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级银行从业人员《公司信贷》每日一练试题05月17日
考试问答
2024-05-17 13:00:18
收藏

判断题

1、经营活动净现金流计算中使用间接法。一般是从营业收入出发。将利润表中项目和资产负债表有关项目逐一对应,逐项调整计量的。  

答 案:错

解 析:直接法从营业收入出发,将利润表中的项目与资产负债表有关项目逐一对应,逐项调整为以现金为基础的项目。

2、根据《贷款通则》。借款人应当如实提供银行要求的资料(法律规定不能提供者除外),应当向银行如实提供所有开户行、账号及存贷款余额情况,配合银行的调查、审查和检查。  

答 案:对

解 析:根据《贷款通则》第十九条的规定,借款人的义务如下: 一是应当如实提供银行要求的资料(法律规定不能提供者除外),应当向银行如实提供所有开户行、账号及存贷款余额情况,配合银行的调查、审查和检查。此项义务要求借款人如实提供银行要求的资料,不得误导银行;借款人必须如实向银行提供其多头开户、账户余额等情况,使银行可以真实掌握借款人资金运行情况。在此基础上对借款人的资信作出评价;银行的调查、审查、检查,贯穿于贷款审批、发放、执行的各环节中,银行可以借此了解借款人的生产经营情况,确保贷款的安全。对此,借款人应积极配合。  

3、项目融资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固定资产贷款。  

答 案:对

解 析:项目融资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固定资产贷款。

4、同笔贷款的合同填写人与合同复核人不得为同一人。()  

答 案:对

解 析:合同填写完毕后,填写人员应及时将合同文本交合同复核人员进行复核。同笔贷款的合同填写人与合同复核人不得为同一人。

单选题

1、风险处置是指在风险警报的基础上,为控制和最大限度地消除()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 A:商业银行风险
  • B:企业经营风险
  • C:企业财务风险
  • D:企业管理风险

答 案:A

解 析:风险处置是指在风险警报的基础上,为控制和最大限度地消除商业银行风险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按照阶段划分,风险处置可以划分为预控性处置与全面性处置。

2、抵债资产的保管方式一般不包括()。  

  • A:委托保管
  • B:上收保管
  • C:考核保管
  • D:就地保管

答 案:C

解 析:银行在办理抵债资产接收后应根据抵债资产的类别(包括不动产、动产和权利等)、特点等决定采取上收保管、就地保管、委托保管等方式。

3、商业银行受理新客户贷款申请后,信贷客户经理通常要()。  

  • A:通过面谈进行前期调查
  • B:确立贷款意向
  • C:正式开始贷前调查
  • D:直接做出贷款承诺

答 案:A

解 析:无论是对于商业银行主动营销的客户还是向商业银行提出贷款需求的客户,信贷客户经理都应尽可能通过安排面谈等方式进行前期调查。前期调查的主要目的在于确定是否能够受理该笔贷款业务,是否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后续的贷款洽谈,以及是否需要正式开始贷前调查工作。

4、为避免抵押合同无效造成贷款风险,银行抵押贷款首先要做好( ),才能真正保证贷款抵押的安全性。

  • A:风险识别
  • B:风险监测
  • C:风险分析
  • D:风险控制

答 案:C

解 析:为避免抵押合同无效造成贷款风险,银行抵押贷款首先要做好风险分析工作.只有详备的风险分析加上完备的风险防范才能真正保证贷款抵押的安全性。

多选题

1、除首次放款外。以后每次放款只需提交( )。

  • A:提款申请书
  • B:借款凭证
  • C:工程检验师出具的工程进度报告和成本未超支的证明
  • D:贷款用途证明文件
  • E:其他贷款协议规定的文件

答 案:ABCDE

2、在抵押期间,银行经办人员对抵押物检查时应()。

  • A:定期检查抵押物的存续状况、占有、使用、转让、出租等处置行为
  • B:发现抵押物价值非正常减少,应及时查明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
  • C:如发现抵押人的行为将造成抵押物价值减少,应要求抵押人停止担保
  • D:如抵押人行为已造成抵押物价值减少,应要求抵押人恢复抵押物的价值
  • E:如抵押人无法完全恢复抵押物的价值,应要求抵押人停止担保

答 案:ABD

解 析:在抵押期间,抵押物的检查中,经办人员应定期检查抵押物的存续状况以及占有、使用、转让、出租及其他处置行为。如发现抵押物价值非正常减少的,应及时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如发现抵押人的行为将造成抵押物价值的减少,应要求抵押人恢复抵押物的价值;如抵押物无法完全恢复,应要求抵押人提供与减少的价值相当的担保,包括另行提供抵押物、权利质押或保证。

更多推荐
微信扫码添加老师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