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碳排放管理员《碳排放核查员》每日一练试题02月09日
精选习题
2025-02-09 10:14:42
收藏

判断题

1、气候变化问题是科学事实, 没有不确定性。

答 案:错

2、基准年一旦设定, 就不允许进行更改。

答 案:错

3、联系活动水平数据与碳排放量的计算因子称为排放因子

答 案:对

4、燃料燃烧排放和工业生产过程排放都属于直接排放。

答 案:对

单选题

1、目前,约有()个国家级司法管辖区和()多个城市(州、地区)正在推行碳价机制,并将碳价机制作为其减排政策的核心组成部分,以此为其未来发展奠定更具可持续性的基础。

  • A:40,30
  • B:40,20
  • C:30,20
  • D:50,40

答 案:B

2、科学发展就是消耗的( ), 最好是“零排放”, 前者是“资源节约”, 后者是“环境友好”, 总括起来就是又好又快、 好字优先。

  • A:资源越多越好, 产生的污染越小越好
  • B:资源越少越好, 产生的污染越多越好
  • C:资源越少越好, 产生的污染越小越好

答 案:C

3、由于目前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的主要类型是基于项目的交易,因此,在我国, “碳金融” 更多的是指依托( ) 的金融活动。

  • A: 清洁发展机制( CDM )
  • B: 联合履行机制( JI)
  • C: 国际排放贸易机制( IET)

答 案:A

4、重点排放单位每年可以使用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抵销碳排放配额的清缴,但是北京地区抵销比例不得超过应清缴碳排放配额的()

  • A:5%
  • B:10%
  • C:8%
  • D:1%

答 案:A

多选题

1、以下哪几个标准适用于组织GHG排放的量化?()

  • A:ISO14064-1
  • B:ISO14064-2
  • C:ISO14064-3
  • D:SZDB/Z69—2012《组织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化和报告规范及指南》

答 案:AD

2、关于温室气体排放量化﹐不正确的是?()

  • A:所有的温室气体排放都必须量化
  • B:温室气体排放的量化必须文件化
  • C:温室气体量化的结果必须具有可再现性
  • D:温室气体的量化方法一经确定就不能改变

答 案:AD

3、目前, 化石能源发电部门的关键减排技术有

  • A: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技术
  • B:孰料烧结技术
  • C:超临界技术和超临界机组技术
  • D:循环流化床技术

答 案:ACD

4、工业企业开展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工作,应遵守以下哪些基本原则:

  • A:相关性
  • B:完整性
  • C:—致性
  • D:准确性
  • E:透明性

答 案:ABCDE

主观题

1、企业排放量低于1%的排放源是否可忽略?

答 案:第一,指南在“排放源和气体种类识别”中明确提到的排放源,无论是否大于1%都必须核算。第二,指南没有明确提到的排放源如果占企业排放总量的比重大于1%,应参考该排放源相关的行业指南进行核算。确实小于1%的,不作强行要求,如果企业已经有相应的监测数据支撑并可计算出排放量,鼓励企业进行核算和报告;如果补充数据监测的成本较高、不确定性较大,则可暂不报告。

2、碳金融包含了 市场、 机构、 产品和服务等要素, 是金融体系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环节,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 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 灾害管理三重目 标提供了 一个有效的途径, 请简要说一下它的四项主要功能?

答 案:一是减排的成本收益转化功能;
二是能源链转型的资金融通功能;
三是气候风险管理和转移功能;
四是国际贸易投资促进功能。
背景分析:
( 1) 随着碳市场交易规模的扩大, 碳货币 化程度提高, 碳排放权进一步衍生为具有流动性的金融资产。 积极有效的碳资产管理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碳成本向碳收益转化的有效手段。
( 2) 项目 融资、 风险投资和私募基金等多元化融资方式具有动员 金融资源、 促进可持续能源发展的能力, 有利于改变能源消费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惯性, 使能源链从高碳环节向低碳环节转移。
( 3) 气候变化增加了 天气的不确定性,使气象灾害增加。 不同产业受到的影响和适应能力有所不同, 但大部分都要通过金融市场这个载体来转移和分散气候风险。 巨灾债券发挥了 资本市场对灾害损失的经济补偿和转移分担功能, 使风险从保险业向资本市场转移。
( 4) 碳交易特别是清洁发展机制在降低发达国家减排成本的同时, 促进减排的资金和技术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据世界银行估计, 从 2007 年到 2012 年, 清洁发展机制每年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大约 40 亿美元的资金, 而这些资金一般会形成 6 倍到 8 倍的投资拉动效应。

3、石油天然气等十四个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为何不涉及碳酸钠分解的排放?

答 案:国外可能有少量碱法制浆企业采用纯碱(碳酸钠)作为原料,发生碳酸盐分解反应,排放二氧化碳,因此欧盟的MRV指令中包括了这种排放类别。但我国的碱法制浆企业基本不采用碳酸钠作为原料,在生产工艺和原料方面与国外存在较大差别,不会导致此类过程排放。

更多推荐
微信扫码添加老师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