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1、根据马克思货币需求理论,假定货币流动速度不变,在一定时期内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需求量与待销售商品价格总额之间()。
- A:呈负相关关系
- B:没有关系
- C:呈对数关系
- D:呈正相关关系
答 案:D
解 析:如果货币流通速度不变,货币需要量与待销售商品价格总额是正相关关系。
2、实行混业经营集中监管的国家,对银行机构业务经营的范围()。
- A:实行严格的限制
- B:实行一定程度的限制
- C:基本没有限制
- D:完全没有限制
答 案:B
解 析:实行混业经营集中监管的国家,对银行机构业务经营的范围实行一定程度的限制。B选项正确。
3、货币形式发生的第二次标志性变革是()。
- A:金属货币取代实物货币
- B:纸币取代铸币
- C:信用货币取代纸币
- D:电子货币的出现
答 案:D
解 析:伴随电子商务的发展而出现的电子货币,作为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和金融技术创新的结果,是继纸币取代铸币以来货币形式发生的第二次标志性变革,从某种意义上代表了货币发展的未来。
4、根据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的《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试行)》,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一般不应高于()。
答 案:D
解 析: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贷款总额,一般不应高于5%。故答案:选D。
5、商业银行在审批贷款时,应遵循的贷款管理制度是()。
- A:审贷一体、集中审批
- B:审贷分离、集中审批
- C:审贷一体、分级审批
- D:审贷分离、分级审批
答 案:D
解 析:商业银行在审批贷款时,应遵循的贷款管理制度是审贷分离、分级审批。
多选题
1、利率风险的主要形式包括()。
- A:汇率风险
- B:重新定价风险
- C:利率变动风险
- D:基准风险
- E:期权性风险
答 案:BCDE
解 析:利率风险主要是指银行在利率出现波动时面临的风险。其主要形式有:①重新定价风险;②利率变动风险;③基准风险;④期权性风险。A项,汇率风险属于市场风险。
2、征信活动的主要形式包括()。
- A:个人信用调查
- B:商业市场调查
- C:审计调查
- D:资信评级
- E:企业资信调查
答 案:ABDE
解 析:征信是指依法收集、整理、保存、加工自然人和法人及其他组织的信用信息,并对外提供信用报告、信用评估、信用信息咨询等服务,帮助客户判断、控制信用风险,进行信用管理的活动。征信活动主要有四种形式:个人信用调查、企业资信调查、资信评级和商业市场调查。C项审计调查不属于征信活动的主要形式。
3、在我国,形成金融风险的外部因素有()。
- A:各类突发事件冲击
- B:经济体制改革的遗留问题
- C:公司内部制度不健全
- D:宏观经济大幅波动
- E:片面追求利润和市场份额
答 案:ABD
解 析:金融风险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总体而言,一个是外部因素,一个是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遗留问题、宏观经济波动、突发事件冲击;内部因素包括:缺乏有效监督管理机制、内控制度不健全、制度执行力不够、没有按照风险管理原则审慎经营,片面追求利润和市场份额、监管有效性有待提高。CE属于内部因素。
4、商业银行用于核算往来业务所形成负债的科目有()。
- A:拆入资金
- B:存放同业款项
- C:同业存放款项
- D:向中央银行借款
- E:拆出资金
答 案:ACD
解 析:金融机构往来业务通常设有“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存放同业款项”“拆出资金”三个资产类科目和“向中央银行借款”“同业存放款项”“拆入资金”“贴现负债”四个负债类科目以及资产负债共同类的“清算资金往来”科目。?
5、关于2006年1月1日起试行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核心指标》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信用风险检测指标包括不良资产率、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全部关联度、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等指标
- B:不良资产率一般不高于5%
- C:不良贷款率一般不高于4%
- D: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一般不应高过15%
- E: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一般不低于100%
答 案:ADE
解 析:B、C两项,不良资产率一般不高于4%,不良贷款率一般不高于5%。ADE描述都正确。不良资产率=不良资产/资产总额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最大一家集团客户授信总额/资本净额全部关联度=全部关联客户授信/资本净额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贷款实际计提损失准备/应提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