到期不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

    B根据法律规定,将查封、扣押的财物拍卖或者将冻结的存款划拨抵缴罚款

    C拒绝缴纳罚款的,由公安机关改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D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 4. 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有()情形之一的,由上级行政机关或者有关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A没有法定的行政处罚依据的

    B擅自改变行政处罚种类、幅度的

    C违反法定的行政处罚程序的

    D依法拍卖没收的非法财物的

  • 5. 执法人员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应当()。

    A向当事人出示执法身份证件

    B填写预定格式、编有号码的行政处罚决定书

    C行政处罚决定书当场交付当事人

    D行政处罚决定书三日内交付当事人

  • 6. 行政机关在收集证据时,可以()。

    A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检查

    B抽样取证

    C将证人传唤到行政机关提供证言

    D先行登记保存证据

  • 7. 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应当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A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

    B受他人胁迫或者诱骗实施违法行为的;

    C主动供述行政机关尚未掌握的违法行为的:

    D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E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其他应当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

  • 8. 出现下列哪种情形,在行政机关负责人作出行政处罚的决定之前,应当由从事行政处罚决定法制审核的人员进行法制审核;未经法制审核或者审核未通过的,不得作出决定。()

    A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的;

    B直接关系当事人或者第三人重大权益,经过听证程序的;

    C案件情况疑难复杂、涉及多个法律关系的;

    D法律、法规规定应当进行法制审核的其他情形。

  • 9. 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载明下列哪些事项?()

    A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

    B违反法律、法规、规章的事实和证据:

    C行政处罚的种类和依据;

    D行政处罚的履行方式和期限:

    E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

    F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名称和作出决定的日期。

  • 10. 行政机关拟作出下列哪些行政处罚决定,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

    A较大数额罚款:

    B没收较大数额违法所得、没收较大价值非法财物;

    C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

    D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

    E其他较重的行政处罚;

    F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

  • 1. 行政处罚决定依法作出后,当事人应当在行政处罚决定的期限内,予以履行。

    A

    B

  • 2. 违法行为构成犯罪,人民法院判处罚金时,行政机关已经给予当事人罚款的,应当折抵相应罚金。

    A

    B

  • 3. 行政处罚决定书必须盖有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的印章()

    A

    B

  • 4. 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依法拍卖查封扣押的财物

    A

    B

  • 5. 行政机关在收集证据时,采取抽样取证的方法会影响证据的全面真实性。

    A

    B

  • 6. 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对行政处罚的监督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行政处罚的监督检查。

    A

    B

  • 7. 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采取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

    A

    B

  • 8. 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行政机关当场可对公民处100元以下罚款,可以适用简易程序。

    A

    B

  • 9. 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二百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A

    B

  • 10. 对管辖发生争议的,报请共同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指定管辖()

    A

    B

  • 11. 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直接强制当事人履行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A

    B

  • 12. 执法人员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应当向当事人出示执法身份证件,填写预定格式、编有号码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处罚决定书应等当事人交完罚款后再交付。()

    A

    B

  • 13. 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责令监护人加以管教;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A

    B

  • 14. 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100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20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A

    B

  • 15. 以非法手段取得的证据,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A

    B

  • 16. 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减损权益或者增加义务的方式予以惩戒的行为。

    A

    B

  • 17.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并由行政机关依照本法规定的程序实施。

    A

    B

  • 18.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违法行为受到行政处罚,其违法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违法行为构成犯罪,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不得以行政处罚代替刑事处罚。

    A

    B

  • 19. 法律对违法行为未作出行政处罚规定,行政法规为实施法律,可以补充设定行政处罚。拟补充设定行政处罚的,应当通过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广泛听取意见,并向制定机关作出书面说明。行政法规报送备案时,应当说明补充设定行政处罚的情况。

    A

    B

  • 20. 法律、行政法规对违法行为未作出行政处罚规定,地方性法规为实施法律、行政法规,可以补充设定行政处罚。拟补充设定行政处罚的,应当通过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广泛听取意见,并向制定机关作出书面说明。地方性法规报送备案时,应当说明补充设定行政处罚的情况。

    A

    B

  • 21. 国务院部门规章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作出具体规定。

    A

    B

  • 22. 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国务院部门规章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可以设定警告、通报批评或者一定数额罚款的行政处罚。罚款的限额由国务院规定。

    A

    B

  • 23. 地方政府规章可以在法律、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作出具体规定。

    A

    B

  • 24. 尚未制定法律、法规的,地方政府规章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可以设定警告、通报批评或者一定数额罚款的行政处罚。罚款的限额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定。

    A

    B

  • 25. 国务院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定期组织评估行政处罚的实施情况和必要性,对不适当的行政处罚事项及种类、罚款数额等,应当提出修改或者废止的建议。

    A

    B

  • 26. 除法律、法规、规章外,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处罚。

    A

    B

  • 27. 国家在城市管理、市场监管、生态环境、文化市场、交通运输、应急管理、农业等领域推行建立综合行政执法制度,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

    A

    B

  • 28. 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

    A

    B

  • 29. 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和法律规定的其他机关行使。

    A

    B

  • 30. 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可以在其法定权限内书面委托符合本法第二十一条规定条件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行政机关不得委托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实施行政处罚。

    A

    B

  • 31. 委托书应当载明委托的具体事项、权限、期限等内容。委托行政机关和受委托组织应当将委托书向社会公布。

    A

    B

  • 32. 委托行政机关对受委托组织实施行政处罚的行为应当负责监督,并对该行为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

