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1、《胡同文化》是汪曾祺先生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作的序,表达了作者对北京胡同及胡同文化的批判。
答 案:错
解 析:“表达了作者对北京胡同及胡同文化的批判”表述不完整,《胡同文化》一方面表达了作者对胡同文化的留 恋不舍,对其逐渐消亡深感遗憾,另一方面又表达了作者对胡同文化封建保守的批判。
2、《拿来主义》主要采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把抽象深刻的问题阐述得通俗易懂。
答 案:对
单选题
1、文中第④段描写的牛象征了父亲的形象,下列对其象征意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答 案:A
解 析:从“一次他发脾气,一只手一拨,老三就飞出去三米”“父亲一生气就嘟囔个不停”可知,父亲并不温和;从“父亲说它八岁了……活到这个年龄就得考虑卖还是宰”可知,牛被鞭子抽时没反应不是因为温和,而是因为老迈。从“我都五十岁的人了,还出这么大力气”“我们在黄沙梁使唤老了三头牛”以及黑母牛身上的鞭痕可知,父亲和牛都不悠闲。
2、下列关于“红蚂蚁”的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答 案:C
解 析:A项,“拙于哺育儿女”理解有误,原文说的是“哺育儿女的时间不多”;B项,表述片面,根据文章①段“最先遭殃的就是与红蚂蚁做邻居的其他种类的蚂蚊……这些新成员便成了红蚂蚁家族中卖力干活儿的仆人了”可知,红蚂蚁先侵袭近邻,而非“只会远征到黑蚂蚊的巢穴”;D项,根据⑤段“这或许就是红蚂蚁的性格,就算它们再一次遭遇劫难而命丧池塘,也绝对不会改变自己认定的道路”可知,红蚂蚁不会改变返回的路线,而非“除非需要冒着生命危险才改变”。
填空题
1、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答 案:非兵不利;战不善
2、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爱莲说》)
答 案: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写作题
1、下面是三种应用文的摘录,请根据应用文文体的语言特点,找出不当之处(共三处)并加以修改。 (1)新居落成,我明天搬迁,为答谢您,特于府上备下薄酒,恭请光临。(答谢语) (2)同学们,由于近日流感爆发,学校决定,本周六住校生全部回家,以防止疫情蔓延。(广播稿) (3)您是《论语》研究专家,在《论语》研究方面有些心得,若能莅临本次研讨会并发表演讲,一定会为我 们的研究提供权威指导。(邀请函)
答 案:(1)“府上”是敬辞,用于称呼别人的家,称呼自己的家应用“寒舍”。 (2)“全部”谐音“全不”,易造成误会,应改为“全都”。 (3)“有些心得”是自谦之词,不能用于夸赞专家,应改为“颇有成就”。
2、下面这则应用文有三处错误,请提出修改意见。
答 案:①应加上标题“表扬信”。 ②应在“此致”前一段结尾添加“并请贵校领导对赵亮、肖伟2位同学提出表扬!”。 ③调换“2024年5月5日”与“花园社区居委会”的位置。
简答题
1、从选文第③段看,在中国古代,蝉被赋予了“君子”的哪些品格?
答 案:正直清高、与世无争、贞洁;文雅、清白、廉洁、俭朴、诚信;出污秽而不染、洁净。
2、有人说祭祖、祭灶王,初一到初五不动刀剪、除夕守岁等都是迷信活动,应该取缔。你怎么看?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答 案:对祭祖、祭灶王,初一到初五不动刀剪,除夕守岁等活动,我们要辩证地看待。迷信落后的、带来消极影响的我们要取缔,比如供奉祭品给神仙,正月初一到初五不动刀剪,除夕灯火通宵、炮声日夜不绝等;积极健康的、有价值的我们应该发扬,比如过年时家人团圆,亲戚间交流情感,包饺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