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可以担任监察机关的职务。()
答 案:错
解 析:《宪法》(2018年修正)第65条第4款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职务。”
2、行政许可需要行政机关内设的多个机构办理的,应当由该行政机关的有关内设机构分别受理,但应当统一送达行政许可决定。()
答 案:错
解 析:《行政许可法》第26条第1款规定:“行政许可需要行政机关内设的多个机构办理的,该行政机关应当确定一个机构统一受理行政许可申请,统一送达行政许可决定。”故应当确定一个机构统一受理而非分别受理,故本题说法错误。
3、因违法使用警械导致被盘问人在继续盘问期间非正常死亡的,应当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人民警察予以开除。
答 案:对
4、党的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实行巡视制度。
答 案:对
5、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依据。()
答 案:对
解 析:《行政诉讼法》第63条第1款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依据。地方性法规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行政案件。
6、对于被拘留人,公安机关应当在拘留后24小时以内进行讯问。
答 案:对
7、作为法治理念的公平正义,是指社会成员能够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公平实现权利和义务,并受到法律的保护。
答 案:对
8、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在依法采取强行驱散手段时,对拒不服从人员可以强行带离现场或立即予以拘留。
答 案:对
单选题
1、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年。
答 案:C
解 析:《宪法》(2018年修正)第98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
2、对吸食、注射毒品成瘾的,除依法予以治安管理处罚外,()。
- A:还应当依法予以强制戒毒
- B:还可以予以强制戒毒
- C:还应当依法予以收容教育
- D:还可以依法予以收容教育
答 案:A
3、“没有适当形式的政权机关,就不能代表国家”,这说明()。
- A: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决定国体
- B:适当健全的政体,对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有重要作用
- C:政权组织形式不同,但它的阶级本质是相同的
- D:政权组织形式不同,其阶级本质一定是不同的
答 案:B
解 析:强调确立政体的必要性、重要性。
4、治安案件调解应遵循合法、公正、()、及时、注重教育和疏导原则。
答 案:B
5、下列哪种情形不属于治安管理处罚公开原则的范畴()
- A:处罚依据公开
- B:执法人员身份公开
- C:被处罚人个人隐私公开
答 案:C
6、关于法的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法的指引作用,是指法对本人行为起导向、引路的作用
- B:法的评价作用,是指法作为人们对他人行为的评价标准所起的作用
- C:法的教育作用,是指通过法的实施,使法律对一般人的行为产生影响
- D:法的作用的发挥不受人的因素影响
答 案:D
解 析:法有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但同时必须要认识到,法律不是无所不能的,法的作用也有局限性,这种作用的局限性反映在人的因素、社会因素和法律自身因素三个方面。所以法是要受人的因素的影响的。
7、对于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条件,表述错误的是()。
- A: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
- B: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
- C:可能判处拘役以上刑罚
- D: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
答 案:C
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人民警察法》所规定的公安机关职责是()。
- A:民事调解
- B:户籍迁人审批
- C: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居留管理
- D: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
答 案:D
解 析:《人民警察法》第6条规定:“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按照职责分工,依法履行下列职责……(四)组织、实施消防工作,实行消防监督……(九)管理户政、国籍、入境出境事务和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居留、旅行的有关事务……”故B项和C项排除。《治安管理处罚法》第9条规定:“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故A项排除。批准逮捕是检察机关的职责,故选D项。
多选题
1、下列行为构成受贿罪的有()。
- A:某书记收取工程款回扣十万元
- B:某司法人员强行索取被关押人员家属3000元好处费
- C:某会计挪用单位公款十万元用于个人炒股
- D:某单位接受某公司工程款回扣二十万元
答 案:AB
2、 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被处罚人逾期不缴纳罚款的,公安机关可以采取下列哪些措施?( )
- A:每日按罚款数额的5%加处罚款
- B:将依法扣押的财物拍卖抵缴罚款
- C: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 D:可以拘留,但罚款仍应执行
答 案:BC
解 析:《行政处罚法》第51条规定:“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行政处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采取下列措施:(一)到期不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3%加处罚款;(二)根据法律规定,将查封、扣押的财物拍卖或者将冻结的存款划拨抵缴罚款;(三)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3、关于两审终审制度,下列哪些选项是不正确的?()
- A:—个案件只有经过两级法院审理裁判才能生效
- B:—个案件经过两级法院审判所作的裁判都是生效裁判
- C:一个案件经过两级法院审判后,当事人对所作的裁判不能上诉
- D:—个案件经过两级法院审判后当事人就不能对判决、裁定提出异议
答 案:ABD
