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辅警协警《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试题12月11日
精选习题
2023-12-11 09:04:14
收藏

判断题

1、作为法治理念的公平正义,是指社会成员能够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公平实现权利和义务,并受到法律的保护。  

答 案:对

2、教唆犯罪的行为只能是积极的作为,而不能是消极的不作为。

答 案:对

3、在执法活动中应当强调法律效果优于社会效果。()

答 案:错

解 析:在执法活动中要注重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

4、依法治国理念的基本含义是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而不是个人的意志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答 案:对

5、实体公正是程序公正的价值追求,程序公正是实体公正的重要保障。  

答 案:对

单选题

1、B县人民政府为了对石膏产业进行转型升级,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作出了强制关停证件齐全的小型石膏生产企业的决定。如果这些企业都不存在违法行为,则这些企业依法有权提出的主张是()

  • A:要求国家赔偿
  • B:要求给予公平补偿
  • C:要求撤销该关停决定
  • D:要求并入国有企业

答 案:B

解 析:考查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八条规定:“行政许可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修改或者废止,或者准予行政许可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变重或者撤回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由此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财产损失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补偿。”

2、美国管理学家华伦·班尼斯对公共事业的领导者有一个形象的比喻:领导者必须靠三条腿来支撑,一是坚定的雄心壮志;二是领导工作的才能;三是优秀的道德品质。这说明了公共事业领导者哪种素质的重要性?()

  • A:全能性
  • B:综合性
  • C:层次性
  • D:专业性

答 案:B

解 析:领导者素质具有时代性、综合性、层次性的特征。领导者素质的综合性是指领导者不是具体解决某方面问题的“硬专家”,而是综合处理多方面问题的“软专家”,所以必须具体解决工作问题和协调人际关系的综合素质。美国管理学家华伦·班尼斯的比喻体现出领导素质的综合性。

3、某事业单位因工作人员李某严重违反职业道德而对其进行处分,分为以下程序,以下排列正确的是()。 ①将认定的事实及拟给予处分的依据告知李某,听取其陈述和申辩②对李某违纪行为作进一步调查,搜集证据,形成书面报告③作出对李某给予处分、免予处分或者撤销案件的决定④对李某违纪行为进行查证,经事业单位负责人同意后立案⑤将处分决定在一定范围内公布

  • A:④②①③⑤
  • B:④①②③⑤
  • C:④③②①⑤
  • D:④①③②⑤

答 案:A

解 析: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处分,按照以下程序办理: ①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违法违纪行为初步调查后,需要进一步查证的,应当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经事业单位负责人批准或者有关部门同意后立案。 ②对被调查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违法违纪行为作进一步调查,收集、查证有关证据材料,并形成书面调查报告。 ③将调查认定的事实及拟给予处分的依据告知被调查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听取其陈述和申辩,并对其所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进行复核,记录在案。被调查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成立的,应予采信。 ④按照处分决定权限,作出对该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给予处分、免予处分或者撤销案件的决定。 ⑤处分决定单位印发处分决定。 ⑥将处分决定以书面形式通知受处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本人和有关单位,并在一定范围内宣布。 ⑦将处分决定存入受处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档案。处分决定自作出之日起生效。故本题选A

4、下列历史事件时间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 A:平王东迁—三家分晋—楚王问鼎
  • B: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张骞通西域
  • C:开元盛世—安史之乱—玄奘西行
  • D:杯酒释兵权—王安石变法—靖康之乱

答 案:D

5、下面对商鞅变法论述不正确的是()。

  • A:农民反对地主阶级
  • B: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
  • C:秦国商鞅进行变法
  • D:资产阶级推翻封建地主阶级

答 案:B

多选题

1、“苹果”创始人乔布斯的主要贡献有(  )。

  • A:组装了世界上第一台电脑
  • B:图形用户界面
  • C:发明了鼠标
  • D:移动计算革命

答 案:BD

2、公安民警要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应当做到()。

  • A:权力行使应当符合法律赋予该项权力的目的
  • B:过罚相当
  • C:同样情形同样处理
  • D:保证权力能够自由地行使

答 案:ABC

解 析:A项、B项容易判断;C项同样情形同样处理,以避免执法不公正;D项行使权力要慎重,权力不可滥用。

3、下列属于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提出的重要论断有()。

  • A: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 B: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 C: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答 案:AC

解 析:1984年6月9日,邓小平同志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文中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B项不符合题意。1988年,邓小平在同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谈话时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1992年初的“南方谈话”中他再次强调了这一论断,因此D项也不是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提出的论断。A、C两项都是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提出的重要论断,符合题意。

