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级银行从业人员《风险管理》每日一练试题12月01日
精选习题
2023-12-01 12:44:29
收藏

判断题

1、风险管理理念是风险文化的核心,风险文化应当全面渗透于风险管理的各个环节,各个阶段。  

答 案:对

解 析:风险文化是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活动中逐步形成的风险管理理念、哲学和价值观,通过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战略、风险管理制度以及广大员工的风险管理行为表现出来的一种企业文化。

2、操作风险主要是由内部人员因素和技术因素造成,因此操作风险的成因源于内部因素,而不是外部因素。()

答 案:错

解 析: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人为错误、技术缺陷或不利的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

3、战略规划是关于公司发展的长期规划,因此必须保持长期固定不变。()

答 案:错

解 析:虽然重大的战略规划/决策有时需要提请股东大会审议、批准,但并不意味着战略规划因此保持长期不变。相反,战略规划应当定期审核或修正,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市场环境和满足利益持有者的需求,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战略规划中的战略风险。

4、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指社会向可持续发展转型的过程中,气候政策转向、技术革新和市场情绪变化等因素导致银行发生损失的风险。  

答 案:错

解 析:转型风险是指社会向可持续发展转型的过程中,气候政策转向、技术革新和市场情绪变化等因素导致银行发生损失的风险。

单选题

1、在信用风险管理过程中,商业银行需要使用反映客户盈利能力、营运能力、资产流动性等情况的财务指标来进行客户信用风险识别,以下各财务比率不属于盈利能力指标的是( )。

  • A:资产周转率
  • B:总资产收益率
  • C:销售净利率
  • D:净资产收益率

答 案:A

解 析:在信用风险管理过程中,商业银行需要使用反映客户盈利能力、营运能力、资产流动性等情况的财务指标来进行客户信用风险识别,其中盈利能力指标包括总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销售毛利率、资产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等,所以B.C.D正确,A错误。

2、( )是商业银行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

  • A:内部控制
  • B:风险控制
  • C:风险治理
  • D:公司治理

答 案:A

解 析: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

3、公司治理是现代商业银行稳健运营/发展的核心,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商业银行有效防范和控制操作风险的前提。商业银行治理结构中,“将风险管理系统转化为具体的政策、程序和步骤,便予贯彻落实”,是(  )的责任。

  • A:风险管理部门
  • B:监事会
  • C:高级管理层
  • D:业务管理部门

答 案:C

4、下列缓释手段中,不属于商业银行的国别风险缓释手段的是()  

  • A:与境外用款项目公司约定还款币种采用当地货币
  • B:要求境外欠发达地区项目主体公司附加国际主要银行履行保函
  • C:要求境内集团公司为境外某子公司的项目融资提供担保
  • D:支持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投保客户的境外项目

答 案:A

解 析:为有效规避和缓释业务所涉国别风险,应做到:第一,了解你的客户及所在国家(地区)风险。第二,严守集中度限额,减少对高风险和较高风险国家的业务。第三,通过投保国别风险保险转移风险。投保人通过支付一定的保费将所承担的国别风险转移给承保人。承保机构包括各国政府开办或代表政府的出口信用机构以及国际多边担保机构、其他商业性保险公司,如投保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政治险和商业险。第四,增加风险较低的第三国母公司或银行的担保或承兑。第五,以银团贷款方式分散风险或对贷款采取结构性的安排。如对于某些风险较高的国家设立离岸账户,规避转移风险。第六,吸引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有政治影响力的多边金融机构参与项目。第七,合同中增加保护条款一旦触发,未提款的合约不再提款,已提款的合约须提前还款。第八,项目收入币种与贷款币种存在错配时,除了通常的套期保值方式外,可对资金的筹措、发放、收回约定币种。第九,建立国别风险黑名单,对黑名单国家实行禁入或经批准才可准入。

多选题

1、可用来简化协方差矩阵的方法的是(  )

  • A:对角线模型
  • B:因子模型
  • C:历史模拟法
  • D:解析模型
  • E:仿真模型

答 案:AB

解 析:模型 E.仿真模型 答案AB

2、新产品/业务风险管理原则包括(  )。

  • A:统一性原则
  • B:全面性原则
  • C:适应性原则
  • D:有效性原则
  • E:统筹性原则

答 案:ABCDE

解 析:新产品/业务风险管理原则包括:统一性原则、全面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有效性原则、统筹性原则。

更多推荐
微信扫码添加老师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