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1、按照沙赫特等人的研宄,个体在家庭中的出生顺序影响其在恐惧时的亲和倾向,般情况是()。
- A:合群倾向按出生顺序递减
- B:幼子的合群倾向较强
- C:合群倾向按出生顺序递增
- D:中间的孩子合群倾向较强
答 案:A
解 析:出生顺序是影响亲和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沙赫特等人的研究发现,长子、长女恐惧时的合群倾向,要比他们的弟妹们更明显。在同一家庭中,这种合群倾向按出生顺序递减。这可能是因为在多子女家庭中,双亲对第一个孩子的关心、照料更多,使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较大。
2、个体对某态度对象的卷入水平属于态度的( )
答 案:A
解 析:考点:本题考查社会态度的雏度。应试解难:社会态度的雏度包括:指向维度、强度维度、中性维度、外显维度、深刻维度。其中,深刻维度是指个体对某态度对象的卷入水平。
3、人在头脑中创造新形象的基本材料是()。
答 案:B
解 析: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讲,表象是指当前不存在的物体或事件的一种知识表征。
4、人性心理学认为心理动力来自三种基本需要,下列不属于这三种需要的是()
答 案:D
5、关于心理咨询师的工作,正确的说法是()。
- A:对精神病患者无法提供任何帮助
- B:可以对求助者作出各种有益其生活的承诺
- C:对心理危机无法提供有效的干预
- D:不能在心理咨询范围外向求助者提供帮助
答 案:D
6、李丽在这次期末考试中,年级排名第25,共1000名学生参加考试,李丽的百分等级为()。
答 案:A
7、系统脱敏疗法的创立者是()。
答 案:A
8、孔子曾说过,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其含义是()。
- A:言多有失,少说为佳
- B:遇事多动脑筋,但表面上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 C:谨慎言语,不要因夸口而失信
- D:想明白了事情的原委,然后再去行动
答 案:C
多选题
1、使用冲击疗法时,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应该立即停止治疗()。
- A:出现通气过度综合症
- B:发生晕厥或休克
- C:求助者试图协商退出治疗
- D:求助者坚决要求退出治疗
答 案:ABD
解 析:冲击疗法又称满灌疗法,是持续一段时间暴露在现实恐惧刺激中而不采取任何缓解恐惧的行为,让恐惧自行降低,在冲击疗法中,不允许求助者采取不适应的行为去应对唤起焦虑的情景,在现实的冲击疗法中焦虑可以得到迅速减轻。冲击疗法虽然有效,但是在治疗过程中,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停止治疗,并对症处理。1)出现通气过度综合征;2)发生晕厥或休克。此外,如果求助者坚决要求退出治疗或家属提出取消治疗,经咨询师劝说无效时,也应立即停止治疗。
2、对收集到的资料的可靠性进行验证时,方法包括()。
- A:补充提问
- B:比较不同的来源
- C:心理测验
- D:多个咨询师会诊
答 案:ABC
解 析:当验证收集到的资料是否可靠时,可以使用补充提问;也可以使用问卷和心理测验的办法来验证资料的可靠性;还可以比较同一资料的不同来源,各种来源如果都给出类似的印象,那么这一资料的可靠性就较高。
3、咨询中使用心理测验的工作程序是()。
- A:说明意义并征得求助者的同意
- B:根据求助者问题性质选择测验
- C:明确测验对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参与作用
- D:正确处理测量结果与临床观察的不一致
答 案:ABD
解 析:略。
4、苏格拉底“产婆术”属于()。
- A:一种修通技术
- B:一种教导技术
- C:通过咨询师积极关注的态度实现的技术
- D:通过咨询师积极主动的提问进行的技术
答 案:AD
5、以下说法错误的包括()。
- A:心理诊断应该贯穿于心璐询的全过程
- B:心理诊断应以群体平均特征为主要目标
- C:心理咨询师在做出初步诊断前不需要进行讨论和会诊
- D:摄人性会谈的会谈计划不需要考虑求助者的人格特点
答 案:BCD
解 析:A项,心理诊断不仅仅是一个结果,它应该是心理治疗之前的决策过程,并且随着求助者心理状态的变化,这个决策过程要不断的变化,因此,心理诊断实际上贯穿在心理咨询的全过程中;B项,心理诊断需要通过对求助者一般资料的分析,对求助者的心理状态和人格特征进行评定,最终对求助者的心理和行为状态的性质做出判断,而并非是以群体特征为主要目标;C项,对难以确定诊断的案例,力争通过会诊解决问题;D项,求助者的人格特点会影响其心理问题的形成,故摄入性会谈的会谈计划需要考虑求助者的人格特点。
6、人类的性有()特征。
- A:普遍性
- B:文化—社会制约性
- C:选择性(排他性)
- D:责任性
答 案:ABCD
7、贝克和雷米检验表层错误观念可以采用的技术包括( )。
答 案: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