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职单招《政治》每日一练试题05月17日
精选习题
2024-05-17 15:42:25
收藏

判断题

1、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答 案:对

解 析:(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构成生产方式。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的重要的条件,是社会存在的主要内容,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2)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①生产方式的产生与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界的根本标志,生产活动是人类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根本动力;②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从事政治、科学和艺术等活动的基础;③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决定整个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便有什么样的社会形态;④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发展变化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和社会形态更替。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能动的因素,总是要向前发展的,而生产关系则是相对稳定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有的生产关系便由生产力发展的形式变成生产力发展的桎梏,由适合生产力的发展变成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总之,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最终决定着一个社会形态向另一个社会形态的根本转变。人类社会的历史,归根结底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更替的历史。

2、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它终将取代和超越人类智能。

答 案:错

解 析:(1)人工智能的本质是对人类思维的模拟,是用机械、电子的装置来模拟人脑的某些思维功能。事实上,人工智能与人类意识有本质的区别:①人工智能和人类意识两者的物质基础不同;②人工智能与人类意识两者的性质不同,人工智能不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③人工智能与人类意识两者在相互关系中的地位不同。智能机是人制造的,不管将来发展到什么水平,它都不可能反过来支配人类,人类将永远是智能机的制造者和支配者。(2)所以,人工智能可以在某些方面取代人类意识,但不可能完全超越或取代。

3、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答 案:错

解 析:(1)所有的哲学都以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最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但并不都是科学。(2)哲学史上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自然观和历史观有机地结合起来,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成为唯一科学的和彻底的唯物主义。综上所述,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称为是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单选题

1、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 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 D:唯理论和经验论

答 案:A

解 析: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回答,将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意识反映物质,并对物质产生能动的反作用。唯心主义哲学则认为,意识决定物质,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2、2013年7月27日至8月12日,第30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伦敦举行。此次奥运会,位列金牌榜前三位的国家依次是()  

  • A:美国、中国、英国
  • B:中国、美国、英国
  • C:美国、中国、俄罗斯
  • D:中国、美国、俄罗斯

答 案:A

解 析:美国、中国和英国位列奖牌榜前三位。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

3、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人民革命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是  

  • A:封建军阀
  • B:帝国主义
  • C:资本主义
  • D:地主阶级

答 案:B

解 析: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列强的入侵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这一时期后,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控制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的力量,使中国实际上丧失了主权国和独立国的地位,成为近代中国一切灾难、祸害和贫穷落后的总根源,也是阻碍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所以说,帝国主义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人民革命的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

多选题

1、2022年,我国坚持把增加脱贫人口收入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根本措施,狠抓----和------两个关键,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 A:就业
  • B:人才
  • C:产业
  • D:科技

答 案:AC

解 析:2023年1月19日,国家乡村振兴局发布数据,2022年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14342元,同比增长14.3%,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农民平均水平。2022年,我国坚持把增加脱贫人口收入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根本措施,狠抓就业和产业两个关键,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故本题答案为AC。

2、2023年3月28日,国新办发表《2022年美国侵犯人权报告》。《报告》强调,美国在两极分化的经济分配格局、种族冲突的社会格局以及资本利益集团操控的政治格局相互作用下,近年来进一步陷入()的泥潭。  

  • A:制度失灵
  • B:治理缺位
  • C:族群撕裂
  • D:社会动荡

答 案:ABCD

解 析:2023年3月28日,国新办发表《2022年美国侵犯人权报告》。《报告》强调,美国在两极分化的经济分配格局、种族冲突的社会格局以及资本利益集团操控的政治格局相互作用下,近年来进一步陷入制度失灵、治理缺位、族群撕裂、社会动荡的泥潭。故本题答案为ABCD。

3、2023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印发《关于强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的意见》,就优化协作配合机制,强化协同保护力度提出各项措施,推动构建知识产权()工作格局。  

  • A:严保护
  • B:大保护
  • C:快保护
  • D:同保护

答 案:ABCD

解 析:2023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印发《关于强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的意见》,就优化协作配合机制,强化协同保护力度提出各项措施,推动构建知识产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工作格局。故本题答案为ABCD。

简答题

1、怎样理解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答 案: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主要体现在:(1)过去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是处在特征层次上的,认为社会主义是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邓小平摆脱了这种束缚,在目标层次上突出生产力目标和人民利益目标,破除了脱离生产力来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错误观念。(2)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坚持了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为发展和完善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最终是根据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实际需要,根据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实际进程来确定。(3)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突破了长期以来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把市场经济当作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的束缚,明确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更多推荐
微信扫码添加老师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