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试题
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和储存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和严格控制,并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和储存实行()。
07-03
按照《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的规定,该企业要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应该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包括()。
07-03
为了防止危险化学品爆炸事故再次发生,该企业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07-03
按照上述事故损失明细,此次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为()万元。
07-03
建立、健全本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是()的责任。
07-03
该企业要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应进行的安全评价为()。
07-03
某时间某炼油厂油品分厂罐区发生爆炸,引起310号油罐燃烧,造成2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39万元,事故当日13时许,某炼油厂油品分厂半成品车间工人黄某在当班期间,发现310号油罐油面高度已达14.21m。接近警戒高度14.30m。黄某马上向该厂总调度进行报告,并向总调度请示310号油罐汽油调和量。根据总调度的指示,黄某进入罐区将油切换至304号油罐。13时30分许,黄某在给310号油罐作汽油调和流程准备时,本应打开310号罐D400出口阀门,却误开了311号油罐D400出口阀门。15时许,黄某开启11A号泵欲对310号油罐进行自循环调和,由于错开了311号D400出口阀门,实际上此时310号油罐不是在自循环,而是将311号罐中的汽油抽入310号油罐。15时40分,仪表工陈某从计算机显示屏上发现310号油罐油面不断上升,随后计算机开始“高位报警”,陈某当即让黄某到罐区去核实一下310号罐的油面高度,黄某却误认为是计算机不准确,没去核实也未采取其他措施。16时,在交班时违反规定,没有在油罐现场进行交接班,也未核实油罐流程。17时50分,310号油罐的汽油开始外冒,部分汽油挥发,在空气中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18时15分,某单位职工吕某驾驶手扶拖拉机路过罐区11号路时,排气管排出的火星遇空气中的爆炸混合气体发生起火爆炸,导致吕某当场死亡,另一工人被严重烧伤抢救无效死亡。310号油罐当即燃烧,持续17h后被扑灭。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试分析该罐区具有哪些危险因素。2.指出防止危险因素演变为事故的控制措施有哪些。3.试分析引发此次事故的第一点火源和原因是什么。4.试分析该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5.试分析该事故中违章行为有哪些。
07-03
某厂有机械加工车间、喷漆车间、锅炉房以及厂内油库等。机械加工车间有加工机械8台,起重量3.0t的升降机2台,电梯5部,提升高度2m的起重机1台和叉车4台。喷漆车间有调漆室、喷漆室、油漆临时储藏室、人员休息室等。锅炉房有2台出口水压0.4MPa(表压),额定出水温度14℃,额定功率28MW的锅炉。厂内油库有3t的汽油储罐1个及其配套加油设备。2009年9月16日8时15分(9时上班)。机械加工车间的工人起重工甲,做好了起吊准备,在其他人未到场的情况下开始吊装作业。8时50分,乙进入机械加工车间,未走人行通道进入吊装作业区,被吊起的钢件撞成重伤,甲慌忙停止吊装。请根据上述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案例中可能发生爆炸的设备或场所有哪些?并说明所发生爆炸的性质。2.根据规定,此次事故调查组由哪些成员构成?3.根据以上案例,说明该企业有哪些特种设备?4.简述该厂特种设备使用应遵守的安全管理规定。
07-03
F集团公司拥有长距离轻质原油输运管道(简称Ⅱ号管道),公司下属的H分公司负责Ⅱ号管道日常巡检维护,公司下属的1分公司负责Ⅱ号管道现场抢险及其他应急处置。Ⅱ号管道位于G市的海港居民生活区(简称海港区)。2013年12月2日19时,Ⅱ号管道在海港区的港大十字路口附近发生原油泄漏。原油泄漏到港大路路面,再经港大路的污水井流入港海下水道。港海下水道是G市生活污水排水系统的一部分,负责将生活污水输运至G市二污水处理厂。当日21时许,H分公司向G市海港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F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报告了Ⅱ号管道在海港区的原油泄漏情况。同时,H分公司开展泄漏点分析、泄漏量估算和泄漏原油流淌范围的勘查。初步确认,泄漏点在港海下水道与路面管道交叉口的上方,泄漏原油已沿港大路流淌约70m,并有大量原油流入港海下水道。为控制原油泄漏,H分公司通知1分公司进行现场抢险堵漏。1分公司抢险队和设备于3日5时到达泄漏现场,并组成现场抢修组,由甲任组长,甲带领技术人员乙、丙进行了现场勘查,发现Ⅱ号管道泄漏部位上方有0.4m厚的水泥盖板,必须用工程机械先将水泥盖板凿碎、拖离,才能确认泄漏并进行后续抢修堵漏。海港区的部分晨练居民闻到油气味,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部分人员到抢修地围观。一些通过港大十字路口的行人,发现抢修现场交通受阻,也挤到现场观望。3日7时30分,甲下令工程破碎机械进入抢修点作业,液压破碎锤开始敲砸盖板,施工5min后突然发生爆炸。随后施工点周围港海下水道内多处发生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经事故调查组确认,此次爆炸事故第一起爆点在液压破碎锤周边0.5m范围内。请根据上述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第一起爆点的可能点火源和港海下水道内参与爆炸的物质。2.指出此次事故在应急救援和应急处置方面存在的问题。3.指出此次事故事后处置应该开展的工作。4.说明F集团公司为确保Ⅱ号管道运行应该采取的安全措施。
07-03
