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职单招《语文》每日一练试题12月26日
精选习题
2024-12-26 14:30:54
收藏

判断题

1、“安慰、揉腿、喂饭、伸手去接呕(ǒu)吐物……这些举动,常常发生在航班上”括号里的注音是正确的。()  

答 案:对

解 析:呕(ǒu)吐物

2、  “模仿”和“模样”两个词语中“模”的读音不同。()

答 案:对

解 析:  解析:模仿[拼音][mófǎng]模样[拼音][múyàng]读音不同。符合题意。故正确。

单选题

1、下列句子中,有歧义的一句是()。

  • A:这个社区助人风气浓厚,被评为“市先进社区”。
  • B:韶光易逝,倏忽年近半百。
  • C:他急切地跑上楼,打开房门。
  • D:请打针的在门外等。

答 案:D

解 析:D项歧义在“打针的”上,是要打针的病人,还是负责给病人打针的医护人员,指代不明确。

2、《观沧海》的作者是()  

  • A:苏轼
  • B:李白
  • C:柳永
  • D:曹操

答 案:D

解 析:作者:曹操

多选题

1、下列默写,全部正确的两项是()  

  • A: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 B:蟹六跪而二鳌,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 C: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 D:宁客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答 案:AC

解 析:B项,“螯”;D项,“溘”。

2、对下面文段中有关修辞方法的分析正确的有() 人为什么要读书呢?书,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灵,可以引领迷惘的灵魂。一本好书,就是一面引领方向的旗帜,一盏指路的明灯。读历史,我坚定了不断前行的信念;读哲学,我鼓起了直面人生的勇气;读文学,我充满了对精神家园的憧憬……读书,就像用麦管吮吸甘露,让人欣喜,让人着迷。还有什么比读书更能产生令人陶醉的内心体验呢?  

  • A:文段开头运用反问,强调了书对人的思想的启迪和引领作用,有助于读者的思考。
  • B:文段中运用“读……,我……”的排比句式,语势强烈,意在突出读书带给“我”力量,让“我”有更高的要求。
  • C:文段中“读书,就像用麦管吮吸甘露”运用比喻,生动地写出了阅读给人带来的惬意感受。
  • D:文段中把书比喻成旗帜和明灯,形象地道出了书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引领人前进的作用。

答 案:BCD

解 析:文段开头运用设问,自问自答,强调了书对人的思想的启迪和引领作用,有助于启发读者的思考。选项A错误,BCD正确。

主观题

1、文中引用“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这副对子有什么作用?

答 案:引用这副对子能够形象地批评讽刺那些没有科学态度,只会背诵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中若干词句而徒有虚名,并无真才实学的人。

2、探究“火车”在作品中的作用。

答 案:①火车象征着文明的载体;②火车贯穿全文,使文章内容集中紧凑;③火车为作品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填空题

1、给下面人名中加括号的字注音。 (1)秦(桧)()    (2)玄(奘)()    (3)墨(翟)() (4)曹(操)()    (5)刘(勰)()    (6)范(晔)()

答 案:(1) huì (2) zàng (3) dí (4) cāo (5) xié (6) yè

2、人生如梦,()。

答 案:一尊还酹江月

更多推荐
微信扫码添加老师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