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1、现场核查工作应以首次会议开始, 并以末次会议结束, 在末次会议上, 核查组应总结本次现场核查发现。
答 案:对
解 析:现场核查工作应以首次会议开始, 并以末次会议结束。
在首次会议上, 核查组向组织介绍本次现场核查的工作范围、 核查准则、 保证等级、 实质性偏差、核查方法、 核查组成员和核查流程等。 第二阶段现场核查的首次会议, 核查组还应总结第一阶段现
场核查的发现事项。 此外, 组织应介绍其指定的现场核查的温室气体小组和负责人, 以便双方进行有效沟通。
在末次会议上, 核查组应总结本次现场核查发现。
2、核查者只需检查正常运行条件下的温室气体排放源。
答 案:错
3、现场核查实施后核查组可以不将在文件评审、现场核查过程中发现的不符合提交给委托方和/或重点排放单位。
答 案:错
4、温室气体排放结果需以二氧化碳当量为单位呈现。
答 案:对
单选题
1、碳排放的核算原则包括()。
答 案:A
2、()是符合条件的配额借入方存入一定比例的初始保证金后,向符合条件的配额借出方借入配额并在交易所进行交易,待双方 约定的借碳期限届满后,由借入方向借出方返还配额并支付约定收益的行为。
答 案:C
3、2010年4月1日我国实施的关于低碳转型方面的法律是
答 案:A
4、()地区成功地打造了“明日之城”住宅示范区。
答 案:B
多选题
1、目前, 化石能源发电部门的关键减排技术有
答 案:ACD
2、工业企业开展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工作,应遵守以下哪些基本原则:
答 案:ABCDE
3、关于温室气体排放量化﹐不正确的是?()
答 案:AD
4、核算边界包括()。
答 案:ABCD
主观题
1、《京都议定书》 的目 标是什么?
答 案:《京都议定书》 是 1997 年 12 月 在日 本京都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参加国第三次会议制定的。 其目 标是“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 进而防止剧烈的气候改变对人类造成伤害”。
2、《京都议定书》 为各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规定了 什么标准?
答 案:2008 年至 2012 年间, 全球主要工业国家的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比 1990 年的排放量平均要低 5. 2% ; 发展中国家则从 2012 年开始承担减排义务。
3、石油天然气等十四个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中提出的活动水平数据的选取,可以选择原始记录、台账和统计报表,应采用哪个数据?
答 案:数据的选取应依照准确、可核查的原则,并注意数据来源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