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社会工作者(初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每日一练试题05月11日
精选习题
2024-05-11 12:26:48
收藏

单选题

1、初中二年级学生小宁个子较小,近几个月来他经常被学校几名高年级同学打骂或拦住要钱。为了寻求保护,他加入了一个“哥们儿”小团体,也开始欺负他人,并从这个过程中获得满足。针对小宁的情况,社会工作者从个体层面应开展的工作是()。  

  • A:纠正攻击行为,培养社交技能
  • B:强化家校联络,及时实施干预
  • C:加强校园监控,保护学生安全
  • D:改善亲子关系,纠正教养方式

答 案:A

解 析:抓住题干关键词“个体层面”,排除家校、校园、亲子关系。从小宁个人出发,纠正其攻击行为,帮助其培养社交技能。

2、在一次个案工作面谈中,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有如下对话:服务对象:“最近我的状态不太好,快要到期末了,估计又有三门课要不及格了。我担心再这样下去,学校会让我退学,我其实也很想好好学习。”社会工作者:“我能理解,但您的想法与行动有一定的差距,您对此有什么打算吗?”上述对话体现社会工作者运用的专业技巧是()  

  • A:对质
  • B:建议
  • C:忠告
  • D:对焦

答 案:A

解 析:B建议。社会工作者根据服务对象的具体情况提供有利于服务对象改善生活状况的建设性意见。为了避免服务对象的反感,社会工作者在提供建设性意见时需要避免使用"必须一定"的词句,尊重服务对象自己的选择。例如,社会工作者可以建议"这样的情况有几种不同的解决方法,它们是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你自己的解决办法。"?C忠告。社会工作者向服务对象指出某些行为的危害性或者必须采取的行为。在提供忠告时,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强调的语气,直接指出面临的危害和必须采取的行为,但需要避免强迫服务对象。?A对质。社会工作者通过直接提问等方式让服务对象面对自己在行为、情感和认识等方面不一致的地方。当服务对象发现自己的行为、情感和认识不一致时,通常会一些不愉快的感受,社会工作者需要通过对质把服务对象的注意力集中在未来可改变的方面,而不是仅仅关注谁的责任。例如,社会工作者可以向服务对象提出自己的疑问您的想法与行动有一定的差距,您对此有什么打算吗?"题干中社会工作者表述道:“我能理解,但您的想法与行动有一定的差距,您对此有什么打算吗?”可看出运用的专业技巧是对质,故选A选项。

3、目前,尽管世界各国的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经济状况有较大差别,但是社会工作在许多国家都取得了发展,并且成为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制度性手段。因此,一般认为社会工作取得普遍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 A:法律制度的完善
  • B:行政制度的改革
  • C:民主政治的发展
  • D:福利制度的发展

答 案:D

解 析:社会工作的发展与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福利制度相关。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制度、社会结构及福利意识形态方面的差异,不同国家的社会工作的实际对象可能会有不同。比如,发达国家将大部分遭遇自身难以克服困难者纳入社会工作对象,而在大多发展中国家社会工作只惠及那些最基本的对象。不过可以发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福利制度的完善,社会工作的对象在不断扩大。本题考查的是社会工作的发展原因,注意理解其与社会福利制度的密切联系。

4、社会策划模式实施策略中,自我评估的内容是()。

  • A:寻找既有解决问题手段的缺失
  • B:比较所有达到目标的可行性方案
  • C:了解对计划有影响的人士和团体
  • D:分析所属社会服务机构的优点和不足

答 案:D

5、初三学生小林的父母离异后,各自又很快组建了新的家庭,小林无法接受父母离婚的现实,感到自己被抛弃,十分绝望,无心学习,并在社交平台上多次表现厌世的想法,学校社会工作者小夏发现后,决定采用危机介入模式帮助小林,小夏首先要做的是()。  

  • A:与小林父母探讨原因
  • B:纠正小林的错误认知
  • C:安抚小林绝望的心情
  • D:及时进行危险性评估

答 案:D

解 析:在危机介入模式的特点可以说是围绕着危机展开的。由于服务对象处于危机的状态中,所以社会工作者必须在非常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有效地解决服务对象的困扰,让服务对象摆脱危机的影响。危机介入模式的运用对社会工作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也形成了危机介入模式的自身特点:迅速了解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快速作出危险性判断、有效稳定服务对象的情绪及积极协助服务对象解决当前问题。在题干中,小林已经多次表现厌世的想法,社会工作者小夏首先要做的就是及时进行危险性评估。故选D。

