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每日一练试题01月02日
精选习题
2024-01-02 11:37:34
收藏

判断题

1、淡水水域污染后富营养化可导致水华的出现。

答 案:对

2、森林生态系统中有捕食食物链。

答 案:对

单选题

1、下列关于食物链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能量沿食物链单向传递
  • B:捕食食物链营养级的数目是有限的
  • C:食物网包含多条食物链
  • D:碎屑食物链始于绿色植物

答 案:D

解 析:碎屑食物链以死的有机体或生物排泄物为食物,通过腐烂、分解,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质的食物链。因此选项D的描述不正确。

2、附生植物兰花附生在大树上,兰花与大树之间的种间关系是( )

  • A:互利共生
  • B:寄生
  • C:他感作用
  • D:偏利共生

答 案:D

解 析:偏利共生,亦称共栖,是指两种都能独立生存的生物以一定的关系生活在一起的现象。偏利共生对其中一方有利,对另一方无害。兰花附生在大树上,他们之间属偏利共生关系。

主观题

1、名词解释:丰富度。  

答 案: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2、名词解释:营养级。  

答 案:营养级: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种的总和。

填空题

1、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植食性动物和肉食性动物均属于()者。  

答 案:消费

2、种群是物种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基本单位。自然种群的基本特征包括数量特征、空间特征和()。  

答 案:遗传特征

论述题

1、中国幅员辽阔,植被类型多样。论述中国植被的水平地带性分布规律。  

答 案:(1)水热状况对植被的分布有重要影响。水平地带性包括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 (2)纬度地带性。我国东部湿润森林区自北向南依次分布着寒温带针叶林、温带针阔混交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和雨林。 (3)经度地带性。从东到西依次分布着森林、草原和荒漠。

2、什么是生态系统的分解作用?影响分解作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论述分解作用的生态学意义。

答 案:(1)分解作用: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在分解者的作用下,逐渐降解为无机物的过程。(3分) (2)主要影响因素: ①分解者种类和数量;(2分) ②待分解物质性质(或资源质量);(2分) ③理化环境。(2分) (3)生态学意义: ①分解作用使得物质得以再循环;(3分) ②有利于维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3分) ③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稳定和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3分) ④净化生态环境。(2分)

更多推荐
微信扫码添加老师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