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级银行从业人员《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每日一练试题10月12日
精选习题
2024-10-12 12:51:03
收藏

判断题

1、银行工作人员离职时应当按照规定妥善交接工作,不得擅自带走所在机构的财物和工作资料,可以用个人的餐费发票冲抵尚未用完的客户应酬预算。(  )

答 案:错

解 析:此题暂无

2、职务侵占罪的犯罪对象是包括国有财产在内的公共财产,而贪污罪的犯罪对象是国有单位和非国有单位的财产。()

答 案:错

解 析:职务侵占罪的犯罪对象是本单位即犯罪行为人所在的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财物。贪污罪的犯罪对象是公共财物或非国有单位财物。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

3、在我国,商业银行可以对自然人发放外币币种贷款。(  )

答 案:错

解 析:×[

4、固定资产贷款也有用于项目临时周转用途的短期贷款。(  )

答 案:对

单选题

1、某银行的核心资本为100亿元人民币,附属资本为50亿元人民币,风险加权资产为1500亿元人民币,则其资本充足率为(  )。

  • A:10.0%
  • B:8.0%
  • C:6.7%
  • D:3.3%

答 案:A

解 析:《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将资本充足率作为保证银行稳健经营、安全运行的核心指标,将银行资本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类。 资本充足率=资本÷风险加权资产,资本=核心资本+附属资本,计算得10%。

2、下列关于我国金融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金融债是在银行间金融市场上发行的
  • B:商业银行发行金融债券的,其核心资本充足率不低于2%
  • C:金融债是有价证券
  • D:金融债可以成为银行主动负债的工具

答 案:B

3、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导致合同无效的原因不包括()。  

  • A: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
  • B:违背公序良俗
  • C:虚假合同
  • D:重大误解

答 案:D

解 析:根据《民法典》关于民事法律行为的规定,导致合同无效的原因包括: (1)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选项A) (2)违背公序良俗;(选项B) (3)虚假合同;(选项C) (4)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选项D:重大误解属于可撤销的合同 综上,本题不包括的应选D选项。  

4、信用证项下的汇票如附有商业单据则称为()

  • A:光票信用证
  • B:不可撤销信用证
  • C:跟单商业信用证
  • D:可撤销信用证

答 案:C

解 析:按信用证项下的汇票是否附商业单据,可分为跟单商业信用证和光票信用证。附有商业单据则称为跟单商业信用证,现在银行开立的基本上是跟单商业信用证。

多选题

1、物的保证方式主要有(  )。

  • A:留置
  • B:抵押
  • C:质押
  • D:处分
  • E:书面承诺

答 案:ABC

解 析:物的担保方式有抵押、质押和留置。故选ABC。

2、下列选项中,属于商业银行常用的流动性风险管控手段的有()。

  • A:现金流量管理
  • B:融资管理
  • C:资产分类
  • D:限额管理
  • E:压力测试

答 案:ABDE

解 析: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管控手段包括:现金流量管理、限额管理、融资管理、压力测试、应急计划。

更多推荐
微信扫码添加老师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