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每日一练试题05月28日

聚题库
05/28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与阴性植物相比,阳性植物的光补偿点低。</p><p>答 案:错</p><p>2、在我国东部,森林土壤的类型从南到北依次为砖红壤、红壤、黄壤、棕壤和暗棕壤等,呈现出明显的纬度地带性。(             )</p><p>答 案:对</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森林砍伐迹地从控制演替的主导因子看属于()</p><ul><li>A:次生演替</li><li>B:原生演替</li><li>C:外因性演替</li><li>D:内因性演替</li></ul><p>答 案:C</p><p>解 析:外因性演替,又名外因动态演替,是由于外界环境因素的作用所引起的群落变化。其中包括气候发生演替(由气候的变动所致)、地貌发生演替(由地貌变化所引起)、土壤发生演替(起因于土壤的演变)、火成演替(南火的发生作为先导原因)和人为发生演替(由人类的生产及其他活动所导致)。</p><p>2、红外线对生物的主要作用是(   )。</p><ul><li>A:热效应</li><li>B:抑制生长</li><li>C:延迟发育</li><li>D:促进维生素D合成</li></ul><p>答 案:A</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可持续发展</p><p>答 案: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他们需要的能力和机会构成危害的发展。</p><p>2、生态入侵。</p><p>答 案:生态入侵:是指外来物种通过人为的活动或其他途径引人新的生态环境区域后,依靠其自身的强大生存竞争力(自然扩展快、危害大),造成当地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或削弱的现象。</p><p class="introTit">填空题</p><p>1、生物的潜伏、蛰伏或不活动状态叫()。</p><p>答 案:休眠</p><p>2、群落交错区内物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的密度增大的趋势称为()。</p><p>答 案:边缘效应</p><p class="introTit">论述题</p><p>1、论述陆地生物群落地带性分布规律。</p><p>答 案:陆地生物群落地带性分布规律有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1)水平地带性可分为以下两类:①纬向地带性:由于热量带沿纬度变化而变化,导致群落类型也随纬度变化依次更替,如亚洲大陆东岸,从赤道向北极依次是热带雨林一常绿阔叶林一落叶阀叶林 一北方针叶林 一苔原。<br />②经向地带性:由于降水自沿海向内陆依次减少导致群落类型沿经度方向依次更替,如亚洲温带大陆东岸,由沿海向内陆依次是森林一草原一荒漠。<br />(2)垂直地带性:由于山地随海拔升高,温度和降水依次变化,从而导致群落类型自下而上依次更替,如马来西亚的基那巴卢山,从下向上依次是山地雨林山地常绿阔叶林一 山地落叶阔叶林一 山地针叶林一高山灌丛。</p><p>2、什么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论述生产者和消费者在碳循环中的作用,并指出碳循环的特点。</p><p>答 案: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组成生物体的C、H、O、N等元素不断地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 2.作用 (1)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将空气中的CO<sub>2</sub>和水转化为有机物,使碳元素进入生物体。 (2)生产者和消费者主要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并将其中的碳元素以CO<sub>2</sub>的形式释放到空气中。 3.特点 (1)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sub>2</sub>的形式进行。 (2)是气相型循环。</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