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1、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应当由上一级公安机关决定。
答 案:错
解 析:《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应当分别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院长的回避,由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检察长和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决定。
2、对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既不能适用死刑立即执行,也不能适用死刑缓期2年执行。
答 案:对
3、在执法活动中应当强调法律效果优于社会效果。
答 案:错
解 析:在执法活动中要注重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
4、重大涉外犯罪案件应当由地(市)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侦查。
答 案:对
5、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答 案:对
解 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6、公然侮辱正在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属于拒绝或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
答 案:对
7、人民警察也是公民,可以行使一般公民的全部权利和自由。
答 案:错
8、在治安管理处罚法施行后,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造成损害的,公安机关不能再裁决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包括赔偿损失或者负担医疗费用。
答 案:对
单选题
1、 下列选项中,( )属于《行政许可法》所称的行政许可?
答 案:C
解 析:《行政许可法》第12条规定:“下列事项可以设定行政许可……(二)有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公共资源配置以及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业的市场准入等,需要赋予特定权利的事项……”故本题C项正确。授予发明专利与认证产品质量都属于行政确认行为,授予荣誉称号属于行政奖励行为,因此均不属于行政许可行为。
2、 关于《国家赔偿法》规定的两年请求权的时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答 案:B
解 析:《国家赔偿法》第39条规定:“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两年,自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之日起计算,但被羁押等限制人身自由期间不计算在内。在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时一并提出赔偿请求的,适用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有关时效的规定。赔偿请求人在赔偿请求时效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赔偿请求时效期间继续计算。”据此,B项错误
3、 行政强制执行对象为动产的,向( )所在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答 案:A
解 析:《行政强制法》第54条规定:“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前,应当催告当事人履行义务。催告书送达十日后当事人仍未履行义务的,行政机关可以向所在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对象是不动产的,向不动产所在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故A项正确。考生注意看清题干中的表述是“动产”,切勿粗心大意。
4、《治安管理处罚法》新增加的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有()
答 案:C
5、下列哪些行为不属于侵犯他人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
答 案:C
6、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列哪选项是不正确的?()
答 案:D
解 析:《宪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宪法》第3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宪法》第96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宪法》第3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7、有下列哪些行为,屡教不改的,可以按照国家规定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
答 案:B
8、组织、胁迫、诱骗不满十六周岁的人或者残疾人进行恐怖、残忍表演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的处罚。
答 案:B
多选题
1、社区群众工作的要求有()。
答 案:ABCD
2、 不得担任人民警察的情形包括( )。
答 案:AC
解 析:《人民警察法》第26条第2款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担任人民警察:(一)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二)曾被开除公职的。”据此,A项和C项正确。
3、公平正义理念对公安工作的具体要求包括()。
答 案:ABCD
解 析:ABCD项都符合。
4、政法工作为大局服务,必须保障和服务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坚决维护()。
答 案:ABCD
5、对于下列哪些案件,拘留后经县级以上的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提请审查批准逮捕的时间,可以延长到30日。
答 案:ABC
6、 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应当以( )为原则。
答 案:AB
解 析:《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4条规定:“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应当以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尽量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为原则。”故A项、B项正确。有些情况紧急来不及警告,即可直接使用警械和武器,故C项错误。使用警械和武器客观上不可能完全避免对犯罪分子造成人身伤害,故D项错误。使用警械和武器就是为了制止正在发生的违法犯罪行为,因而不可能是预防,故E项错误。
7、公安民警要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应当做到()。
答 案:ABC
解 析:A项、B项容易判断;C项同样情形同样处理,以避免执法不公正;D项行使权力要慎重,权力不可滥用。
8、人民警察的权力具有的特点()。
答 案:ABCD
主观题
1、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经出示相应证件,可以当场()、检查。
答 案:盘问
2、犯罪的()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
答 案:行为或者结果
3、辨认违法嫌疑人时,被辨认的人数不得少于()。对违法嫌疑人照片进行辨认时,不得少于()的照片。
答 案:7人10人
4、某人使用针管注射毒品被查获,其注射针管属()。
答 案:作案工具
5、醉酒的人在醉酒状态中,对本人有危险或者对他人的人身、财产或者公共安全有威胁的,应当对其()约束至醒酒
答 案:采取保护性措施
6、执法为民是()的宪法原则在政法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答 案:一切权利属于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