多选题

1、社会工作研究属于社会工作与社会研究的交叉领域,社会工作研究的特性有( )。

  • A:研究者可以是资料的收集者、分析者和结果应用者
  • B:以困难群体及其问题或需要为研究的主要对象
  • C:行动研究是开展社会工作研究的核心方法
  • D:在研究过程中需要体现社会工作的价值伦理
  • E:首要目标是协助研究对象舒缓和解决问题

答 案:ABD

解 析:社会工作研究的特性包括(1)以困难群体及其问题或需要为主要对象;(2)注重采用社会工作视角;(3)体现社会工作伦理;(4)研究目的在于促进实务及提升理论,从而推进民众福利;(5)研究者可以是资料的收集者、分析者和结果应用者。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社会工作研究的特性,社会工作研究属于社会工作和社会研究的交叉领域,社会工作研究与其他社会研究不同的特性应该与社会工作的要素有关。

2、莱恩·多亚尔和伊恩·高夫的需要理论把人类的需要分为( )。

  • A:基本需要
  • B:关系的需要
  • C:中介需要
  • D:生存的需要
  • E:成长的需要

答 案:AC

解 析:莱恩·多亚尔和伊恩·高夫认为人类存在共同的、客观的需要,他们把人类的需要分为基本需要和中介需要。 基本需要包括身体健康和自主两个方面。中介需要是指那些在所有文化中能够促进身体健康和人的自主的产品、服务、活动和关系的特性。

3、关于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是对立的两种研究方法
  • B: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可以用于同一研究主题
  • C: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依据的方法论基础不同
  • D: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研究假设是需要根据理论事先设定的
  • E: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研究内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变化

答 案:BC

解 析:考查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特点。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存在不少区别,但是两者并非截然对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和相互补充的,排除A;定量研究的研究假设需要根据理论事先设定,定性研究不一定事先设定假设,研究假设可以在研究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完善,排除D;定量研究讲究客观、严谨,研究内容事先经过了严格的设定,定性研究的研究内容可以根据情况灵活变化和 调整,排除E。同一研究主题既可以用定量研究,也可以定性研究,也可以将两者结合使用;定量研究是基于实证主义的方法论,定性研究基于反实证主义的方法论。故选BC。  

4、社会政策具有社会性的目标,基本包括( )。

  • A:满足社会成员基本需要
  • B:解决社会问题,保持社会稳定
  • C:社会目标与经济目标相协调
  • D:倡导自由竞争,维护社会公平
  • E:社会治理和社会服务相结合

答 案:AB

解 析:社会政策具有社会性的目标,社会政策最基本的目标是满足社会成员的各种基本需要,解决社会问题、保持社会稳定和提高社会生活质量。为此,政府的社会政策行动要通过更加公平地分配各种资源来满足大多数人的基本需要,以增强社会的整合与稳定,解决社会问题,提高社会生活质量,进而促进人们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

5、问卷设计的一般步骤包括( )。

  • A:进行探索性工作
  • B:设计问卷初稿
  • C:试用和修改
  • D:定稿和印制
  • E:实地调查

答 案:ABCD

解 析:问卷设计一般经过四个步骤①进行探索性工作。指通过文献回顾、实地考察访问专家,认识待研究的问题。②设计问卷初稿。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卡片法,二是框图法。③试用和修改。为慎重起见,要将问卷初稿发放给少数专家,进行主观评价。同时还要将问卷初稿发放给调查对象(不超过30份),请他们试填,进行客观评价。设计者根据所发放问卷的回收率、有效率、填写错误、回答不全、被访者修订建议等信息,酌情修改问卷。④定稿和印制。指对修改后的问卷进行排版,注意版面设计、字体、行间距、外观等,使问卷整齐、宽松、醒目,以利于被调查者答题然后印刷后用。

更多推荐
微信扫码添加老师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