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学科交叉”教师专项招聘简章
招考公告
2024-10-24 15:54:31
收藏

一、学校简介

北京科技大学位于高校云集的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交通便捷。学校于1952年由清华大学等6所著名大学矿冶系科组建而成,现发展为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全国首批正式成立研究生院的高等学校、首批“211工程”建设高校、首批“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获批国防科工局、教育部共建高校。

学校现有1个国家科学中心,1个“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1个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1个国家级数据中心、2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安全监管监察科技支撑工程,6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国际合作基地、创新引智基地等。

二、学院简介

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后流动站,计算机系统结构、通信与信息系统是北京市重点学科。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4个本科专业,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入选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先后两次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拥有教育部工程中心、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北京高校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等6个省部级教学科研基地和“网络空间”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计算机学科稳居ESI全球机构学科排名前1%。

学院师资队伍学术思想活跃、知识储备深厚、年龄结构合理。共有专任教师151人,博士生导师43人、教授49人、副教授66人。其中教育部人才计划特聘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北京市教学名师2人、IEEE Fellow 1人。

依托学科建设,学院为行业企业的信息化和国家工业的科技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北京市自然科学一等奖、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80余项,同时为社会各界输送了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进入新时代,学院将“学科交叉”作为学科建设的重要抓手之一,在材料基因工程、智能制造、医工交叉等领域持续发力,牵头承担了一批“科技创新2030”、“国家重点研发”、“国家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等国家级重大项目,获得了“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等重要奖项。

三、招聘需求

(一)招聘岗位

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岗位:教学科研岗教师、博士后研究人员

(二)学科交叉领域

材料、智能制造、医疗等;

有机会参与上述领域国家数据中心、国家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的建设和研究工作。

(三)研究方向需求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向:

计算机体系结构:高性能计算(特别是材料计算)、智能计算系统、云计算等;

(四)“北科青年学者”层次海内外人才、特聘教授、特聘副教授

1.对于在相应学科取得国内外同行专家公认的突出业绩、学术水平在本学科同类人员具有明显优势、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青年人才,可直接聘任为特聘教授或特聘副教授,享受教授、副教授相应校内薪酬待遇。特别优秀者可入选“北科青年学者”,额外享受人才津贴人民币8万元/年。

2.对于特聘教授学校择优提供科研启动经费不少于人民币50万元,特聘副教授学校择优提供科研启动经费人民币10-30万元。

(五)博士后研究人员

1.学校薪酬基础上,合作导师可额外给予配套,上不封顶。入选国家博士后项目/计划人员的待遇叠加发放。

2.学术业绩优异的入站人选可给予特聘副教授、特聘教授待遇。

3.符合政策的,提供博士后公寓/租房补贴,解决子女入托入学,解决本人、配偶及子女留京户口。

4.在站期间学术业绩优异者,出站后可留校任教并给予奖励,在站期间可参加专业技术职务评聘。

以上各类人员社保事宜均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执行,学校协助符合政策的人员解决子女入托入学。其他事宜面议。

五、简历投递

请在投递简历的邮件标题和简历文件名中加上“学科交叉”。

联系 人:马老师

联系电话:+86-010-62332871

Email:scce_talent@ustb.edu.cn

更多推荐
微信扫码添加老师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