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辅警协警《法律基础知识》每日一练试题04月01日
精选习题
2024-04-01 09:00:06
收藏

判断题

1、依法治国理念的基本含义是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而不是依照个人的意志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答 案:对

解 析:依法治国理念的基本含义是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而不是个人的意志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法律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

答 案:对

3、甲是美国人,在我国乙市旅游期间实施了犯罪,则乙市中级人民法院有权管辖甲的案件。()

答 案:错

解 析:《刑事诉讼法》第17条第1款规定:“对于外国人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适用本法的规定。”第21条规定:“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刑事案件:(一)危害国家安全、恐怖活动案件;(二)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由此可知,题干未交代甲究竟犯了什么罪,如果不属于危害国家安全或者重大刑事犯罪,如甲仅仅是故意伤害(轻伤)或者盗窃(价值10000元),那么仍然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4、法治的含义就是依照法律的规定治理国家,而不是按人的意志。()

答 案:对

解 析:法治的含义就是依照法律的规定治理国家,故本题说法正确。

5、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犯罪。

答 案:错

6、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前,应当催告当事人履行义务。

答 案:对

解 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200条规定:“公安机关在依法作出强制执行决定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前,应当事先催告被处理人履行行政处理决定。催告以书面形式作出,并直接送达被处理人。被处理人拒绝接受或者无法直接送达被处理人的,依照本规定第五章的有关规定送达。”据此,本题说法正确。

7、行政诉讼过程中,被告不得自行向原告收集证据。()

答 案:对

解 析:《行政诉讼法》第35条规定:“在诉讼过程中,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不得自行向原告、第三人和证人收集证据。”立法为何要作这样的规定?因为行政诉讼中的被告通常是行政机关,作为公权力主体,行政机关和原告处于不平等地位,如果允许被告自行取证,很容易造成施压被告等妨碍司法公正的行为出现。法律这样规定是为了保护私权利主体的利益,具有“衡平法”的立法精神。

8、某县公安机关在对一起抢夺案件侦查时,犯罪嫌疑人王某提出,侦查人员江某是被害人的邻居,要求其回避。在回避决定作出前,江某不能停止侦查工作。

答 案:对

解 析:《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36条规定,在作出回避决定前,申请或者被申请回避的公安机关负责人、侦查人员不得停止对案件的侦查。作出回避决定后,申请或者被申请回避的公安机关负责人、侦查人员不得再参与本案的侦查工作。

单选题

1、甲持刀抢劫出租车,出租车司机奋勇抵抗,搏斗中将甲制 服,为防止甲再犯,出租车司机持刀将甲刺成重伤。出租车司机的行为是()。

  • A:故意伤害罪
  • B:正当防卫
  • C:防卫过当
  • D:故意杀人

答 案:A

2、关于人民警察的警用标志、制式服装和警械的下列说法,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的是()。

  • A:人民警察的警用标志、制式服装和警械,实行统一制式,由各单位自行生产、配置
  • B:人民警察的警用标志、制式服装和警械,由国务院公安部门统一监制
  • C:对于约束性警械,由于不具有杀伤性,各级公安机关可以自行监制
  • D:经批准,人民警察的警用标志、制式服装、警械可以为特定的保安公司人员使用

答 案:B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非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主席团许可,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非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许可,不受()或者刑事审判。

  • A:拘留
  • B:逮捕
  • C:行政处罚
  • D:行政处分

答 案:B

4、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 A: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 B: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 C: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 D: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答 案:D

5、关于法院可以决定对什么人采取拘传这一刑事强制措施,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某公司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作为该公司诉讼代表人而拒不出庭的高某
  • B:盗窃案中非在押的被告人黄某
  • C:职务侵占案中非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张某
  • D:贿赂案中拒不出庭的证人陈某

答 案:B

解 析:《刑事诉讼法》第66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拘传、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因此拘传是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刑事强制措施,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之外所有人都不能被拘传误。人民法院拘传的只能是被告人而不可能是犯罪嫌疑人.