    A

    B

  • 33. 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可以决定将基层管理迫切需要的县级人民政府部门的行政处罚权交由能够有效承接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行使,并定期组织评估。决定应当公布。

    A

    B

  • 34. 承接行政处罚权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加强执法能力建设,按照规定范围、依照法定程序实施行政处罚。

    A

    B

  • 35. 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当加强组织协调、业务指导、执法监督,建立健全行政处罚协调配合机制,完善评议、考核制度。

    A

    B

  • 36. 两个以上行政机关都有管辖权的,由最先立案的行政机关管辖。

    A

    B

  • 37. 行政机关因实施行政处罚的需要,可以向有关机关提出协助请求。协助事项属于被请求机关职权范围内的,应当依法予以协助。

    A

    B

  • 38. 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依法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免予刑事处罚,但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司法机关应当及时将案件移送有关行政机关。

    A

    B

  • 39. 行政处罚实施机关与司法机关之间应当加强协调配合,建立健全案件移送制度,加强证据材料移交、接收衔接,完善案件处理信息通报机制。

    A

    B

  • 40. 当事人有违法所得,除依法应当退赔的外,应当予以没收。违法所得是指实施违法行为所取得的款项。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对违法所得的计算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A

    B

  • 41. 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同一个违法行为违反多个法律规范应当给予罚款处罚的,按照罚款数额高的规定处罚。()

    A

    B

  • 42. 精神病人、智力残疾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但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有违法行为的,应当给予行政处罚。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智力残疾人有违法行为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A

    B

  • 43. 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

    A

    B

  • 44. 当事人有证据足以证明没有主观过错的,不予行政处罚。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A

    B

  • 45. 对当事人的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的,行政机关应当对当事人进行教育。

    A

    B

  • 46. 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制定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规范行使行政处罚裁量权。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应当向社会公布。

    A

    B

  • 47. 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A

    B

  • 48. 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时,法律、法规、规章已被修改或者废止,且新的规定处罚较轻或者不认为是违法的,适用新的规定。

    A

    B

  • 49. 行政处罚没有依据或者实施主体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的,行政处罚无效。

    A

    B

  • 50. 违反法定程序构成重大且明显违法的,行政处罚无效。

    A

    B

  • 51. 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立案依据、实施程序和救济渠道等信息应当公示。

    A

    B

  • 52. 行政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利用电子技术监控设备收集、固定违法事实的,应当经过法制和技术审核,确保电子技术监控设备符合标准、设置合理、标志明显,设置地点应当向社会公布。

    A

    B

  • 53. 电子技术监控设备记录违法事实应当真实、清晰、完整、准确。

    A

    B

  • 54. 电子技术监控设备记录违法事实应当真实、清晰、完整、准确。行政机关应当审核记录内容是否符合要求:未经审核或者经审核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作为行政处罚的证据。

    A

    B

  • 55. 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告知当事人违法事实,并采取信息化手段或者其他措施,为当事人查询、陈述和申辩提供便利。不得限制或者变相限制当事人享有的陈述权、申辩权。

    A

    B

  • 56. 行政处罚应当由具有行政执法资格的执法人员实施。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A

    B

  • 57. 执法人员应当文明执法,尊重和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A

    B

  • 58. 执法人员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执法的,应当回避。

    A

    B

  • 59. 当事人认为执法人员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执法的,有权申请回避。

    A

    B

  • 60. 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审查,由行政机关负责人决定。决定作出之前,不停止调查。

    A

    B

  • 61. 当事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

    A

    B

  • 62. 行政机关必须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复核;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行政机关应当采纳。

    A

    B

  • 63. 行政机关不得因当事人陈述、申辩而给予更重的处罚。

    A

    B

  • 64. 证据包括: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当事人的陈述、鉴定意见、勘验笔录、现场笔录。

    A

    B

  • 65. 证据必须经查证属实,方可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A

    B

  • 66. 行政机关应当依法以文字、音像等形式,对行政处罚的启动、调查取证、审核、决定、送达、执行等进行全过程记录,归档保存。

    A

    B

  • 67. 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行政处罚决定应当依法公开。

    A

    B

  • 68. 公开的行政处罚决定被依法变更、撤销、确认违法或者确认无效的,行政机关应当在三日内撤回行政处罚决定信息并公开说明理由。

    A

    B

  • 69. 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等突发事件,为了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社会危害,行政机关对违反突发事件应对措施的行为,依法快速、从重处罚。()

    A

    B

  • 70.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实施行政处罚过程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应当依法予以保密。

    A

    B

  • 71. 前款规定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载明当事人的违法行为,行政处罚的种类和依据、罚款数额、时间、地点,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以及行政机关名称,并由执法人员签名或者盖章。

    A

    B

  • 72. 执法人员当场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应当报所属行政机关备案。

    A

    B

  • 73. 对当场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当事人应当依照本法第六十七条至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履行。

    A

    B

  • 74. 行政机关发现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的,必须全面、客观、公正地调查,收集有关证据;必要时,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可以进行检查。符合立案标准的,行政机关应当及时立案。

    A

    B

  • 75. 执法人员在调查或者进行检查时,应当主动向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出示执法证件。

    A

    B

  • 76. 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有权要求执法人员出示执法证件。

    A

    B

  • 77. 执法人员不出示执法证件的,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有权拒绝接受调查或者检查。

    A

    B

  • 78. 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应当如实回答询问,并协助调查或者检查,不得拒绝或者阻挠。

    A

    B

  • 79. 行政机关中初次从事行政处罚决定法制审核的人员,应当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

    A

    B

  • 80. 修订后的《行政处罚法》于2021年7月15日正式实施。

    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