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试卷(七)

考试总分:15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120分钟

已答人数:418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现为大家带来的是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试卷(七),超多精彩试题等你来做。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金黄的大斗笠》和《散步》两篇课文都选取了一个巧妙的角度,写出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下列可以作为课后补充阅读的材料的是(  )

    A《我与地坛》

    B《羚羊木雕》

    C《小橘灯》

    D《挖荠菜》

  • 2. 阅读某教师的教学反思(片段),按要求答题。写作是许多学生面临的一大难题。写作中比较重要的一环是布局谋篇,即在审定题意之后,对材料的组织、结构的安排等进行整体谋划。在指导学生进行布局谋篇时,我计划采用示范的方法,利用教材中给出的关于“家乡的名片”的提纲,由点及面,逐步分析提纲包括的要点。但在具体教学时,我发现学生的兴致并不高。于是,我快速转变教学方式,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们参考“家乡的名片”的提纲,选择感兴趣的话题,举一反三,拟框架,列提纲。听完我的安排后,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学生们跃跃欲试。最终,学生呈现的写作成果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
    对上述教学反思(片段)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没有教材中的范例,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就无法达成

    B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

    C教师要充分发挥教育机智,完全按照学生的想法教学

    D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

  • 3. 阅读下面的教学思路“读与品”,按要求回答问题。
    品读诗的意境时,老师这样提问:(1)同学们,透过诗,你们看见了什么?(有的说:我看见了青青的山,绿绿的地,清清的溪水和金灿灿的菊花。有的说:我看见了谷垛堆堆的稻场,郁郁葱葱的菜地。有的说:我看见了村民们。有的说:我看见了捉迷藏的孩子……)
    (2)同学们,透过诗,你们听见了什么?(同学们的兴致更高了:我听见鸡在喔喔叫,鸭子在嘎嘎叫……我听见诗人与朋友在举杯祝福……)
    (3)同学们,透过诗,你们闻到了什么?(同学们纷纷发言:我闻到了稻香!我闻到了菊花香!我闻到了泥土香,我闻到了大自然的清香……)
    (4)同学们,透过诗,你们感受到什么样的情?(朋友的热情……诗人与朋友之间纯朴的友情……诗人喜爱大自然的心情……)下列选项中,对上述教学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生在该教师的巧妙点拨下,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乡野生活的气息

    B教师的提问太过表面化,不利于锻炼学生深度思考的能力

    C该教师变换了“讲析”的角度,设置了非常充分的“课中活动”,让学生的活动充分而又热烈

    D我们要正确地认识“课中活动”,以便更好、更快地让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

  • 4. 阅读某教师的课堂回忆录(片段),按要求答题。 教学时我安排了两个环节。 首先,给学生展示单纯的美景,并配以轻柔的《高山流水》乐曲,让“陋室”掩映在青山绿水之间,用模拟的情境,触动、诱发学生的感情,把学生的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并进一步让他们设身处地地进行情感体验,感受语言文字美的同时,也能受到美景的熏陶。激发学生热爱山水的感情,也使他们热爱作者所爱的“陋室”。 其次,我把重点转移到人物身上,启发学生想象文中人物的吟诗及谈笑之声,在先前“身入其境”的基础上,再“情入其人”,使课堂洋溢着温馨的气息。学生仿佛与“陋室”主人共同享受山野的恬静与自然,从而带着对古人的喜爱与羡慕之情,朗读全文,收到了意料之外的效果。这时,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有力激发。
    如果说,教学导语阶段是通过对学生学习兴趣的触发,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心”来学习,那么,正文教学阶段对审美情趣的激发,则是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情”来读书。 对该教师课堂安排的分析,不准确的是()。

    A该教师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过于主观,没有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B运用了多媒体教学,创设了山水美景的情境,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

