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广播电视编辑记者《广播电视基础知识》每日一练试题12月04日

聚题库
12/04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西方发达国家的“采编经营相分离”原则,主要是严格要求编辑、记者不能插手经营业务,不能去拉广告,但并不是完全切断采编和经营之间的关系。</p><p>答 案:错</p><p>2、新闻记者认识国情、立足国情,首要的便是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把握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p><p>答 案:对</p><p>3、罪犯是社会的败类,相关报道中可以用“恶霸”、“禽兽”、“畜生”等词语。</p><p>答 案:错</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彩色电视采用一定波长的()光为基色。</p><ul><li>A:红、黄、绿</li><li>B:黄、绿、蓝</li><li>C:红、黄、蓝</li><li>D:红、绿、蓝</li></ul><p>答 案:D</p><p>解 析:彩色电视机的荧光屏上涂有三种不同的荧光粉,当电子束打在上面的时候,分别发出红光、绿光和蓝光。</p><p>2、中共十五大报告指出,“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有私有,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如果国家投资1亿元,同时吸引社会投资4亿元,组成S公司,国有资本在S公司中居于控股地位,此时,S公司()。</p><ul><li>A:是国有企业</li><li>B:是非公有制企业</li><li>C:.具有明显的公有性</li><li>D:具有明显的非公有性</li></ul><p>答 案:C</p><p>解 析:题干已经指出,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由于控股权掌握在国家手中,因此,S公司具有明显的公有性,但不能说S公司是国有企业。</p><p>3、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必须()。</p><ul><li>A:把好关、把好度</li><li>B:准确把握形势</li><li>C:把握好基本事实</li><li>D:坚持原则</li></ul><p>答 案:A</p><p>解 析: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必须把好关、把好度,把好关就是要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把好度就是要把握分寸、力度,把握报道的时机。</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中国广播电视<a style="color: #0000ff;" href="https://www.eepw.com/app/89.html" target="_blank">编辑记者</a>职业道德准则》规定,广播电视记者应尊重公民和法人的(),避免损害他人名誉的报道。</p><ul><li>A:肖像权</li><li>B:名誉权</li><li>C:隐私权</li><li>D:荣誉权</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中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准则》第二十九条规定,尊重公民和法人的名誉权、荣誉权,尊重个人隐私权、肖像权,不揭人隐私,避免损害他人名誉的报道。</p><p>2、下列哪些行为属于有偿新闻?()</p><ul><li>A:参加采访对象安排在营业性餐厅、歌厅、舞厅、夜总会等公共娱乐场所的活动</li><li>B:参加报道对象提供的免费旅游</li><li>C:以“开展正面宣传”为诱饵拉广告、要赞助</li><li>D:以内参、曝光等方式要挟采访对象做广告或给“封口费”</li></ul><p>答 案:ABCD</p><p>3、()在长期的新闻工作实践中,新闻工作者对新闻事业真实性的要求基本上已形成共识。具体地说,就是要坚持的报道原则。</p><ul><li>A:准确</li><li>B:公正</li><li>C:全面</li><li>D:客观</li><li>E:平衡</li></ul><p>答 案:ABCD</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现场报道对记者的要求是什么?进行现场报道者除了具备记者的一般素质外,还应突出具备哪些能力?</p><p>答 案:(1)较强的现场洞察能力。现场报道中记者面对的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复杂情况,记者必须通过观察现场、了解现场、快速掌握情况,尽快作出判断,及时找到合适的采访对象或知情人,当机立断进行采访,迅速选择最有新闻价值的点进行报道;(2)出色的口头表达能力。现场报道很大一部分是通过记者在现场的观察、描述、评论结合真实生动的现场音响、画面向受众传达相关信息,所以记者口头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现场报道的质量的好坏;(3)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现场报道中记者面对的是一个充满末知和随时发生意想不到变化的新闻现场,记者需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随时应对。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一方面是要更好地调动情绪,把握现场气氛,另一方面是要保持敏锐的现场应变能力,既充分发掘随时出现的新闻价值点,又能扬长避短、化险为夷,妥善回避不利于报道的突发问题;(4)过硬的新闻业务能力。现场报道的特点要求记者应具备采、编、播合一的素质,在现场能看得透,写得精,说得出。具体而言,要学习、掌握基本原理和应用性知识,还包括音像的采录、编辑、制作,器材的选择、使用、保养,音像数据的搜集、利用、保存,以及如何在各种新闻体裁和新闻节目中恰当运用有音像材料等知识和技能;(5)优秀的团队合作能力。广播电视现场报道是一项团体协作的工作,记者应树立群体观念,做好自己岗位工作的同时,还要注意和其他工作人员紧密协作。这需要记者对现场报道的整个工作流程、各个工作环节都有相应的了解,作到知己知彼的同时将自己的工作主动放到整个报道工作的大背景下,保持内容、风格、时机的整体一致性。</p><p>2、新闻工作者的职业修养包括。</p><p>答 案:1、政治修养;2、思想修养;3、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修养;4、业务能力修养。</p><p>3、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特征。</p><p>答 案:1、能够及时、敏锐地反映社会和时局的变化;2、以全社会为服务对象,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联系;3、要具有较强的政治信念;4、具有权威性;5、一种创造性的活动;6、具有浮光掠影的弱点。</p><p class="introTit">论述题</p><p>1、请论述新闻传播事业为什么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原则。</p><p>答 案: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指导方针、根本任务,决定了我国新闻工作者必须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党的新闻事业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党的新闻事业与党休戚与共,是党的生命的一部分。