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1、淀粉经过消化,最终变化为能被小肠吸收的葡萄糖。()
答 案:错
解 析:淀粉首先在口腔内,被口腔内的唾液淀粉酶初步消化成麦芽糖,再在小肠内被最终消化成葡萄糖,葡萄糖易溶于水,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
2、化学反应前后同种元素的化合价一定相等。()
答 案:错
解 析:化学反应前后同种元素的化合价不一定相等,如单质与氧气发生化合反应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变化,选项错误,故填错误。
3、在人类食物所供给的总能量中,有60%-70%来自于糖类。()
答 案:对
解 析:在人类食物所供给的总能量中,有60%-70%来自于糖类,故正确。
单选题
1、下列离子中半径最小的是()
答 案:A
解 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电子层数I->Br->CI->F-,则离子半径I->Br->CI->F-,所以离子中半径最小的是F-。故选 A。
2、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答 案:B
3、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水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的是()
答 案:B
解 析:A项中各元素化合价均未改变,属非氧化还原反应。B项中N+4→N+5,N+4→N+2,故B项为NO2自身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C项中氟和氧元素化合价改变,属氧化还原反应,其中水中氧元素由O-2→O0,价态升高,氧元素被氧化,H2O为还原剂;D项中钠和氢元素化合价改变,故D项为氧化还原反应,水中氢元素由H+1→H0,氢元素被还原,H2O作氧化剂。
多选题
1、下列各组物质性质的比较,结论正确的是()
答 案:AB
解 析:A.BCl3为平面正三角形分子,正负电荷重心重合,为非极性分子,而NCl3为极性分子,则分子极性:BCl3<NCl3,故A正确; B.NaI和NaF都是离子化合物,所带电荷相等,但离子半径:氟离子<碘离子,所以NaF形成的离子键较强,其硬度较大,即物质的硬度:NaI<NaF,故B正确; C.HF分子间存在氢键,导致其沸点较高,则物质的沸点:HF>HCl,故C错误; D.CS2为非极性溶剂,CCl4为非极性分子,H2O为极性分子,结合相似相容原理可知,在CS2中的溶解度:CCl4>H2O,故D错误;故选:AB。
2、下列物质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又退色的是()
答 案:AD
解 析:新制氯水中含有HCl和HClO,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用盐酸酸化的漂白粉溶液中含有HCl和HClO,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B项中Cl2与酒精不反应,该溶液中只有Cl2和酒精(乙醇)分子,不符合题意;盐酸中无HClO;无漂白性,只能使石蕊试纸变红。
3、CuCl2溶液有时呈黄色,有时呈绿色或蓝色,这是因为在CuCl2的水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欲使溶液由绿色变为蓝色,可采用的方法是()
答 案:BC
解 析:欲使溶液变成蓝色,则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A、加入氯化钠溶液,氯离子浓度增大,平衡正向进行,溶液呈绿色,A项错误;B、加水平衡逆向进行,溶液呈蓝色,B项正确;C、加AgNO3溶液,银离子和氯离子结合生成氯化银沉淀,平衡逆向进行,溶液呈蓝色,C项正确;D、加NaOH溶液,氢氧根离子结合水合铜离子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溶液不能变化为蓝色,D项错误;答案选BC。
简答题
1、将净化水加热煮沸,发现水壶内有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钙)产生,则加热煮沸除了杀菌消毒之外,还起到的作用是______。欲使净化水转化为纯水,则可采取的方法是___。
答 案:降低水的硬度;蒸馏
解 析:将净化水加热煮沸,发现水壶内有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钙)产生,则加热煮沸除了杀菌消毒之外,还起到的作用是降低水的硬度。蒸馏得到的蒸馏水中没有任何杂质,属于纯净物,欲使净化水转化为纯水,则可采取的方法是蒸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