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1、我国低碳经济在整体上还处于“要素驱动型”发展阶段,提升低碳技术创新贡献是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
答 案:对
2、碳市场的建立对发电企业一方面产生了碳配额约束,另一方面又为减排措施得当的发电企业提供了出售配额获取收益的可能性。
答 案:对
3、监测碳排放无需制定监测计划。
答 案:错
4、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从高碳能源向低碳能源转变的背景下,持续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
答 案:对
单选题
1、产业结构升级的发展趋势是
答 案:C
2、人类社会已对地球平均气温升高限值达成共识,数值是多少()
答 案:B
3、从终端用能角度看,能源消费最大的三个部门是
答 案:C
4、碳排放权交易坚持()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信原则
答 案:C
多选题
1、碳锁定的不利后果包括()。
答 案:ABCD
2、推进新能源产业建设, 为发展低碳经济创造条件的方式有()。
答 案:ABC
3、为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的约束性目标,需坚持的基本原本()。
答 案:ABCD
4、要人口与环境、资源协调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答 案:ABCD
主观题
1、碳核查的目的与作用()。
答 案:1.是碳交易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为碳交易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2.确保企业碳排放数据的准确性,是配额分配的基础工作之一;
3.促进排放单位提高碳排放核算和报告的能力。
2、当前严重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气候变化主要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所致,而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在于“控碳”。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通过二氧化碳去除手段来抵消掉这部分碳排放,达到“净零排放”的目的。碳中和之所以引发舆论高度关注,其根源在于目前各国经济发展与二氧化碳排放密切相关,对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简述为实现碳中和应采取的主要手段,并简要分析限制碳排放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答 案:植树造林,节能减排,产业调整
3、碳足迹是指()或区域的碳耗用量
答 案: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