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1、《世间最美的坟墓》是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一篇游记散文。
答 案:错
解 析:“俄国作家托尔斯泰”错,《世间最美的坟墓》作者是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
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是《六国论》的中心论点,作者用以劝诫宋朝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灭亡之覆辙。
答 案:错
解 析:《六国论》的中心论点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单选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答 案:C
解 析:无可厚非:不可过分指摘,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理解或原谅。用武之地:比喻可以施展自己才能的地方或机会。炙手可热:手一挨近就感觉热,形容气焰很盛,权势很大。多用于贬义,且不能用来形容受欢迎的事物。反躬自问:反过来问问自己。
2、填入下文画线处的句子,恰当的一项是 下午,太阳还没有落,峡里早升起一层青色的雾。这使得三峡的黄昏来得特别早,而去得特别迟。于是,在青色透明的黄昏中,两岸峭壁的倒影,一齐涌向江心,使江面上只剩下一线发光的天空,____________。
答 案:B
解 析:该题的解题关键在于前语境的落脚点和选项的衔接关系,与前语境“只剩下一线发光的天空”这一落脚点对应的只能是“一条明亮的小溪”。
填空题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香远益清,(),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爱莲说》)
答 案:不蔓不枝;亭亭净植
2、古来圣贤皆寂寞,()。(李白《将进酒》)
答 案:惟有饮者留其名
写作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新时代的青年,必须树立远大理想,志存高远,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奋进潜力,青春岁月才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 结合以上材料和自身的经历、体验,以“志向”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立意自定,自拟标题,自定文体(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 案:【优秀范文】 志存高远,意志坚 曾子曾书:“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非弘不能胜其重,非毅无以致其远。”朱熹曾如是说。他们都告诉了我们,一个人应当志向远大且意志坚强,我也如此认为。有人说:“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纵观古今,历览前贤,许多人和事都在教导我们要有坚强的意志,为远大的志向奋斗。 周恩来曾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充满力量,为了他的远大志向,不惧外国的挑拨,坚持中国立场,在万隆会议上坚定地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为会议的成功举行做出重要贡献;郎平,我们的“铁榔头”,她是一位传奇人物,令国人为她自豪,为她骄傲。她还是女排运动员时,面对劲敌,她一次次跌倒,一次次爬起,一次次扣球,为中国女排创造了辉煌。试想,倘若郎平心中没有振兴中华的远大志向,没有意志的坚强,她还会如此令人骄傲和自豪吗?当前,我们正阔步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上,更应该志向远大且意志坚强。 那么我们应如何做呢? 首先,须有自己远大的目标。目标是人生的指路牌,是人生的灯塔,是人生的罗盘,指引着我们前行。如为了让更多的人脱贫,张渠伟不顾自己快要失明的双眼战斗在脱贫一线;为了村中孩子的希望,张玉滚选择了在大山中坚守;为了报答村里,马旭将足足一千万回馈给了故乡。所以想成就一番事业,要先有远大的目标。 其次,要为实现目标付诸行动。俗话说:观千剑而后识其器。所以我们应坚持不懈,努力奋斗,多多实践,并且意志坚强,不畏困难,如隐姓埋名二十八载的于敏一般,如用自己短暂的五十三年光阴为国家留下四千多万颗种子的钟扬一般,为着自己的志向而意志坚强地奋斗,不畏道路的困苦。所以,行动起来尤为重要。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梁任公先生曾对中国少年有如此期许,期许他们以坚强的意志与过人的智慧缔造富强自由的中国。当今时代的我们也应担负起建设中国的责任,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来自山南水北,情系城镇乡野;我们走向天涯海角,指点三山五岳。今天我们开垦种苗,用青春完成作业,明天我们巨树成林,让中华震惊世界。阔步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我们志向远大且意志坚强!
2、小蔡给张老师留了一张便条,格式上有四处错误,请找出来并进行修改。
答 案:(1)“张老师:”应顶格写;(2)正文应空两格写;(3)“此致”应空两格写;(4)“敬礼”应写在“此致”下一行顶格的地方。
简答题
1、陆游曾评价李贺的诗“五色炫耀,光夺眼目”,请从本诗一二句中找出表现色彩的词语,并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 案:“黑”字表现敌军人数众多,黑压压一片,浓重的色彩刻画出敌军气势的凶猛,气焰的嚣张。“金”字表现了阳光照耀甲胄时的耀眼夺目,鲜明的色彩写出了我军将士的英姿勃发、不可侵犯。
2、梳理全文,简要概括“我”的心理产生了哪些变化。
答 案:①(在城市见到牛粪)惊讶;②(“我”逃离农村,却在城里见到牛)羞愧;③(对牛的命运)同情;④(混迹于文人)窘迫; ⑤(城市发展)担忧;⑥(改变城市现状)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