    C教学时用单纯的美景和轻柔的乐曲奠定了课堂恬静的氛围,剥夺了学生阅读课文的初体验

    D课堂教学安排是由“景”到“人”再到“情”,层层递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 5. 学习完《麦琪的礼物》后,学生对“欧·亨利式”的小说产生了浓厚兴趣,要求老师再推荐一些作品,下列不适合推荐给学生阅读的是()

    A《警察与赞美诗》

    B《最后一片藤叶》

    C《爱的牺牲》

    D《百万英镑》

  • 1. 阅读某教师有关《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叙事,完成下题。
    我所使用的教科书在“研讨与练习”中说:“细读课文,边读边把前后两部分联系起来思考,讨论: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题要求学生感受文中作者的情感。对本文结构的理解不同,对文章主题思想的理解就会有所不同。所以对文章的主题思想,可以允许有不同理解,只要言之成理就行。但七年级学生在把握情感、准确说出理由上归纳推理能力较差,为了让学生把握本文章的情感,以及了解该情感形成的缘由,我把这个大题分解为七个小题:
    (1)作者写了百草园有哪些好玩的东西?
    (2)如果是你,你对这些事物是一种什么情感?
    (3)作者描写的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是怎样的?
    (4)你对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有什么印象?
    (5)你觉得作者笔下的这位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
    (6)你觉得本文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两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
    (7)根据两者关系的不同,分析文章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问题】
    请评析该教师设计的练习题与原题相比有哪些优点。(说出两点即可)
  • 2. 阅读下面的学生习作,完成问题。
    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
    ①轻轻地从书橱中抽落一本淡黄色纸页的书,封面上赫然写着《红楼梦》。抖落纸页上的灰尘,翻开书页,和着淡淡檀香,步入了那个曾经多么熟悉的地方——大观园,望见多少风景。
    葬花吟
    ②风中,那满树的花如一只只舞倦了的蝴蝶,飘飘悠悠地落下,终于落成了一地的残花。你担着花锄,瘦弱的身子在风中似乎要倒,单薄而又无助。你也多想化成这一地落花,去一个充满温情的地方,那里没有寄人离下的痛苦,没有孤单与落寞。你的“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道尽了你清高而短暂的生命;你的“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说尽了你叛逆而孤傲的性格;你的“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诉尽了你对爱情的无限向往和对宝玉的无边思念。杜鹃啼血,可是你千年未变的咏叹词?
    柳絮词
    ③青石上沉酣的倩影惊飞花无数,你挽一髻蓬松松的青丝吞吐你心中的豪气。你没有悲天悯人的长吁短叹,亦没有世故圆滑的左右迎合,你永远保持着一份超然,一份诗意。琉璃世界的割腥啖膻彰显你巾帼红颜的豪情,你心直口快的性格为这冷清清的园子凭添几分妩媚。但坎坷的命运依旧抚不平你嘴角漾开的笑意,你微笑着,面对昨天与今日,柳絮翻飞,你童真的歌谣摇开了一方新的天地。
    螃蟹咏
    ④冷香丸的清香压低了你上清苑的傲骨,你不得不莲步微移,做你大家闺秀的典范。杨妃扑蝶的烂漫隐于人后,滚滚而来的骂名使你不得不讥讽螃蟹却依然无济于事。你许是一朵紫红色的牡丹,高贵而华美,繁花尽谢之时,你在那里张扬地开放,芳香弥漫。你的平易近人被说成是世故圆滑,你对宝玉的爱被说成是从始至终在成就婚姻。你亦是无奈的,背负着滚滚骂名却依旧款款地微笑。牡丹的华关,许是你一生的写照吧。
    ⑤合上书本,这雍容美丽却又异常熟悉的大观园,我再一次看到许多的风景,黛玉葬花、湘云沉酣、宝钗讽蟹,伴着我长大,亦伴着我无数次地落泪。红楼女儿的迷梦谱成了一首新歌,这泪的痛血的痴可有钟子期在听?
    ⑥这个熟悉的地方,风景很烂漫。
    问题:
    请从立意、结构、语言三个角度简要评析该篇作文的优点。  