6、在一起行政诉讼案件中,对被告进行处罚的依据是国务院某部制定的一个行政规章,原告认为该规章违反了有关法律。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哪一机关有权改变或者撤销不适当的规章?()

  • A:国务院
  •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C:最高人民法院
  •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宪法和法律委员会

答 案:A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八十九条规定,国务院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各部、各委员会发布的不适当的命令、指示和规章。所以该题选A。

7、根据《立法法》的规定,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裁决。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
  •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

答 案:B

解 析:《立法法》第95条规定:“地方性法规、规章之间不一致时,由有关机关依照下列规定的权限作出裁决……(二)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省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8、不以营利为目的,()进行带有财物输贏的打麻将、玩扑克等娱乐活动,不予处罚。

  • A:同事之间
  • B:亲属之间
  • C:邻里之间
  • D:朋友之间

答 案:B

解 析:公安部《关于办理赌博违法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通知》第9条规定:“不以营利为目的,亲属之间进行带有财物输赢的打麻将、玩扑克等娱乐活动,不予处罚;亲属之外的其他人之间进行带有少量财物输赢的打麻将、玩扑克等娱乐活动,不予处罚。”故选B项。

多选题

1、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

  • A:严加看管
  • B:严加约束
  • C:看押
  • D:治疗

答 案:AD

2、 行政机关拒绝履行行政诉讼判决裁定时,第一审人民法院可以向下列( )提出司法建议。

  • A:作为原告的公民的所在单位
  • B: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
  • C:与被告同级的监察机关
  • D:被告的上一级行政机关
  • E:人民检察院

答 案:CD

解 析:《行政诉讼法》第96条规定:“行政机关拒绝履行判决、裁定、调解书的,第一审人民法院可以采取下列措施……(四)向监察机关或者该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提出司法建议。接受司法建议的机关,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并将处理情况告知人民法院……”

3、犯罪嫌疑人刘某涉嫌侵犯商业秘密罪,当地公安机关决定对其监视居住,卜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刘某未经公安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
  • B:刘某不能与其妻子、儿子住在一起
  • C:刘某违反监视居住规定的,可以变更为取保候审
  • D:刘某未经公安机关批准.不得离开住处

答 案:BC

4、公安机关提请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时候,()。

  • A:应对犯罪嫌疑人先行拘留
  • B:应制作《提请批准逮捕书》
  • C:应将《提请批准逮捕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査
  • D:必要时公安机关派员到人民检察院参加关于批捕的讨论

答 案:BC

5、取保候审保证人应当履行的义务主要有()。

  • A:监督被保证人履行法定义务
  • B:发现被保证人可能发生违反规定的行为的,应当及时报告
  • C:发现被保证人已经发生违反规定的行为的,应当及时报告
  • D:取保候审期限届满前通知执行机关

答 案:ABC

解 析:《刑事诉讼法》第70条规定:“保证人应当履行以下义务:(一)监督被保证人遵守本法第七十一条的规定;(二)发现被保证人可能发生或者已经发生违反本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的行为的,应当及时向执行机关报告。被保证人有违反本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的行为,保证人未履行保证义务的,对保证人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6、 刑事赔偿义务机关对于下列哪些情形可以不承担赔偿义务?( )

  • A:依照刑事诉讼法规不追究刑事责任的人被羁押的
  • B:行使国家侦查、检察、审判、监狱管理职权的机关的工作人员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
  • C:人民法院判处管制、有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等刑罚的人在依法改判无罪判决生效前未被羁押的
  • D:因公民自伤、自残等故意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
  • E:因公民自己故意作虚伪供述,或者伪造其他有罪证据被羁押或者被判处刑罚的

答 案:ABCDE

解 析:《国家赔偿法》第19条规定:“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一)因公民自己故意作虚伪供述,或者伪造其他有罪证据被羁押或者被判处刑罚的;(二)依照刑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规定不负刑事责任的人被羁押的;(三)依照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第一百七十三条第二款、第二百七十三条第二款、第二百七十九条规定不追究刑事责任的人被羁押的;(四)行使侦查、检察、审判职权的机关以及看守所、监狱管理机关的工作人员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五)因公民自伤、自残等故意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六)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由此可知,不予赔偿的情形分以下两种情况:(1)有犯罪行为但因为符合《刑法》或《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而不予追究或免于追究刑事责任的人,被错误判决并且实际执行的(拘役、有期徒刑和死刑),就已经执行的错误判决予以赔偿,判决确定前被羁押的日期不予赔偿。(2)无罪的人被刑事拘留、逮捕并被判决交付执行的,应当予以赔偿。但是被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等没有执行的部分不予赔偿;如果被判处管制、有期徒刑缓刑、剥夺政治权利等刑罚被依法改判无罪的,不予赔偿。但是赔偿请求人在判决生效前被羁押的(刑事拘留和逮捕),应当赔偿。据此,A项、B项、C项、D项和E项国家均不承担赔偿责任。

