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级经济师《初级工商管理》每日一练试题05月08日
精选习题
2025-05-08 14:36:32
收藏

单选题

1、不同的顾客对同一功能的产品提出不同的质量要求,这体现了质量的()  

  • A:时政性
  • B:狭义性
  • C:经济性
  • D:相对性

答 案:D

解 析:质量的相对性。组织的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可能对同一产品的功能提出不同的需求,也可能对同一产品的同一功能提出不同的需求。  

2、质量的概念从“符合性质量”发展到“适用性质量”的过程,体现了企业对质量的认识逐步深化、逐渐将满足()的需求放在首位。  

  • A:顾客
  • B:服务商
  • C:供应商
  • D:生产者

答 案:A

解 析:适用性质量的概念就是以适合顾客需要的程度作为衡量的依据,即“产品在使用时能成功地满足顾客需要的程度”。  

3、下列学习型组织成员的修炼活动中,能改变成员对世界看法的是()。  

  • A:改善心智模式
  • B:系统思考
  • C:团队学习
  • D:自我超越

答 案:A

解 析: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1)自我超越。它被认为是“学习组织的精神基础”。善于自我超越的人,能够不断实现他们内心深处最想实现的愿望,他们对生命的态度是全心投入,不断创造和超越,是一种真正的终身“学习”。(2)改善心智模式。心智模式决定了人们对世界的看法。此项修炼的核心任务就是要帮助人们看见挡在眼前的“玻璃”,创造出更适合我们的新心智模式。(3)建立共同愿景。共同愿景为组织成员的学习提供能量。(4)团队学习。团队学习主要表现为一种学习的组织方式,其重要作用在于使得组织成员之间达成“完善的协调和一体的感觉”。(5)系统思考。系统思考是整合其他各项修炼为一体的理论与实务,其作用在于防止组织具体实践时,将各项修炼列为互不相干的名目或一时流行的风尚。

4、某企业采用平行顺序移动方式对一种零件进行加工,该零件投产批量为6件,有4道加工工序。按照加工顺序,单件每道工序作业时间依次为20分钟、10分钟、25分钟、15分钟,假设零件移动用时为零。将一个批次的该零件全部生产出来所需要的时间为( )分钟。  

  • A:120
  • B:200
  • C:245
  • D:300

答 案:C

解 析:根据平行顺序移动方式生产周期计算公式 25+15)-(6-1)×(10+10+15)=245(分钟)。  

5、(  )是指企业依照债券发行协议通过发售债券直接筹资,形成企业债务资本的筹资方式。

  • A:银行借款
  • B:发行短期融资券
  • C:发行债券
  • D:吸收直接投资

答 案:C

解 析:本题考查发行债券的概念。发行债券是指企业依照债券发行协议通过发售债券直接筹资,形成企业债务资本的筹资方式。

多选题

1、企业选择组织结构形式时应考虑的因素有( )。

  • A:企业库存
  • B:企业战略
  • C:企业环境
  • D:企业技术
  • E:企业规模

答 案:BCDE

解 析:企业组织结构形式的选择应考虑与企业生产经营直接相关的若干要素其包括:①企业的生产技术和工艺。②企业规模。③企业经营发展战④企业所处的环境。⑤企业文化。

2、企业在进行生产过程空间组织时,应遵循的原则有()。  

  • A:满足工艺流程的要求
  • B:有利于开展工会活动
  • C:有利于合理利用空间
  • D:有利于安全生产
  • E:有利于员工之间的和谐关系

答 案:ACD

解 析:(1)有利于企业内各项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提高经济效益。这是进行工厂总平面布置时应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尤其要满足工艺流程的要求。(2)有利于安全生产保证,有利于职工的身心健康,满足“三废”处理要求。(3)有利于合理利用空间,防止浪费,减少运输空间。

3、企业多样化经营的实现途径有()。  

  • A:投资建立新厂
  • B:企业兼并
  • C:节约成本
  • D:质量改进
  • E:研究开发新产品

答 案:ABE

解 析:多样化经营的实现途径:兼并、合并、投资建立新厂、研究开发新产品等。

4、下列生产指标中,属于成批轮番生产企业期量标准的有( )

  • A:生产间隔期
  • B:生产周期
  • C:生产提前期
  • D:批量
  • E:节拍

答 案:ABCD

解 析:成批轮番生产企业的期量标准有批量、生产周期、生产间隔期、生产提前期等。 批量是指相同产品或零件一次投入或出产的数量。生产周期是指一批产品或零件从投入到产出的时间间隔。生产间隔期是指相邻两批相同产品或零件投入的时间间隔或出产的时间间隔。 生产提前期是指产品或零件在各工艺阶段投入或产出时间与成品出产时间相比所要提前的时间。

5、在工作分析的形成结果阶段,应进行的主要工作包括()。  

  • A:组建工作分析小组
  • B:制定工作分析计划
  • C:形成工作分析报告
  • D:审查工作信息
  • E:形成工作说明书

答 案:CE

解 析:形成结果阶段:工作分析在形式上的最终结果就是通过有关工作的信息收集.整理、分析,最后形成一个关于职位具体职责和任职者条件的工作说明书及反映企业各职位工作状况的工作分析报告。工作说明书是对工作的目的、职责、任务、权限、任职者基本条件等的书面描述。工作说明书一般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职位描述书与任职说明书。通过以上步骤对已确定的与工作相关的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形成一份工作说明书的初稿。这份初稿必须反馈给相关的任职人员以及任职者的主管,经过任职者与任职者的主管确认后,再返回到工作分析人员手中。工作分析人员根据意见反馈情况对工作说明书(初稿)加以修订。工作分析报告是通过工作分析,发现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的书面报告,为企业进行有效的诊断提供依据。  

更多推荐
微信扫码添加老师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