  • 3. 阅读以下某版语文教材七年级课文《再别康桥》的教学实录片段,完成下列题。
    师:同学们,今天很高兴能和你们一起来学习徐志摩先生的《再别康桥》。大家知道为什么题目要说再别康桥吗?(展示图片并讲解)既然是“再别”,当属第二次离别。徐志摩先生生前曾三次到过康桥:第一次是1920—1922年游学于此,徐志摩在这里生活学习了两年半的时间.回国前夕写下诗歌《康桥,再会吧》表达对康桥的眷恋之情;第二次,1925年诗人再次来到康桥,回国时创作了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第三次,在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旧梦重温,见到这里的一草一木,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传世之作《再别康桥》。
    师:现在请大家结合我们刚才所介绍的背景知识,大声地自由朗读一遍诗歌。读的时候,请同学们注意一下里面生词的字音。
    (学生自由朗读)
    师:读过一遍课文,请同学们抬头看大屏幕。(展示投影)大家刚才读的时候注意到这些字词了吗?
    河畔()荡漾()青荇()榆阴()揉碎()
    浮藻()长篙()漫溯()斑斓()笙箫()
    (生读,师订正并出示答案)
    师提示:有不会的或拿不准的都要拿起笔来记到书上。
    师:读准了字音,哪位同学来把这首诗读一下?
    (生举手读课文,同学们鼓掌)
    师(笑):(对读课文的学生)看来同学们都觉得你读得还不错!那么你自己觉得读的时候还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生:……
    师:每首诗中都蕴含着诗人独特的情感,而我们要把这首诗读好.就是表现出诗人的——
    生:情感。
    师:对,要把诗人的情感表现出来。那么,如果要生动地将诗中的情感传递出来。我们在读的时候就需要——
    生:把握作者的情感,带着感情去读。
    生:把握好读诗的语速。
    师(笑):看来同学们已经知道了读诗的基本技巧。好,那请你带着我们刚才讨论的技巧再来试着读一遍。
    (生再读)
    师:(对其他同学)大家感觉她这次读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她的优点就是把握了作者的情感,能够有感情地读课文了,而且读出了其中的抑扬顿挫。不过我感觉她有些地方还是读得快了些。
    师:那你觉得哪些地方应该读得慢一些呢?
    生:比如说“寻梦?撑一支船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师:不错。其他同学有补充吗?
    生:她有一个地方读错了,“在我的心头荡漾”她读成“在我的心上荡漾了”。
    师:很好,听得很认真!要读准,一个字都不能错!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
    生:我觉得这首诗很抒情,应该再读得缠绵一些。
    (有学生点头,有学生笑)
    师:那你能不能带着你的这种理解给我们大家读一遍呢?
    (生有感情地读诗歌)(掌声)
    师:(指名学生)你来点评一下。
    生:虽然声音小了一点,但更让能人感觉到一种依恋的情感。
    师:你能给大家读一下吗?
    生:(犹豫)我感觉我还没有把握好作者的情感……
    师:哦,这不要紧,我们才刚刚接触这首诗,我相信我们学完这首诗后你会读得很好的,先请坐!同学们,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研读这首诗,首先让我们来听一听名家是怎么读这首诗的,大家也可以在下面小声地模仿。
    (听录音)
    师:刚才大家听得很投入,那你感觉录音和我们自己读的最大的区别在哪里?
    生:他自己都投入其中了,而且不仅声音有起伏变化,感情也在变化。
    师:感情在变,同学们说对不对?
    生:对!
    师:好,那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首诗的情感是如何变化的。
    问题:
    请结合案例对该教学实录片段的优、缺点进行评析。    
  • 1. 选择其中—个教学目标,设计—个教学方案,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
  • 2. 根据上述材料以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相关要求,确定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并说明确定的依据。
  • 3. 回答上述材料中的课后练习题。(字数不少于200字)