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职单招《文化艺术类》每日一练试题02月12日
精选习题
2024-02-12 15:27:34
收藏

判断题

1、《墨经》记载了世界上最早的小孔成像实验,并对小孔成像给予了正确的分析和解释。《墨经》中还记载了光的传播是直的观点,并讨论了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成像的情况。《墨经》堪称世界上最早的几何光学著作,它比欧几里德还早200多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答 案:对

解 析:《墨经》记载了世界上最早的小孔成像实验,并对小孔成像给予了正确的分析和解释。《墨经》中还记载了光的传播是直的观点,并讨论了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成像的情况。《墨经》堪称世界上最早的几何光学著作,它比欧几里德还早200多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2、唐睿宗李旦,唐高宗李治第八子,武则天幼子,唐中宗为其兄长。

答 案:对

解 析:唐睿宗李旦,唐高宗李治第八子,武则天幼子,唐中宗为其兄长。

单选题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 A:1972年
  • B:1973年
  • C:1974年
  • D:1975年

答 案:A

解 析: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田学军指出,《福州宣言》希望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50周年为契机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希望留给后代一个开放、包容、能够自我调适、可持续、有韧性和清洁美丽的世界。

2、成语“三顾茅庐”是出自哪部古典名著?   (   )

  • A:《水浒传》
  • B:《三国演义》
  • C:《西游记》
  • D:《红楼梦》

答 案:B

解 析:三顾茅庐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相关典故最早见于诸葛亮《出师表》。“三顾茅庐”原为汉末刘备拜访诸葛亮的故事。刘备曾三次访聘诸葛亮,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打天下(顾:拜访。茅庐:草房)。《三顾茅庐》是《三国演义》中的一节。

多选题

1、很多鸟类会根据季节的变化,迁移到不同的地方去过冬或繁殖。鸟类学家通常将它们分为以下( )类型。

  • A:留鸟:终年生活在某地,不随季节更替而迁徙的鸟。
  • B:冬侯鸟:秋天飞来某地越冬,翌年春天飞往北方繁殖的鸟。
  • C:夏侯鸟:春天飞来某地繁殖,秋天飞往南方越冬的鸟。
  • D:旅鸟:在迁徙途中,经过某地作短暂停留,再继续南迁或北返的鸟。

答 案:ABCD

解 析:  很多鸟类会根据季节的变化,迁移到不同的地方去过冬或繁殖。鸟类学家通常将它们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留鸟:终年生活在某地,不随季节更替而迁徙的鸟。    冬侯鸟:秋天飞来某地越冬,翌年春天飞往北方繁殖的鸟。    夏侯鸟:春天飞来某地繁殖,秋天飞往南方越冬的鸟。    旅鸟:在迁徙途中,经过某地作短暂停留,再继续南迁或北返的鸟。

2、根据国家发改委等 7 部门印发的《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实施方案》,到 2025 年,( )等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基本完成。

  • A:大运河
  • B:长城
  • C:长征
  • D:黄河

答 案:ABCD

主观题

1、一、题目:“素描” 二、形式:默写 三、模拟写生内容:一个盘子、四片面包、盛着半杯水的透明水杯一个,三根香蕉,一个苹果。 四、考试要求: 1.根据描述的内容,自行组合构图,自定色调,完成一幅画面 2.试卷内容必须符合试题要求,不得增加、减少或者改变 3.工具:素描铅笔、橡皮。  

答 案:该题是开放性试题,请考生自行作答。    

2、一、题目:“素描” 二、形式:默写 三、模拟写生内容:浅色衬布1块、罐子1个、盘子1个、香蕉1根、苹果1个、山楂1个、叉子1个。 四、考试要求: 1.根据描述的内容,自行组合构图,自定色调,完成一幅画面 2.试卷内容必须符合试题要求,不得增加、减少或者改变 3.工具:素描铅笔、橡皮。  

答 案:该题是开放性试题,请考生自行作答。    

简答题

1、某市陆续免费开放了一些公园、博物馆,大量市民参观游览,因此引起了一些管理上的问题,请谈谈如何处理这些问题?  

答 案:  首先,展开调研。我会从实际出发,根据管理上出现的问题,展开调查研究。其次,根据调查的结果,邀请专家和市民召开听证会,就提高公园和博物馆管理水平问题展开听证,进而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比如,在游人比较多的公园和博物馆,规范开放时间,组织工作人员对游人进行卫生、安全、保护环境等方面的宣传,提高游人公共卫生、安全和环保意识。在博物馆,我会组织工作人员印发一些有关爱护公物、遵守公共秩序、保护传统文化等方面的小册子,提高市民热爱传统文化、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从而达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   其次,对管理人员定期开展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树立更好的为市民做好服务的思想。   最后,对于不遵守管理规则的市民,在没有对公园、博物馆的公共设施等造成损害的前提下,进行耐心的说服教育。对肆意破坏公园和博物馆的公共设施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行为,根据国家相关规定,进行惩罚。   总之,只有制定科学的管理措施,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加大保护环境、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物、尊重历史等方面的宣传力度,才能形成和谐共建的社会风气。

2、近年来,多地加大力度完善公共文明服务,却在部分地区遭遇了"有戏没人看""场馆没人去"的尴尬现象,对此你怎么看?  

答 案:  虽然近几年国家对公共文明领域的投资越来越大,然而,仍是有不少文明场馆因吸引不到观众而唱起"空城计".一些乡村的村活动室里摆放着簇新的《论语》《庄子》,但是却不曾有人引导乡民阅览那些儒家经典,并且农人希望阅览的农务相关书本也是少之又少.尽管面临如此状况,这些无人阅览的书本仍是成为当地的政绩上报,这无异于资源浪费.   要树立"自下而上、以需定供"的互动式、菜单式服务方法,推动公共文明服务供应与人民群众文明需求有效对接.需求与供应之间的脱节是其中症结,要倾听老百姓的需求,将选择权交给民众,才能真盘活公共文明服务.   公共文明事业不仅需要政府的投入,更需要投入"到位",将公共文明设施的服务主体定坐落广大群众,才能让老百姓获得满意的公共文明服务.  

更多推荐
微信扫码添加老师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