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考高起点《语文》每日一练试题07月05日
精选习题
2025-07-05 12:31:01
收藏

单选题

1、下列语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这份处理贪官的文件措词严厉,被印发传达给各级干部,以敬效尤。
  • B:由于患者自我参予镇痛,便能积极主动地加快康复速度,减轻心理压力。
  • C:江湖险恶,人生路上,陷井重重,千万不可掉以轻心,马马虎虎。
  • D:经过迭次会商,他们终于达成了一致意见,以前的争吵自然烟消云散了。

答 案:D

解 析:A“以敬效尤”应为“以儆效尤”;B“自我参予”应为“自我参与”或“自我参预”;C“陷井”应为“陷阱”。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虽是纤维结构却又不易燃,这是石棉的______。(2)没有______一切传统思想和手法的闯将,中国是不会有真的新文艺的。(3)文学虽有普遍性,但因读者的______不同而有变化,读者倘没有类似的______,它也就失去效力。  

  • A:特色、冲破、体味、体味
  • B:特性、冲破、体验、体验
  • C:特性、突破、体验、体验
  • D:特色、突破、体味、体味

答 案:B

3、对文章对照手法的理解,下列正确的一项是()。  

  • A:用寒风和冰雪来反衬作者对雾的厌恶和诅咒。 
  • B:用疾风大雨来反衬作者对牛毛雨的不耐烦情绪。
  • C:用牛毛雨来突出对疾风大雨的呼唤。
  • D:用对雾的诅咒来突出寒风冰雪刺激人们的作用。

答 案:A

主观题

1、本文在立意上对你有怎样的启示?

答 案:反映当前的现实生活,要立足于讴歌新事物,要有崇高的思想境界和炽热的感情。还要具有锐利的眼光,善于发现事物的本质,能因小见大。

2、苏轼曾誉本诗颔联为“诗中有画”,请展开想象,描述颔联的画面。  

答 案:被雨水洗涤后的松林,一尘不染,青翠欲滴;月光也像被洗过一样,极其明亮皎洁;山石显得格外晶莹,剔透新亮;山雨汇成的股股清泉,顿时流淌于布满青苔的石板上,又顺着山涧蜿蜒而下,发出淙淙的清脆悦耳的欢唱。

3、诗歌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达的?  

答 案:尾联表达了诗人寻访道士不遇的惆怅和失落。诗人以问讯的方式,侧面描写“不遇”的事实,又以再三倚松寄写内心惆怅,笔势迂回,感情流转,令人回味无穷。

写作题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时下有不少人很舍得花时间、花钱物来美化自己的仪表,穿金戴银,涂脂抹粉,极力为之,却忘了透视自己的灵魂,对落满败叶、布满污垢、长满斑点甚至毒瘤的心灵漠然视之。对此,你有何感触和想法?
请你以“心灵美容”为话题,联系自己或社会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要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只要与话题相关即为符合题意。
(2)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
(3)题目自拟。
(4)不少于800字。

答 案:请自行作答。

2、以“2008年北京奥运”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1)题目自拟,文体不限,内容只要与该话题相关即可。
(2)注意思路开阔,要有作者的活动(真名用符号代替)。

答 案:请自行作答。  

3、 如今,人造“美女”在韩国盛行。割眼皮、增鼻骨、美发等整容活动在中国也开始流行。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俗话说:“三分人才,七分打扮。”给自己化妆,既是自我的美化,也是对别人的尊重。但也有人反对这种违背本色、以“假我”来欺骗别人的做法。根据所给材料。以“化妆与本色”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答 案:请自行作答

简答题

1、“云霓”在文中有多重含义,请加以简要概括。  

答 案:(1)“云霓”是指天空中的云彩,文章中是指大旱时多次出现带给人们希望最终被人们识破的云彩,也是全文线索。 (2)《云霓》是书及书中一幅画的名字,而本文是给书所写的序言。 (3)虽然云霓最终没给人们带来雨水,让人们空欢喜一场,也使人们抛掉了幻想,但云霓就像作者的创作一样,用美好的形态给在苦痛中挣扎的、几近绝望的人们唯一的希望、安慰和勉励。以此为题,表达了作者对民间疾苦的关怀,也希望以反映民间生活来定位自己的创作。  

更多推荐
微信扫码添加老师微信
2025/10/18~2025/10/19
1 0 5
更多
准考证
2025年10月14日~10月20日
考试
2025年10月18日~10月19日
成绩查询
2025年11月20日~12月31日
入学
第二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