可以说,舆论工作就是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所系的工作。党的新闻传播事业要始终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服务。新闻传播事业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体现者,必须做顾全大局和维护大局的忠诚战士。新闻传播事业的产品是精神文化产品,它应该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原则。强调和突出社会效益,就是要求新闻宣传在任何条件下都要坚持党性原则不动摇,都要始终不渝地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只有坚持精神产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新闻传播才能真正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使新闻事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适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发展要求,努力争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局面。<br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一贯主张。新闻媒体既要积极引导舆论,保持正确导向,又要讲究成本、效益和投入、产出的经济原则。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良性互动、共同发展这一循环链条上的两个重要环节,一个也不能忽视。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要科学对待和正确处理“两个效益”的矛盾。当两者发生矛盾的时候,要坚定不移地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使经济效益服从社会效益。要树立科学发展观,推动新闻事业不断前进,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p><p>2、《中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准则》规定:广播电视编辑记者应该对报道内容的真实和准确负责。这一规定包含哪些要求?请结合实际分析当前新闻失实的主要表现及危害。</p><p>答 案:(1)广播电视编辑记者应该对报道内容的真实和准确负责,这一规定的要求如下:①报道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不编造新闻,不歪曲、夸大事实。<br />②消息来源必须真实可靠。应深入新闻现场采集第一手信息,保证新闻要素准确无误;未经证实的消息,应加以说明;除需要对提供信息者保密外,报道中应指明消息来源。<br />③认真核实报道内容,包括基本事实、新闻资料、引述转述语言等。对稿件中采用的声音、图像、数据、文件摘录及其他材料,做到真实、准确、科学、统一。<br />④报道中的细节必须真实,不加以拔高、想象和夸张。报道所采用的声音、图像均应来自新闻现场或与报道主题相关的采编活动,而非个人编造或拼接。<br />⑤在报道、说明、解释和评论事实时,要全面把握和正确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主流,避免因为报道肤浅、片面而导致公众对事物的判断产生偏差或错误。<br />⑥报道一经发布,如果发现错误,应立即公开更正。<br />(2)当前新闻失实的主要表现<br />①道听途说、捕风捉影。把小道消息当作事实来报道,把内部的计划、设想当成现实来报道。<br />②凭空编造的虚假报道。<br />③文题不符的标题造假。追求视觉冲击力,内容与标题对不上。<br />④夸大其词的失实报道。对事实添枝加叶,移花接木,不少情节和内容是作者想象出来的。<br />(3)新闻失实的危害<br />①损害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br />②误导公众,引发思想混乱,甚至带来不安定因素,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br />(4)新闻真实的重要性<br />真实对于新闻具有重要意义,是新闻的生命。坚持新闻真实是新闻媒体取得公众信任的前提,是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新闻事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立足点。新闻是面向社会的信息传播,新闻真实不仅关系到社会成员的利益,而且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利益。失实的新闻报道是新闻工作的大敌,是社会的公害。坚持新闻真实性,是新闻事业一项不可动摇的基本原则,必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p><p>3、论述广播电视在抗震救灾报道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成功实践。</p><p>答 案:(1)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对于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看法。其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新闻事业的工作性质、工作原则和工作规律的一系列基本观点。<br />(2)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新闻报道的要求<br />在抗震救灾报道中,要坚持新闻宣传的党性原则;坚持把正确的舆论导向放在首位;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坚持实事求是,维护新闻真实;保持冷静清醒的政治头脑,提高舆论引导水平。<br />(3)抗震救灾报道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成功实践<br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国新闻媒体第一时间做出积极反应,在新闻报道工作中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全面贯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具体要求。<br />①政治上,紧密配合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积极宣传中央关于抗震救灾的方针政策、路线措施。<br />②思想上,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针,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准确、及时地报道地震灾情、抢险工作进展及灾后重建工作。<br />③组织作风上,坚持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新闻宣传工作纪律,坚持发扬不怕艰苦、不怕牺牲、连续作战的精神,第一时间将抗震救灾各项信息传达给全国人民,为抢险救援赢得了宝贵时间,取得了抗震救灾报道工作的伟大胜利。</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