解 析:两审终审制是指一审判决作出后,并不立即生效,当事人、人民检察院有权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抗诉;上一级人民法院审理后,二审判决一旦作出立即生效。两审终审制也存在三种例外情形:(1)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的第一审案件为一审终审,其裁判一经作出即生效。(2)判处死刑(死缓)的案件,必须经过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才能生效。(3)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依法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的案件,必须经过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才能生效。两审终审制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案件都必须经过二审。如果上诉期间内当事人、人民检察院没有上诉、抗诉,上诉期满后,一审判决依法生效。据此,A项不正确。死刑案件、法定刑以下量刑的案件,即使经过两级法院审理,仍然要经过核准程序方能生效。据此,B项不正确。两审终审制赋予当事人只有一次针对一审裁判的上诉权;对于经过两级法院审判后所作的二审裁判,一旦作出立即生效,当事人不能再第二次上诉。据此,C项正确。一个案件经过两级法院审判后,当事人虽然不能对该案提出上诉,但有权通过申诉的方式提出异议。据此,D项不正确。
4、甲为杀人故意放毒蛇咬乙,后见乙痛苦不堪,心生悔意,便开车送乙前往医院。途中等红灯时,乙声称其实自己一直想死,突然跳车逃走,3小时后死亡。后查明,只要当时送医院就不会死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
- A:甲不对乙的死亡负责,成立犯罪中止
- B:甲未能有效防止死亡结果发生,成立犯罪既遂
- C:死亡结果不能归责于甲的行为,甲成立犯罪未遂
- D:甲未能阻止乙跳车逃走,应以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论处
答 案:BCD
解 析:A项:说法正确;BCD项:说法错误。本题考查犯罪中止的认定,以犯罪中止与因果关系。行为人尽了真诚的、最大的救助努力,犯罪结果仍然发生,但系其它行为导致,与实行行为没有因果关系的,也认为是犯罪中止。本选项中:(1)在因果关系层面上,按照自然而然的发展流程,如果乙不跳车逃走,就会避免死亡结果,因此,乙跳车的行为中断了因果关系。(2)由此,甲的杀人行为与乙的死亡结果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甲不成立既遂;甲尽了真诚的、最大的救助努力,构成犯罪中止。
5、治安案件调查结束后,公安机关对(),作出不予处罚的决定。
- A:依法不予处罚的
- B:违法行为已涉嫌犯罪的
- C:发现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其他违法行为的
- D:违法事实不能成立的
答 案:AD
解 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十五条 治安案件调查结束后,公安机关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以下处理: (一)确有依法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违法行为的,根据情节轻重及具体情况,作出处罚决定; (二)依法不予处罚的,或者违法事实不能成立的,作出不予处罚决定; (三)违法行为已涉嫌犯罪的,移送主管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发现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其他违法行为的,在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作出处罚决定的同时,通知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处理。
6、对犯罪嫌疑人执行()过程中,可以依法使用约束性警械。
答 案:ABCD
7、公民王某在一次抓捕逃犯行动中给予民警协助和支持,王某也因此受伤住院。根据《人民警察法》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王某的行为应当受到法律保护
- B:王某可以破格加人人民警察
- C:对王某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 D:对王某造成的损失,应当进行赔偿
答 案:AC
解 析:《人民警察法》第34条规定:“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公民和组织应当给予支持和协助。公民和组织协助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受法律保护。对协助人民警察执行职务有显著成绩的,给予表彰和奖励。公民和组织因协助人民警察执行职务,造成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抚恤或者补偿。”据此,A项和C项正确;B项中对于加入人民警察有专门的资质要求,王某不能因此破格加入;D项对王某造成的损失,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给予抚恤或者补偿,而非“赔偿”。
8、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 A: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 B: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 C:身份不明有流窜作案重大嫌疑的
- D: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答 案:ABCD
主观题
1、对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人,公安机关传唤后应当及时询问查证,询问查证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
答 案:24小时
2、如何理解宪法的根本法地位?
答 案: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通过科学民主程序形成的根本法。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3、如果你和同事们一起努力取得了很大的工作成就,但是领导只表扬了你一人并只给你一人发了奖励,你怎么办?
答 案:(1)首先,我会服从并尊重领导的决定。
(2)其次,寻找适当的时间、适当的机会,向领导如实地汇报事情的真实情况,并主动检讨自己工作中的不足,认真听取领导的批评和指导。
(3)再次,寻找适当的时间、适当的机会,与同事们进行必要的沟通和交流,解释事情的本来面目,并真诚地向同事们道歉,以取得同事们的谅解。
(4)最后,总结经验教训,为避免类似的错误发生做借鉴。
4、领导派你配合一位老同志,你觉得他方法不妥,怎么办?
答 案:(1)如果我配合老同志一块完成一项工作,我一定会向老同志虚心学习,并承担自己能承担的尽可能多的工作;在生活上也要给予老同志细心的照顾。
(2)如果我觉得老同事的方法不妥,我会换位思考,重新审视、判断,看是否是自己的见解不成熟,如果思考之后,还是觉得老同事的方法欠妥当,我会把我的建议形成书面的资料,并耐心诚恳的和老同事沟通交流,征询老同事的意见,并达成一致。相信在我认真诚恳的工作之后,老同事会改变原来的处理方法。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如既往的尊敬老同事,向老同事学习。
5、职务犯罪的主体是什么?
答 案:职务犯罪的主体在我国法律中规定:一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二是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中的国家工作人员、三是人民团体中的工作人员、四是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
6、违法行为人()内因同类违法行为受到、2次以上公安行政处罚的,应当从重处罚。
答 案: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