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每日一练试题05月12日
考试问答
2024-05-12 15:05:53
收藏

判断题

1、对待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要坚持全盘否定的立场。(    )  

答 案:错

解 析:对待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要坚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和综合创新的立场。

2、自行车充气轮胎与实心轮胎相比骑行更快捷舒适,这是因为充气轮胎更有弹性。()

答 案:对

解 析:充气轮胎里的气体会随着外界压强的变化而变化,产生缓冲作用,这样自行车骑起来就会更舒适。

3、当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光同时聚焦在某一点时,会出现白色。()

答 案:对

解 析:当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光同时聚焦在某一点时,会出现白色。

4、地表岩石经过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变成沉积岩。()

答 案:错

解 析:地壳中变质岩经过地壳抬升,变质岩上方岩层经过剥削作用而裸露,裸露的变质岩,经过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

单选题

1、关于云南省的地形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云南地形以丘陵为主
  • B:云南地形以元江谷地和云岭山脉南段宽谷为界,分为东西两大地形区
  • C:云南东部为滇东、滇中高原,是青藏高原的组成部分
  • D:云南省海拔高低相差不大

答 案:B

解 析:A项,云南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A项错误;B项,云南地形以元江谷地和云岭山脉南段宽谷为界,分为东西两大地形区,B项正确;C项,云南东部为滇东、滇中高原,是云贵高原的组成部分,C项错误;D项,云南省最高点海拔6740米,最低点海拔76.4米,相差6000多米,D项错误。

2、下列现象中利用了熔化吸热的是( )

  • A:运输食品时,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腐烂
  • B:天热时向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
  • C:在发烧的病人头上擦酒精以缓解症状
  • D:向可乐饮料中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更凉

答 案:D

解 析:A项,利用干冰升华吸热降温,A项错误;B项,利用蒸发吸热降温,B项错误;C项,利用酒精蒸发吸热降温,C项错误;D项,利用熔化吸热降温,D项正确。

3、主人一般应该送客人到()后,再转身离去。

  • A:办公室门外
  • B:楼门外
  • C:院门外
  • D:自己的视野之外

答 案:D

解 析:出于礼貌,主人应送客人到自己的视野之外后,再转身离去。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史记》《汉书》《后汉书》与《三国志》被称作前四史,它们与《资治通鉴》一样都是被称为“正史”的二十四史的组成部分
  • B: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它与《水浒传》《西游记》等书都是古典白话小说的典范
  • C: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后来成为诗体名称,宋元以后有时将词、曲也称为乐府
  • D: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很多,如《哈姆雷特》《威尼斯商人》《伪君子》等

答 案:C

解 析:A项,《资治通鉴》不属于二十四史,A项错误;B项,《三国演义》是历史小说的典范,而不是白话小说的典范,B项错误;C项,乐府原为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后成为诗体名称,C项正确;D项,《伪君子》的作者是莫里哀,D项错误。

多选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发生光电效应时,增大入射光的频率,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一定会增大
  • B:发生光电效应时,增大入射光的强度,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一定会增大
  • C:原子核的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
  • D:原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时,会放出能量

答 案:AC

解 析:A项,由光电效应方程可知入射光的频率越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A项正确;B项,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跟入射光的强度无关,B项错误;C项,比结合能描述的是原子核的稳定程度,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C项正确;D项,原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时,能级变大,吸收能量,D项错误。

2、在火灾扑救中,需要根据起火物质性质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扑救办法。比如,下列选项中,()引起的火灾,如果用水来扑救,不仅灭不了火,反而会加速火势的蔓延,造成严重后果,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损害。

  • A:金属钾
  • B:汽油
  • C:浓硫酸
  • D:熔化的钢水

答 案:ABCD

解 析:A项,金属钾与水作用后会生成氢气和放出大量的热,容易引起爆炸。因此由钾引起的火灾,绝不能用水或泡沫灭火剂扑灭,而要用碳酸钠干粉,A项正确;B项,汽油是轻于水且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汽油起火时,若用水扑救,因为汽油密度小于水,所以汽油会浮在水面上继续燃烧,甚至会扩大火势,B项正确;C项,浓硫酸与水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且浓硫酸溶液会四处飞溅,不仅会灼伤人体,还会对人体皮肤造成严重腐蚀,C项正确;D项,熔化的钢水不能用水扑救。钢水的温度约在1600℃,水蒸气在1000℃以上时能分解出氢和氧,有引起爆炸的危险,D项正确。

更多推荐
微信扫码添加老师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