7、公安机关遇到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法定情形时,可以()。

  • A:不立案
  • B:不接受
  • C:撤销案件
  • D:不起诉

答 案:AC

8、人民警察遇有()情形之一的,不得使用武器。

  • A:怀孕妇女使用匕首进行抢劫
  • B:抢夺财物后逃人商场
  • C:犯罪分子带着抢来的枪支夺路逃走
  • D:6名犯罪分子对金店进行了抢劫

答 案:AB

解 析:《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10条规定:“人民警察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使用武器:(一)发现实施犯罪的人为怀孕妇女、儿童的,但是使用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实施暴力犯罪的除外;(二)犯罪分子处于群众聚集的场所或者存放大量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的场所的,但是不使用武器予以制止,将发生更为严重危害后果的除外。”根据第1项,对使用匕首实施暴力犯罪的怀孕妇女不得使用武器,A项当选。根据第2项,商场为群众聚集的场所,不得使用武器,B项当选。C项犯罪分子带着枪支夺路逃走,属于第9条第14项的“携带枪支逃跑”;D项6名犯罪分子对金店进行了抢劫,属于第9条第8项的“结伙抢劫”;这两种情形都具有现实危险性,属于可以使用武器的紧急情形,因而可以使用武器。

主观题

1、你去机场接一位很重要的专家,在车上聊得很开心,这时候领导打电话来要你汇报一件很机密的工作,你怎么办?

答 案:首先,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坚持两个原则,第一,维护好单位的纪律性,不能将机密工作泄密,损害单位的利益;第二,对专家要充分尊重,不能因为汇报工作,影响了接待工作,让专家对我们单位有不好的印象。 其次,我先跟专家说明情况,不让他有被冷落的感觉。然后,我应该侧面询问一下领导机密工作是否紧急,并视情况解决。如果机密工作没有预想的紧急,我向领导反馈,目前在进行接待工作,接待工作完成后,立刻当面或电话进行汇报,不会耽误汇报工作。如果汇报工作较为紧急,而车辆即将到单位,我会跟领导说明目前的位置,当面对领导进行汇报工作。此外,如果是必须及时汇报,我会告知领导,所处的环境,并采用微信的形式汇报,将领导所关心的问题,及时一一作出反馈。 最后,再次向专家道歉表示礼貌,在接待专家工作完成之后,我还要再次确认所汇报信息是否准确,如果有偏差及时更正,圆满完成任务。

2、概括起来讲,()就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不明文规定不受罚。

答 案:罪刑法定原则

3、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在办理治安案件时,对涉及的(),应当予以保密。

答 案:商业秘密

4、单位里有一位你十分敬重的老同志,有一次在你面前说单位里其他同事坏话,让你留个心眼,你会怎么做?

答 案: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么认为的: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无论如何,老同志的出发点是好的,对于他善意的提醒,我应该表示感谢。但是,对于他所说的一些情况,我会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工作中继续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一如既往的工作,团结同志,与同志们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不对任何人持有偏见,也不仅仅计较,而是要学会宽容,学会谅解。
老同志为单位做出了很多年的贡献,是我的前辈,有丰富的经验和阅历,有很多的东西是值得我学习的,我会一如既往的尊敬他,向他请教工作中的疑难问题,认真听取他的意见和建议。
总之,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努力工作,尊重同志,团结同志,把工作的热情投入到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争取做一名领导放心,同志信任,老百姓满意的公务员。

5、醉酒的人在醉酒状态中,对本人有危险或者对他人的人身、财产或者公共安全有威胁的,应当对其()约束至醒酒

答 案:采取保护性措施

6、政法工作尊重和保障人权,首先要坚持(),为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和普遍的人权提供完善的法律保障。

答 案:以人为本

更多推荐
微信扫码添加老师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