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成考专升本《医学综合》每日一练试题05月11日
精选习题
2024-05-11 11:36:05
收藏

单选题

1、健康成人进行体格检查时,肺的叩诊音性质为()

  • A:清音
  • B:过清音
  • C:鼓音
  • D:浊音

答 案:A

解 析:正常肺部叩诊音为清音。过清音见于肺气肿等病变,鼓音见于气胸等病变,浊音见于肺炎、肺不张等病变。

2、肺顺应性降低时呈现呼吸浅快,主要与下列哪项有关()

  • A:肺扩张反射
  • B:肺缩小反射
  • C:化学感受性反射
  • D:压力感受性反射

答 案:A

解 析:肺扩张反射是肺充气或扩张时抑制吸气活动的反射。病理情况下,肺顺应性降低,肺扩张时对气道的牵张刺激较强,可以引起该反射,使呼吸变浅变快。

多选题

1、下列描述正确的有:()

  • A: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为俞穴
  • B:络脉从经脉分出的部位为络穴
  • C: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为募穴
  • D:各经经气深聚的部位为郄穴
  • E: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之气交会的八个腧穴为八脉交会穴

答 案:BDE

2、行脓肿切开引流时,需注意的事项有()

  • A:切开前应穿刺抽脓,确定诊断
  • B:在波动最明显处切开
  • C:切口应处脓肿低位
  • D:选择适当引流物
  • E:脓性指头炎在末端指节掌面纵形切口

答 案:ABCD

B型单选(医学类共用选项)

1、静息时细胞膜两侧存在内负外正的电位差,称为()

  • A:极化
  • B:去极化
  • C:复极
  • D:超极化

答 案:A

2、下颌神经出颅穿经()

  • A:眶下裂
  • B:眶上裂
  • C:圆孔
  • D:卵圆孔

答 案:D

A3A4型(医学类共用题干-单选)

1、最可能出现的体征为()

  • A:移动性浊音阳性
  • B:振水音阳性
  • C:肠鸣音消失
  • D:液波震颤阳性

答 案:B

解 析:十二指肠溃疡可引起幽门反射性痉挛、充血、水肿或瘢痕收缩,产生幽门梗阻。患者腹部检查可发现胃型和胃蠕动波,空腹时上腹部可查到振水音,是幽门梗阻的特征性体征。

2、最可能的诊断是()

  • A:疖
  • B:痈
  • C:皮下急性蜂窝织炎
  • D:丹毒

答 案:B

解 析:痈是多个相邻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好发于中、老年患者,可合并糖尿病,常见于颈背部,呈一片稍隆起的紫红色浸润区,界限不清,表面有脓点。

X型题(医学类共用选项)

1、关于脂肪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有()

  • A:主要吸收形式是甘油、甘油一酯和游离脂肪酸
  • B:脂肪分解产物与胆盐结合成混合微胶粒
  • C:长链脂肪酸以淋巴途径吸收
  • D:中、短链脂肪酸直接入血

答 案:ABCD

解 析:脂肪吸收的主要形式是甘油、甘油一酯、游离脂肪酸和胆固醇。甘油溶于水,同单糖一起被吸收,而脂肪酸、甘油一酯、胆固醇等则与胆汁中的胆盐形成混合微胶粒。脂肪酸进入上皮细胞后,长链脂肪酸和甘油一酯在内质网中重新被合成甘油三酯,胆固醇也重新酯化为胆固醇酯,它们与细胞中的载脂蛋白形成乳糜微粒,然后以出胞的方式进入组织间液,再扩散入淋巴。中、短链脂肪酸因能溶于水而直接进入血液。可见,脂肪经血液和淋巴两条途径而被吸收,由于人体摄入的动植物油中含长链脂肪酸较多,故脂肪分解产物的吸收途径以淋巴为主。

2、心脏杂音强度取决于()

  • A:血流速度
  • B:病变的部位
  • C:狭窄程度
  • D:狭窄的两侧压力差

答 案:ACD

解 析:心脏杂音的强度取决于以下几种因素。①瓣膜口狭窄或关闭不全的程度。②血流速度:血流速度增快,杂音增强。③压力阶差:狭窄口或异常通道两侧的压力差越大,杂音越响。④心肌收缩力:推动血流的力量越大则杂音越强。此外,杂音的强弱亦受胸壁的厚薄及心外因素的影响。如胸壁厚、肺气肿、心包积液等均可使杂音减弱。

更多推荐
微信扫码添加老师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