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1、闻一多最具有代表性的诗集是()。
答 案:C
解 析:诗集《死水》是闻一多最具代表性的诗集,当中所收辑的作品无论是思想的深刻,还是艺术的成熟,都要比《红烛》集中的作品有显著的提高。其中《发现》、《一句话》、《死水》等诗篇,写得或悲痛、或激愤、或豪迈热烈,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命运的忧虑与关切,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热情。
2、在小说创作中诙谐幽默,寓悲于喜,形成“含泪的微笑”独特风格的作家是()。
答 案:A
解 析:“含泪的微笑”是欧亨利小说的创作风格,是作品喜剧形式和悲剧内涵的有机结合,“微笑”是其喜剧形式,“含泪”是其悲剧内涵,欧亨利小说轻松的文字背后是内心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作品多揭示现实的不合理,表现小人物在残酷的社会中承受心灵的创伤,寄予他们深深的同情。
主观题
1、方山子本名叫什么?
答 案:陈慥。
2、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 案:飞蛾和夸夫都是作者人格的象征,文章用飞蛾扑火死在灯下和夸父逐日渴死在旸谷的例子表达了作者对光明的热切向往和甘愿为光明献身的精神。
填空题
1、山重水复疑无路,()。(陆游《游山西村》)
答 案:柳暗花明又一村
2、无边落木萧萧下,()。(杜甫《登高》)
答 案:不尽长江滚滚来
写作题
1、题目:小议“嗟来之食”是否可吃要求:(1)必须写成议论文。
(2)不少于800字。
(3)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答 案:略
解 析:【写作思路】“嗟来之食”即悯人饥饿,呼其来食,多指侮辱性的施舍。不吃“嗟来之食”看重做人应有骨气有志气,强调人的尊严和精神气节。吃“嗟来之食”代表了忍辱负重,有点不拘小节。作文立意可以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论述,言之有理即可。题目要求写成议论文,注意做到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严谨。【经典事例】
1.韩信忍胯下之辱,终成一代名将。
2.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获得了心灵的自由,人格的尊严。
3.抗日战争结束后,美国政府一方面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一方面又利用签定条约的办法在中国获取了许多特权,还加紧武装战败国日本,对中国重新造成威胁。当时社会上物价飞涨,物品奇缺,很多人在饥饿和死亡线上挣扎。美国为了支持蒋介石,就运来一些面粉,说要“救济”中国人,好让中国人“感谢”美国,不反对它。朱自清看透了美国的用心,认为美国的救济是对中国人的侮辱。他和一些学者一起,在一份宣言上庄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那份宣言表示,坚决拒绝美国的“援助”,不领美国的面粉。当时,朱自清正患严重的胃病,身体非常瘦弱,体重还不到40公斤,经常呕吐,甚至整夜不能入睡。拒领救济粉意味着每月生活费要减少600万法币,生活更加困难。可是为了维护中国的尊严,他坚决拒绝那些别有用心的“赏赐”。他在日记中写道:“坚信我的签名之举是正确的。因为反对美国武装日本的政策,要采取直接的行动,就不应逃避自己的责任。”
【名人名言】
1.大丈夫能屈能伸。
2.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3.士可杀,不可辱。——《礼记·儒行》
4.嗟来之食,吃下去肚子是要痛的。——毛泽东
5.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徐悲鸿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种子经历与黑暗的抗争,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蛹经历痛苦的蜕变,才能冲破束缚、破茧化蝶。生命的发展,就是不断从一个自己走向另一个自己的过程。这一过程,也许悄然无声,也许轰轰烈烈。结合上面材料,以《走向另一个自己》为题,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作文,不少于800字。
答 案:请自行作答
简答题
1、为什么要制定《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
答 案:①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②外来入侵物种扩散途径更加多样化、隐蔽化。
2、阅读小说片段,回答问题:贾政冷笑道:“倒休提这话。我养了这不肖的孽障,已不孝;教训他一番,又有众人护持;不如趁今日一发勒死了,以绝将来之患!”说着,便要绳索来勒死。王夫人连忙抱住哭道:“老爷虽然应当管教儿子,也要看夫妻分上。我如今已将五十岁的人,只有这个孽障,必定苦苦的以他为法,我也不敢深劝。今日越发要他死,岂不是有意绝我。既要勒死他,快拿绳子来先勒死我,再勒死他。我们娘儿们不敢含怨,到底在阴司里得个依靠。”说毕,爬在宝玉身上大哭起来。贾政听了此话,不觉长叹一声,向椅上坐了,泪如雨下。
(1)这段文字主要描述的内容是什么?
(2)贾政毒打宝玉的原因是什么?他欲置儿子于死地,这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
(3)王夫人阻拦丈夫鞭打宝玉,其动机和心理是什么?
答 案:(1)贾政毒打宝玉,王夫人拼命地要保护宝玉。 (2)怨恨宝玉不肖叛逆,为了绝将来之患,所以贾政要置宝玉于死地。贾政毒打儿子一事表现他内心对逆子叛逆、不走仕途经济老路的恐惧心理,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他要继续维护封建礼教和仕途经济的决心。(3)主要维护自己在贾府的地位、财产和权利,其次还有母性的护犊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