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职单招《语文》每日一练试题01月11日
精选习题
2025-01-11 14:56:55
收藏

判断题

1、“只要人不老,心不老,生活永远美好。”这句话韵律上的特点是运用了排比。  

答 案:错

解 析:运用了押韵,押ao音

2、“本店修车,补胎冲气”中没有错别字。()  

答 案:错

解 析:应是“充气”。

单选题

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曹操志在千里是诗意;李白豪迈洒脱是诗意;杜甫忧国忧民也是诗意。
  • B:随着五星红旗、奥运五环旗冉冉升起,北京成为世界首个“双奥之城”。
  • C:人类过去几千年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没有人知道未来的三十年会发生什么?
  • D:戏台、窗花、热闹的社火……等乡土文化意蕴丰厚。

答 案:B

解 析:A.构成排比句,一般不用分号,应该用逗号;  C.不是疑问句,句末的问号可改为句号; D.表示未列举完时,“等”字和“……”号不能同时使用,可去掉“等”字;  故选B。

2、被称为先秦散文“叙事之最”,且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的著作是()  

  • A:尚书
  • B:左传
  • C:战国策
  • D:国语

答 案:B

解 析:被称为先秦散文叙事之最且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走向成熟的是《左传》。《左传》,相传为左丘明著,是中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更是先秦散文著作的代表。作品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春秋内传》、《左氏》,汉朝以后多称《左传》。《尚书》,就是上古时代的书,它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战国策》,又称《国策》,为西汉刘向编订的国别体史书,资料年代大部分出于战国时代,包括策士的著作和史料的记载。《国语》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撰的一部国别体著作。他的编纂方法是以国分类,以语为主,故名“国语”。

多选题

1、下列句子中【】的礼貌用语使用不正确的有()  

  • A:咱们分别时你送我的礼物,我一直【惠存】着。
  • B:你的文稿,我已看了,对其中不妥当的几处,我斗胆加以【斧正】。
  • C:大作已拜读,唯几处有疑,特致函【垂询】。
  • D:拙作奉上,自己总觉得惶恐不安,望哂笑之余,不啬【赐教】。

答 案:ABC

解 析:A有误,“惠存"是敬辞,请别人保存自己的相片、书籍等相关东西。这里指自己保持,所以错误。B有误,“斧正"敬辞,请别人修改自己的文章。这里指自己修改文章,所以错误。C有误,“垂询"敬辞,指别人对自己问候。这里指问别人,所以错误。D正确。故选:ABC。

2、下列名句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 A: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 B:桑之落矣,其黄而殒。自我徂尔,三岁食贫。(《诗经·氓》)
  • C: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
  • D: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答 案:CD

解 析: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平时长积累,边读边写。答题时笔画要清晰,答完后要检查,避免低级错误。A项,“繁双鬓”,改为“繁霜鬓”。B项,“其黄而殒”改为“其黄而陨”。故选CD。

主观题

1、将下面的简讯改写为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0个字)
中国文联、中央电视台、中国舞协、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中华民族二十世纪舞蹈经典”评审工作目前已经结束,产生了七十六个提名作品。颁奖晚会将参考“奥斯卡颁奖典礼”的方式,届时三十二个舞蹈经典精品及“二十世纪杰出舞蹈家”的折桂者名单将一并揭晓。
一句话新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 案:示例:“中华民族二十世纪舞蹈经典”颁奖晚会即将举行。

解 析:   

2、就“墙角一棵树”一句进行扩写。
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 案:示例:①墙角里的那棵枫树,叶片如颗颗红五星在我眼中熠熠闪光。②那棵小枫树得了病似的,在风中哆嗦着,颤抖着,蜷缩在墙角里。

解 析: 

填空题

1、指出下列句中加括号字词的活用现象并解释其意。
(北)收要害之郡

答 案:名作状,向北

2、(),生男埋没随百草。

答 案:生女犹得嫁比邻

更多推荐
微信扫码添加老师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