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指南
2025年心理咨询师《理论知识》每日一练试题05月08日
精选习题
2025-05-08 12:38:08
收藏

单选题

1、心理咨询员所做的咨询记录不包括()。

  • A:每次咨询记录
  • B:过程咨询记录
  • C:终止咨询记录
  • D:诊断咨询记录

答 案:D

解 析:咨询记录分为三种:①每次的咨询记录。②总结几次咨询情况的记录。③咨询终结时或中断时的最终记录。

2、系统脱敏疗法的创立者是()。

  • A:沃尔普
  • B:斯金纳
  • C:班都拉
  • D:桑代克

答 案:A

3、记忆是()。

  • A: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 B:对客观事物直接的反映
  • C: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反映
  • D:对客观事物概况的反映

答 案:A

解 析: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称为记忆。

4、人性心理学认为心理动力来自三种基本需要,下列不属于这三种需要的是()

  • A:精神需要
  • B:生物需要
  • C:社会需要
  • D:情感需要

答 案:D

5、实施冲击疗法,出现极限水平的标志是()。

  • A:家属不忍心看
  • B:求助者情绪逆转
  • C:求助者受不了
  • D:求助者气促出汗

答 案:B

解 析:冲击疗法即满灌疗法,是暴露疗法之一,是用来治疗恐惧和其他负性情绪反应的一类行为治疗方法,它是通过细心地控制环境,引导求助者进入有助于问题解决的那些情境中。冲击方法是让求助者持续一段时间暴露在现实的或想像的唤起强烈焦虑的刺激情境中,尽管求助者在暴露过程中会产生恐惧,但是恐惧的结果并不会发生。在冲击疗法中,不允许求助者采取不适应的行为去应对唤起焦虑的情境。一段时间后,焦虑可以得到迅速减轻。在实施冲击疗法,出现极限水平的标志是求助者情绪出现逆转,如见求助者的情绪反应和生理反应已过高潮,逐渐减轻的话,则表明已基本达到这次治疗的要求,再呈现5~10分钟的刺激物,求助者将显得精疲力竭,对刺激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此时便可停止呈现刺激物,让求助者休息。

6、初诊接待应该向求助者说明心理咨询的性质是协助求助者()。

  • A:解决心理问题
  • B:治疗精神疾病
  • C:解决生活困扰
  • D:提高活动水平

答 案:A

解 析: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各类心理问题的过程。“协助” 二字表明心理咨询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求助者是否有主动参与的态度和行动。

7、MMPI-2包括10个临床量表和7个效度量表,它们均属于( )。

  • A:内容量表
  • B:附加量表
  • C:基础量表
  • D:特殊量表

答 案:C

解 析:MMPI-2分基础量表、内容量表和附加量表三大类,其中基础量表包括有10 个临床量表和7个效度量表。

8、“你的学生不太听你的话……是这样吗?”所使用的技术是()。

  • A:内容反应
  • B:情感反应
  • C:内容表达
  • D:情感表达

答 案:A

解 析:这段话是咨询师对求助者想要表达的内容的总结和反馈,属于内容反应。

多选题

1、阻抗可能表现在( )。

  • A:讲话程度上
  • B:讲话内容上
  • C:讲话方式上
  • D:咨询关系上

答 案:ABCD

解 析:阻抗,本质上是对心理咨询中自我暴露与自我变化的抵抗,它表现为人们对于某种焦虑情绪的回避,或是对某种痛苦经历的否认。阻抗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讲话程度上的阻抗,阻抗在个体讲话程度上有三种表现形式,沉默、寡言和赘语,以沉默尤为突出;2)讲话内容上的阻抗,求助者通过会谈内容的某种直接、间接控制,来表现他对心理重性及其个人行为变化的阻扰,常见的形式有理论交谈、情绪发泄、谈论小事和假提问等;3)讲话方式上的阻抗,该阻抗是通过求助者语言交流中不同心理活动加以体现,它形式多样,因人而异,常见的有心理外归因、健忘、顺从、控制话题和最终暴露;4)咨询关系上的阻抗,求助者通过故意破坏心理咨询的一般安排和规定来实现其自我防御的目的,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有不认真履行心理咨询的安排、诱惑咨询师以及请客、送礼。这四类阻抗,可以表现为对某种行为变化的抵触或是个体对心理咨询师的某种敌对态度,但无论哪种形式,都是对个体的自我保护和痛苦经历的精神防御。因此,它们对心理咨询师的进展起着潜在深刻的影响,及时发现并积极有效地认识阻抗,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强化求助者自我暴露与自我变化的关键。

2、暗示按照暗示者的目的可分为()。

  • A:暗示
  • B:反暗示
  • C:有意暗示
  • D:无意暗示

答 案:CD

3、班杜拉认为,观察(模仿)学习所经历的阶段有()。

  • A:注意过程
  • B:保持过程
  • C:动作复现过程
  • D:动机过程
  • E:归属过程

答 案:ABCD

4、在测量的定义中,被测量的“事物”是指()。

  • A:要测量的对象
  • B:测量所依据的规则
  • C:测量包括的元素
  • D:要测量的事物的属性或特征

答 案:BC

5、注意的特征有()。

  • A:注意的广度
  • B:注意的稳定性
  • C:注意的转移
  • D:注意的分配

答 案:ABCD

解 析:注意的特征包括:①注意的广度,指在同一时间内,意识所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又叫注意的范围。②注意的稳定性,指对选择的对象注意能稳定地保持多长时间的特性,注意维持的时间越长,注意越稳定。③注意的转移,指由于任务的变化,注意由一种对象转移到另一种对象上的现象。④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着几种不同的活动。

6、心理咨询师“你看……这和你无关。”这段话使用的技术是()。

  • A:内容反应
  • B:解释
  • C:内容表达
  • D:指导

答 案:BC

7、对于从业人员,践行平等待人的具体要求是()。

  • A:坚持市场面前顾客平等
  • B:按贡献取酬
  • C:按德才谋取职位
  • D:服务顾客,满足顾客的一切需求

答 案:ABC

解 析:平等待人是员工具有公道素质的重要表现,要达到这个要求,必须做到:树立市场面前顾客平等的观念;树立按贡献取酬的平等观念;树立按德才谋取职位的平等观念。

更多推荐
微信扫码添加老师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