2014年12月20日18时,66号高速公路因降雪封闭,21日7时重新开放。9时,该高速公路Y路段M隧道内距入口20m处,一辆以60km/h速度自西向东行驶的空载货车,与前方缓行的运输甲醇的罐车发生追尾碰撞,罐车失控前冲碰撞隧道内同方向行驶的小客车,造成连环追尾事故。事故发生后,甲醇罐车押运员甲从右侧门下车,走到车后,发现甲醇罐车尾部防撞设施损坏,卸料管断裂,甲醇泄漏,为关闭卸料管根部球阀防止甲醇进一步泄漏,甲要求司机乙向前移动车辆,该车重新启动向前移动1m后停止,司机乙熄火下车走到车身左侧罐体中部时,发现地面泄漏的甲醇已经起火燃烧,并形成流淌火,迅速引燃前后车辆,事发时受气象和地势影响,隧道内气流由西向东流动,且隧道东高西低,形成烟囱效应,甲醇和车辆燃烧产生的高温有毒烟气迅速在隧道内向东蔓延,继而在隧道内引起大火和浓烟,事故烧毁隧道内车辆12辆,造成25人死亡,6人受伤,隧道受损严重。事故调查发现:甲醇罐车由轻型货车改装而成,车辆整备质量2.76t,核定载货量2.24t,实际装载甲醇3.7t,司机乙持大货车驾驶证,驾驶证在有效期内,押运员甲为临时用工人员,空载货车为D物流运输公司零担货车,车辆和驾驶员手续齐全,均在有效期内,事发时,因长时间封路等待,零担货车驾驶员丙疲劳驾驶,未及时注意到前方路况变化,导致追尾碰撞。甲醇罐车隶属E公司,该公司自2014年6月开始一直使用改装车运输甲醇。E公司为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在有效期内,无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资质,该公司共有员工15名,其中安全生产管理人员1名,由公司出纳兼任。该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丁,丁上一次接受安全生产培训时间为2012年12月。E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相关员工从未接受过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应急培训。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以下问题:1.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指出E公司哪些人员应通过有关主管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的考核?2.简述甲醇罐车被追尾碰撞后,甲、乙应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3.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简要说明该起事故调查报告应包括的主要内容。4.指出E公司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07-03
热门试题
根据产品A的性质,下列关于产品A的危害和监管的说法,正确的有()。 此次事故发生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有关部门应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报告事故应包括的内容有()。 事故调查人员对污水井内气体进行了检测,测得氧气浓度19.6%、甲烷含量2.7%、硫化氢含量850mg/m3。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该起事故的性质应认定为()。 该起事故的责任单位是()。 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的规定,关于该仓储区重大危险源的辨识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下列应计入此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的包括()。 甲苯挥发蒸气爆炸的基本要素包括()。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下列物质中,目前在我国属于危险化学品的有()。 该仓储区应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包括()。 2016年3月6日,G造纸厂发生了一起因工人严重违反操作规程和缺乏救助常识而导致10人中毒,其中4人死亡的伤害事故。 事故当日G厂工人于7时停机,经过注浆池中灌水排水的工序后,8时左右有2名工人下池清扫注浆池,当即晕倒在池中。在场工人在没有通知厂领导的情况下,擅自下池救人,先后有6人因救人相继晕倒在池中。另有2人在救人过程中突感不适被人救出。至此,已有10人中毒。 厂领导赶到后,立即组织抢救,经往池中灌氧并用风扇往池中送风后,方将中毒者全部用绳子拉出来。由于本次中毒发生快、中毒深,病情严重,10例病人在送往医院后,已有6例病人心跳和呼吸停止,虽经多方努力抢救,但至当日16时20分,已有4人死亡。 事故原因调查与分析: (1)中毒现场有害气体的测试及中毒化学物质的鉴定。浆池外形似一个倒扣的球状体,顶部有一个40cm×60cm的洞口,工人利用竹梯从洞口进出清洗浆池。走近洞口就闻到一股较浓的臭味,事故发生后,在洞口处用快速检测管对洞口内10cm处的气体进行检测:硫化氢(H2S)的浓度为55mg/m3(国家卫生标准为10mg/m3)。根据中毒病人的发病及临床特征,将本次中毒诊断为急性重度硫化氢中毒。 (2)浆池硫化氢产生的原因。在造纸的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含硫化学物质,通常的情况下,由硫化氢引起的职业危害多发生在蒸素、制浆、洗浆和漂白的过程中。如果含硫的废渣和废水长时间存放在浆池中,再加上含硫有机物的腐蚀,就会释放出大量的硫化氢气体,由于密度较大而沉积于浆池的底部。 (3)工人严重违反操作规程。硫化氢是剧毒的窒息性气体,在没有良好通风和个人防护的情况下,是绝对不能进入高浓度硫化氢环境工作的。但本次清洗浆池水仅灌注了1/4,且工人在未对池内进行通风处理的情况下就下池清洗,随后的救援更是在没有任何通风和防护的情况下进行的。 (4)缺乏安全及应急措施。现场调查发现用于鼓风的排污口处却没有效风机,连电源插座都找不到;清洗浆池没有任何的个人防护用具,如防毒面具,连一根救助的绳子都没有。 (5)管理混乱,缺乏劳动安全卫生意识,没有发生事故时的抢救设备。事故发生后,应当要求厂方设置安全监督员,负责对整个安全程序进行监督,提供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要求能做到及时发现安全隐患。 (6)缺乏必要的防毒急救安全知识教育。本次中毒的10位工人,在该厂工作1-5年,却从未进行过有关的安全卫生培训和教育,不知道制浆过程中存在哪些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对人体能造成哪些伤害,也不知道预防措施,更不知道发生紧急情况后如何救治。 1、结合以上案例,试说明硫化氢的检测方法。 2、结合案例说明进入设备内作业的安全要求。 3、生产经营单位应进行全员的安全培训和教育的内容具体包括哪些? 4、结合本案例,提出针对该企业的安全管理整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