4、下列行为中,可以代理的有()。

  • A:结婚登记
  • B:代办法人登记
  • C:签订合同
  • D:申请专利

答 案:BCD

解 析:代理适用于各类民事法律行为,包括申请商标注册、申请专利、申请行政复议、签订合同、代办法人登记、代理参加诉讼等,但代理不适用于诸如立遗嘱、结婚登记、解除婚姻关系、收养子女等法律直接规定不适用代理的行为以及预约演出、讲演等具有人身性质的行为。

5、公平正义理念对公安工作的具体要求包括()。  

  • A:坚持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
  • B:坚持秉公执法
  • C:坚持以公开促公正
  • D:坚持公正与效率并重

答 案:ABCD

解 析:ABCD项都符合。

主观题

1、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

答 案:改革是为了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改革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要得到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通过改革,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才能实现工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通过对外开放,引进资本,引进先进技术,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才能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

2、如果你是本案法官,借条中的利息约定应按年利10%还是一分钱来判定?为什么?  

答 案:借条中的利息约定应按年利10%来判定。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一十条规定,“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按照交易习惯“利息一分”指的是年利率10%。  

3、如何综合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治理通货膨胀?

答 案:(1)紧缩政策。在抑制或治理通货膨胀问题上,很多国家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综观各国治理通货膨胀的手段,基本上是采用紧缩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此外,也有不少国家将紧缩性收入政策作为治理通货膨胀的重要手段之一。 ①紧缩性货币政策。它是指通过减少流通中货币的办法提高货币的购买力,减轻通货膨胀的压力。在我国习惯地称为抽紧银根。在经济出现总需求过度,造成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时,为了抑制这种通货膨胀,货币当局可能采取紧缩政策,其手段有:出售政府债券;提高贴现率和再贴现率;提高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金率;直接提高利率;紧缩信贷。从而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减轻通胀压力。 ②紧缩性财政政策。它是指当出现价格水平持续上涨时,政府通过减少支出,增加政府收人,从而抑制总支出。当一国发生严重通货膨胀时,政府主要采用下列控制手段:削减预算,限制公共事业投资,降低转移支付水平,增加税种或提高某些单个税率和开征特别消费税。 ③紧缩性收入政策。它是指政府为降低物价上涨幅度,采取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限制工资和价格的政策,目的在于控制通货膨胀又不致引起失业率上升。当发生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时,一般采用紧缩性收入政策,其措施有:确定工资一物价指导线,冻结或管制工资,实行以税收为基础的收人政策。 (2)物价政策。在通货膨胀形成过程中,垄断企业往往推波助澜。因此,通过制定反托拉斯法限制垄断高价,是不少发达国家价格政策的基本内容。 (3)币制改革。当出现恶性通货膨胀,上述任何一种反通货膨胀措施都不能扭转局势时,唯一可以采取的对策就是实行币制改革。币制改革的一般做法是废除旧币,发行新币,对于发行的新币,还得制定一些保证币值稳定的措施。

4、如果光明公司全部股东均为私人,则甲与乙的行为构成了什么罪?

答 案:如果光明公司全部股东均为私人,则甲与乙的行为构成了职务侵占罪。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两罪的主要区别在于: ①犯罪对象不同。贪污罪侵犯的是公共财产;而职务侵占罪侵犯的是私有财产。 ②犯罪主体不同。贪污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即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而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是非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

5、简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战略安排。

答 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 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论述题

1、党章对党的根本宗旨是怎样完整、科学的表述的?

答 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简答题

1、“两学一做”的内容是什么?

答 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指的是“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

2、党的纪律主要包括哪些?

答 案:党的纪律,从它的内容和涉及的范围来说,主要有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群众纪律(还包括宣传纪律、经济纪律、保密纪律、人事纪律、外事纪律等)。①党的政治纪律是党组织和党员政治行为的规范。它要求党员必须在政治上和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还要求党的任何组织和党员必须遵守国家的《宪法》、法律、政策;还要求党的任何组织和党员必须遵守国家的《宪法》、法律,在《宪法》、法律的范围内进行活动。②党的组织纪律是党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原则和规范,是以民主集中制为基本原则的纪律。它要求党员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它要求党员必须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按期交纳党费等。
③党的群众纪律是党的组织和党员处理与群众关系的规范,它要求党员要尊重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正当权益,廉洁奉公,不得以权谋私,搞特殊化,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

更多推荐
微信扫码添加老师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